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两次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推动经济复苏,其规模巨大和持续时间都属少见。有鉴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出台背景以及传导机制,随后,本文根据政策传导效果和市场表现分析指出,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短期效果比较明显,但对美国经济的长期刺激作用有限,且给美联储及其他各国央行的政策操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美国经济基本面的分析和判断以及美联储会议纪要透露的信息,认为美联储在2013年年底开始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概率较大。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势必对全球,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明显的溢出影响,我国需未雨绸缪,积极做好各项政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正式启动。其主要内容为在维持0-0.25%利率水平条件下,从当日起至2011年6月份前,每月购买75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总购买量为6000亿美元。此举意在降低长期利率,提高通胀预期,降低失业率,促进美国经济尽快复苏。本文主要分析QE2对美国的作用和对中国的影响,并从对冲流动性角度分析中国应对量化宽松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两次实行量化宽松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在刺激其经济复苏的同时也给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带来了更大的冲击和不确定性。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以此提出了一些措施来加强中国经济稳定,减轻有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两次实行量化宽松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在刺激其经济复苏的同时也给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带来了更大的冲击和不确定性。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以此提出了一些措施来加强中国经济稳定,减轻有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后,出于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目的,美联储先后实施了两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针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果的争论在学界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鉴于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联储"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必然通过多种渠道对其他国家的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产生影响。本文通过事件法分析法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公告效应进行了检验,结论表明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公告效应对我国股票市场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8.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美国经济复苏迹象初显,通货膨胀预期抬头,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面临着退出的选择,为何退出、何时退出以及怎样退出等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背景,进而研究具体的退出策略,并指出退出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最后预测美国的退出对我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09年11月3日,美联储正式对外宣布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同时,将在未来的8个月内共购买多达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这是美国为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继09年3月美联储采取诸如1.7万亿美元的流动性资金后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手段。美国这一经济政策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文章就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论述和分析,同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若干相对应的政策与建议,以期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09年11月3日,美联储正式对外宣布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同时,将在未来的8个月内共购买多达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这是美国为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继09年3月美联储采取诸如1.7万亿美元的流动性资金后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手段.美国这一经济政策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文章就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论述和分析,同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若干相对应的政策与建议,以期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全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的中国经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受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影响,一些国家亦纷纷采取单边货币行动,竞相贬值,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国际货币之争,市场担忧全球经济复苏的局面可能会从此走向深渊。2010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先是调高部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而后又意外地调高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代表决策层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势和通胀预期的看法有所转变,预示着新一轮的收紧政策可能到来。 相似文献
14.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全球金融危机已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为应对危机各国央行不断降息。随着短期利率接近于零,美、日、英等主要国家的央行转而求助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通过购买长期国债等方式向经济注入巨量的流动性。全球大规模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在历史上尚属首次,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对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为此,本文在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日本量化宽松政策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及其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金融危机已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为应对危机各国央行不断降息.随着短期利率接近零,美、日、英等主要国家的央行转而求助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通过购买长期国债等方式向经济注入巨量的流动性.全球大规模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在历史上尚属首次,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对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为此,在对量化宽松政策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日本量化宽松政策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以及当前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经济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人民币的国际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导致我国外汇储备管理风险剧增,由此,我国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目标下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为应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元流动性的泛滥,我国连续上调了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套汇、套利等投机交易下的短期资本流动风险加剧,增加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风险。对此,本文提出了在当前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下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货币政策、创新与传导机制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短期利率至目标水平,这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货币政策。美国、欧元区、日本和英国的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时,盯住的基准利率分别为联邦基金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隔夜拆借利率和短期国债回购利率。这些利率虽名称各异,但均为短期同业拆借利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控同业拆借利率可以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商业银行向企业和居民借贷时,会将中央银行的意图传递至整个经济体,最终实现调控经济的目的。如果一国中央 相似文献
18.
美国经济近些年来的持续稳定增长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其中,美国政府所采取的灵有效的财政货币政策则居功至伟,尤其是在大幅削减财政赤字、创造低通胀低失业下的高速增长局面等方面,联邦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自2012年9月份以来,美联储、欧洲央行以及日本银行(中央银行)纷纷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其间日本银行在9月19日、10月30日和12月20日,四个月内连续三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这在日本历史上实属罕见。日本银行是在2001年初最早使用这一非传统金融政策的中央银行,中国与日本经贸往来密切,日本银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必将对我国经济和金融政策带来一定的影响,如何直面和应对,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课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