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菲 《魅力中国》2010,(32):305-30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亚洲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中国就是美国和日本争夺的焦点之一。美国历届政府都把维护和扩大美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利益作为其外交战略的重中之重。1922年华盛顿会议以后,美国和日本在太平洋地区暂时处于均势状态。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日本法西斯势力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迅速膨胀,罗斯福政府面对此情形,却奉行了“先欧后亚”的战略,即将战略重点放在欧洲,亚洲次之。甚至当日本法西斯背信弃义,不宣而战蓄意挑起珍珠港事件,使美国蒙受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损失、美国人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度伤害的情况下,罗斯福仍然力排众议,坚定地实施“先欧后亚”战略。其中原因究竟何在,本文拟对此作出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2.
日本法西斯分子是对华侵略的罪魁祸首,法西斯中的强硬派分子更是在对华侵略的整个过程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对强硬派分子的能量估计不足是导致我国抗战初期处处被动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法西斯强硬派分子的剖析,使我们对日本法西斯主义的疯狂性和顽固性能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使我们对日本右翼势力能保持高度警惕,以防法西斯主义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3.
尽管日本在战后实现了民主改造,但圈本政府长期被右翼势力所控制,他们当然不愿意反省和承认对外侵略历史的罪责,当然也不愿意对二战遗留问题进行赔偿和解决。  相似文献   

4.
历史的回顾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战胜德日意法西斯同盟60周年,同时也是人类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60周年。战争、核武器对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回忆和思考。1945年,日本法西斯即将崩溃,美军已逼近日本本土,但是顽固不化的日本军国主义者仍负隅顽抗。为了减少美军伤亡,迫使日本迅速无条件投降,也为了在战后进行核讹诈,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向日本投掷刚刚造出来的两颗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原子弹。  相似文献   

5.
闫琨  宫晓丽 《魅力中国》2011,(14):131-131
藩阀元老政治是日本近代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政治形态,藩阀元老通过架空隔离天皇的权力来控制政府,巩固自己的统治,这一统治的政治基础是日本历史上的武家政治传统,并且成为军部法西斯体制的发展源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9世纪60年代的明治维新开始了日本的经济现代化,使日本成为在近代东亚唯一逃脱了被殖民主义入侵命运的国家,不仅没有成为西方工业化的边缘或者半边缘,反而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随着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它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断。二战结束后,在美国占领军的控制之下,1946年日本公布了建立国家非军事化和永远放弃战争的新宪法。  相似文献   

7.
战后日本的教育改革是在美国占领期间进行的,教育改革是为了废除法西斯军国主义教育,确立民主主义教育体制,以重建和平的国家.日本战后教育改革是一次全国性的教育改革,采取的改革措施非常多,以下我们就一一来介绍这些改革的措施及特点.  相似文献   

8.
明治维新标志着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由于日本历史条件的特殊性,日本的资产阶级政党在明治维新后七年才开始出现萌芽,五十年后正式形成政党政治,而在经历了一个为期不长的执政时期后政党政治又被法西斯军国主义政权所取代。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资产阶级政党才真正掌握了政权。这种现象在世界近代史上是非常罕见的。探讨战前日本政党政治崩溃的原因,对于认识这一历史时期日本政治的特点无不裨益。  相似文献   

9.
记忆     
《今日重庆》2013,(9):4-4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随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国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代表尼米兹海军上将,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英国代表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代表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加、法、荷、新西兰等国代表依次签了字。至此,三个法西斯轴心国中的最后一个国家日本正式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结束。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的历史,是伟大的中华民族不堪外辱,与日本法西斯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我们纪念这一伟大的胜利,以史为鉴,对于人类继续走向文明与发展,对于我们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回顾过去是痛苦的,不忘国耻是必要的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发动第一次战争是在1874年。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强盗对我台湾同胞进行了血腥屠杀,临了还攫取我国50万两白银的所谓“赔款”。从那时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历史就与日本侵华及种种带血的数字结下了不解之缘。甲午战争后,根据…  相似文献   

11.
孙文政 《理论观察》2005,3(1):36-37
马占山率领黑龙江爱国军民,在嫩江桥打响的抗日战争第一枪,不仅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帷幕,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帷幕,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端。江桥抗战给日本法西斯侵略者以沉痛的打击。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起到了突击和先锋作用,为人类历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2.
经济萧条与法西斯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先生在《在改革与法西斯主义之间》一文中写道:“凡是研究法西斯主义的学者,几乎没有例外地都承认,上个世纪30、40年代法西斯主义的猖獗与30年代大萧条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人进行过统计,到1933年10月,在大萧条的背景下,法西斯运动遍及世界上23个国家,半年后增至30个国家。  相似文献   

13.
日本侵华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从事人体细菌实验、细菌战,其罪行被大量揭露,已成为日本细菌战的代称,所以该部队现多被世人称之为"细菌部队"。此种说法是有失妥当的。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在中国存在的13年(自1932年成立到1945年灭亡)当中,所进行的人体毒气实验在日本毒气战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和发挥着重大作用,为日本在侵华战争中进行毒气战提供了实战经验。总而言之,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不但从事罪恶的人体细菌实验、细菌战,而且还进行惨无人道的人体毒气实验,法西斯本性暴露无遗。所以说,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是一支恶魔部队。  相似文献   

14.
尽管日本在战后实现了民主改造,但日本政府长期被右翼势力所控制,他们当然不愿意反省和承认对外侵略历史的罪责,当然也不愿意对二战遗留问题进行赔偿和解决。9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联大发言和记者会涉钓鱼岛言论两次答记者问表示,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一个战败国却要霸占一个战胜国的领土,岂有此理!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中国网民由此认为,钓鱼岛仍然被日本霸占,二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报道》2009,(6):8-8
1967年6月2日,西柏林警察卡尔·海因茨·库拉斯在学生游行时杀了一个名叫奥内佐格的大学生。后却被无罪释放,这件事轰动全国,奥内佐格的死亡和库拉斯无罪释放成为]968年西德学生运动的导火索,接踵而至的是70年代极左翼组织“红军旅”的恐怖暗杀活动。在左翼青年的眼中,联邦德国是法西斯国际,而库拉斯被骂成法西斯国家的傀儡。  相似文献   

16.
二战前,苏联努力争取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大战爆发后,又为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苏德战场承担着抗击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主要重担,并决定了法西斯德国最终失败的命运。战时苏联为被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充当后盾提供物资支援,使欧亚大陆的抵抗运动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另一条重要战线。苏联的卓越贡献对大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二战的起源,一直是史学家们探究的热门话题,其中一个焦点就集中在二战是否可以避免,但历史不能假设,悲剧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里涉及一个问题,既然英、美后来那么艰苦地对法西斯作战,那么在德、意、日、法西斯开始有小动作时为何不加以强有力的约束和制约呢?现今史学界有很多人认为,英、美、法等国在战前一味推行的牺牲小国利益以自保以及推祸水东移至苏联的绥靖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集体经济》2012,(4):32-34
也许今天我们这些人,已经很难体会当年抗日战争胜利所带来的强烈震动、巨大欢欣与无比喜悦了。"半世纪的愤怒,50年的屈辱,在今天这一天宣泄清刷了。8年间的死亡流徙,苦难艰辛,在今天这一天获得了报酬了。中国人民骄傲地站在战败了的日本法西斯者前面,接受了他们的无条件投降,这是怎样的一个日子呀!  相似文献   

19.
东北抗日义勇军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15年抗日游击战争时期,有着反抗侵略光荣传统的东北人民,以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冲破南京国民政府不抵抗主义的束缚,自发地组织起来的遍及东北地区的群众武装。他们英勇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人力资源的掠夺,反抗日本强制推行的军事法西斯殖民统治和奴化教育,组织了“抗日义勇军”、“国民救国军”、“民众自卫军”、“抗日联合军”、“少年铁血军”、“抗日同盟军”、“大刀会”、“红枪会’等抗日武装。℃身抗日斗争的有部分首揭义旗的东北爱国官兵、工人、农民、知识分…  相似文献   

20.
泰山与鸿毛     
言堂  秦怡 《东北之窗》2011,(23):6-6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毛泽东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虽然现在社会变了,法西斯早已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恶霸也早已遗臭万年了,但一些人的死,却还真是活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