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关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几点思考许桂红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我国“九五”和2010远景目标关键要实现两个转变,即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为的内涵是指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劳动、...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1996年在河南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指出:农业要有大的发展,必须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进步及推广应用的程度,由此,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开展的技术培训工作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兴义正是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为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农业也不例外,也要抓住这两个根本性转变。”这是江泽民总书记于1996年6月4日,在河南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讲话是“加强农业基础,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论断。  相似文献   

4.
农村合作基金会如何适应“两个转变”张传礼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个是全局性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忠县农村合作基金会,要适应“两个转变”,重点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浅谈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杨国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那么,...  相似文献   

6.
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两个转变”精神,广东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和《南方农村》、《农村研究》杂志编辑部,最近在广州联合召开小型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省委政研  相似文献   

7.
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要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个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而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现“九五”和201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个  相似文献   

9.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靠科学技术──75团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之我见邓文华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中的一个。它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决策,是生产力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0.
营造政府主导型的农村市场制度结构林国先实现农业增长与农村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农业增长与农村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经济体制转变,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个转变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资源配置方式与经...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现试从发展理论的角度,结合端州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就如何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促进端州经济再上新的台阶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济增长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扩张实现经济增长,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或外延型增长方式;另一种是依靠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实现经济增长,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或内涵型增长方式。粗放型增长方式一般适用于经济总量较小、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要实施《建议》的目标,关键是实现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我国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乡镇企业虽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但在体制上也有一个建立现代企业体制和适应全国统一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问题;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也要随着社会和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第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我国实现“九五”计划和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关键,也是我们粮食部门“九五”时期必须遵循的战略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结合我市粮食经济改革的实际,现就我市粮食部门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一、我市粮食部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遇到的主要问题第一、经营观念滞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5.
赣南农业要继续在增长方式转变中发展刘和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转变,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在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要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具有根本意义的变化。农业生产也要...  相似文献   

17.
吕海燕  徐炜 《农业经济》1996,(12):33-34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中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吕海燕,徐炜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党中央提出了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并视之为是完成“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与任务的关键。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也要转变增长方...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实现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农业而言,实现这两个转变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当前的我国农业经济为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经济,农业增长效益不理想,相  相似文献   

19.
论市场经济体制下南方农村森林经营管理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实现未来(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根本出路在于深化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市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上海农业要加快推进和发展集约化、产业化和科技化,要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和“米袋子”工程建设,促进城郊型农业进一步向都市型农业转变。这对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上海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处于世纪跨越时期的上海农业,其形态特征正由城郊型向都市型转变;增长方式正由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