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的迅速增长,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然而,日益增长的欧盟对华反倾销诉讼直接阻碍了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本文在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以欧盟对华彩电反倾销案为例进行分析,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应对欧盟反倾销的总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余毓  陈宏达 《宁波经济》2007,(12):41-44
由于经济、政治方面的原因,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欧盟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严重影响中国产品对欧盟的正常出口.本文在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现状、欧盟反倾销政策法规及程序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从1996年起,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头号反倾销目标国。7年来,美国已成为对华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之一。本文概括了近几年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新动向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美国近期对华反倾销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希望中国企业在日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形势下如何应对反倾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志坚 《特区经济》2007,221(6):260-261
反倾销这种“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已成为一些国家实施歧视性贸易壁垒的重要形式,文章在分析我国面临的反倾销严峻形势、国外对华反倾销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及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周启良 《珠江经济》2005,(12):90-96
中国出口产品频遭国外反倾销制裁已成为对外经贸的主要议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指出中国产品被反倾销调查将是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过程中必须长期面对的严峻问题。然后分别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给出了规避国外反倾销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郎学宏 《魅力中国》2014,(26):53-54
反倾销作为多边贸易规则允许使用的贸易手段,除了设置贸易壁垒,已经被更多的国家服务于贸易保护主义目的。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与对外贸易力度不断扩展,同时也面临着愈来愈多的贸易摩擦,成为反倾销领域中最大的受害国之一。许多外国政府一方面以反倾销为借口,限制禁止中国企业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它们却能巧立名目以倾销的方式对中国相关产业造成冲击,影响到中国出口贸易的健康平稳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应对和遏制国外对华滥用反倾销措施,是我国对外贸易领域长期以来面临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外国对华反倾销过程中的各类博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第一套反倾销体系是在1904年由加拿大确立的,随后澳大利亚,新西兰相继效仿,至今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常有措施,反倾销来是指GATT/TWO认可的由于维护正常国际贸易秩序,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国外产品不公平竞争的有效措施,但自反倾措施施行以来,却成了一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有力工具。甸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外国对我的反倾销措控就一直不断,尤其是80年代末90年初以来,发达国家加大了对货反倾销的力度,同时许多发展中国也加了对华反倾销的行列,反倾销已成为我国久贸发展的严重障碍,我国各界对之十分重视,对反倾销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多和深入。  相似文献   

8.
孙玮 《特区经济》2007,(7):195-196
目前,国外对华频繁提出反倾销指控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对外出口贸易的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出口产品不断遭遇反倾销指控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多角度地分析了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控诉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我国钢铁产业频遭美国反倾销现状和影响的研究,分析了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从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3个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对华彩电反倾销案之经营策略原因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之后,中国企业在分享世界经济蓬勃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国外对华反倾销浪潮的挑战。中国彩电对美出口快速增长,使之成为美国反倾销的主要对象。文章就中国彩电在美国遭遇反倾销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中国企业在出口经营策略上的种种失误,并提出相关对策,包括在出口经营战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等方面的改进之策。  相似文献   

11.
印度对华反倾销实践及其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全面介绍印度对华反倾销调查的案件数量、涉案产品类别、我国企业应诉情况、案件最终裁决情况以及印度对华反倾销中有关非市场经济问题的规定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印度对华反倾销案件所具有的若干特点,特别是其中与WTO规则不相符合的某些具体做法,以期为我国企业今后应诉印度反倾销提供借鉴,为政府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研究应对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经济与政治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遭遇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以反倾销为手段的贸易保护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本文重点分析对华反倾销的成因,探究进口国宏观经济和政治因素对反倾销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国对华反倾销立案的宏观经济与政治动因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本文揭示了各国对华反倾销立案的内在动因,得出了具有价值的比较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3.
孙婧 《特区经济》2011,(3):247-248
反规避措施是国际贸易中的新贸易壁垒,是反倾销的扩展和延伸,是反倾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欧盟、美国都建立了反规避法律制度。时至今日,中国已跻身世界贸易大国的行列,随着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中国的反规避立法还显单薄与滞后。因此,研究、借鉴和应对国外反规避立法中的规则应成为我国国际贸易实践中的当务之急。同时,完善我国的反规避立法对于减少外国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规避调查和收敛外国产品在华的倾销和规避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效果。  相似文献   

14.
7月18日,“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传出消息,欧盟委员会已就中国皮鞋反倾销调查发布了最终裁定披露件,认定中国皮鞋存在倾销并由此对欧盟产业造成了损害,为此建议在每年1.4亿双皮鞋配额上征收高达23%的反倾销税,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特点、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三年突破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又突破2万亿美元。中国对外贸易额的增大,既显示出中国对外开放度的不断增大,也带来中国与他国贸易摩擦的增多,主要表现为国外对华产品的反倾销诉讼逐年增多。国外对华反倾销上升的主要原因何在,其特点如何,中国企业又该如何应对,本文时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世界银行反倾销调查数据库,针对韩国对华1995-2013年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从总量、发展趋势、国别分布、产业分布和最终措施分布这五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韩国对华反倾销比较频繁,尽管中国入世以来,反倾销的总体数量在下降,但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时,近年来,韩国对华最终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比率并不高,表明韩国对华反倾销可能更多着眼于反倾销的“威慑效应”.最后,韩国对华的反倾销主要集中在有机化学品、无机化学品和电气设备及其零部件,比较明显地针对了中国对韩出口的主要商品类别.  相似文献   

17.
李舟  廖霄梅 《特区经济》2010,(7):108-110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恶化,中国再度成为各国反倾销措施的"众矢之的"。这不仅严重影响我国的出口贸易,也阻碍着我国企业海外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本文从调查数量、发起国家、涉案产品、调查方式等多方面,综合分析近期对华反倾销的特点,进而揭示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陈岩 《中国经贸》2009,(16):7-9
本文针对欧盟向中国的出口鞋类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进行日落复审的现实,分析了这一事件的背景及产生的原因,探讨我国鞋类出口企业的应对策略。指出了建立“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倾销与反倾销的分析及我国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在分析倾销行为并对传统的倾销定义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改WTO《反倾销协议》中的倾销定义的建议。其次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西方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和这些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外国对华的歧视待遇。最后笔者主张通过切实贯彻“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和设立反倾销基金等措施,建立促使企业应诉的激励机制:反倾销要把长远战略和现实选择紧密结合;在博弈中通过与进口商合作增大获胜可能等。  相似文献   

20.
对华反倾销投诉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贸组织的统计,从1995年至2005年,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在世贸组织成员发起的反倾销案件中,约六分之一针对中国。2005年,中国遭遇反倾销调查51起,为历年最多。而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仅今年前3个月,国外对中国发起贸易调查案件21起,其中反倾销15起,保障措施和特保各3起,创入世4年来的同期历史纪录。从以往案件情况看,国外对华反倾销具有如下特点:1.以欧盟、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是对华反倾销的“主力军”。我国遭遇的第一起反倾销指控就源自欧盟。在对我提出反倾销指控的国家和地区中,欧盟、美国始终保持了较高比重,并呈现出日益上升趋势。但应引起重视的是,近年来反倾销发起国(地区),已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地区)延伸,俄罗斯、印尼、阿根廷、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加入到对我反倾销指控的队伍中来。2.反倾销对象多集中在我出口“拳头产品”上。从大趋势上看,对华反倾销所涉及的产品范围日益广泛。但当前还主要集中在轻工、纺织、机电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都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产品,频繁的反倾销指控,无疑将会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际竞争产生不利影响。3.反倾销案件涉及的规模和金额日益增大。据权威部门统计,自90年代以来,欧美等国对我国反倾销涉案超过1亿美元的就达15起。4.容易在各国间产生连锁反应。当一国对我出口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如果诉讼成功则该产品就无法进入该国市场。另外,一些国家出于对该产品会大量涌向本国的担心,也积极跟进或提出新一宗反倾销投诉。同时,对一种商品反倾销诉讼的成功,往往容易导致对其他同类产品反倾销诉讼的增多。如1994年美国裁定对我国大蒜征收376%的反倾销关税后,又相继对我国出口美国的蜂蜜、自行车、蘑菇罐头、靛蓝染料等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