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荀子确实有“羞言利”的主张。而且,中国古之士大夫,今之知识分子也确实保持着“羞言利”的传统。很多人据此批判荀子反对商品经济,其实是误解。 《荀子》一书可以证明,荀子很拥护社会分工、商品交换、市场经济。他说只有这种交易,才使水泽里的人不砍伐而有木材可用,山里的人不打鱼而有鱼吃,农民不做工匠的活而有工具可用,工匠、商人不耕田而有粮食可吃(《荀子·王制)》。葛子还主张减少田税和关税,对农业和商业予以扶持(《荀子·国富》)。而且,他也很尊重商人,说论种地,“君子不如农人”;论经商,“君子不如贾人(商人)…  相似文献   

2.
关于儒商     
孔庆林 《中国石化》2007,(10):82-83
《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儒”,泛称饱读诗书之士,即有文化有道德的“知识分子”。“商”即商务,也含实业。文化之“儒”与经贸之“商”的有机结合,将道德、文化、智慧、商务活动融为一体,即儒商。两字并列,指有文化、有道德、讲信义、有建树的商人、企业家。以文经商、以商助文,文商载道、济世富民,是儒商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3.
《石油政工研究》2008,(2):77-77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他的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民为贵”。  相似文献   

4.
根据儒家“为政以德”思想,在管理手段上,并不反对 “以法治国”,只是在“德”与 “法”之间,主张“德主刑辅”,强调富有人情味的“爱的管理”。 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所谓 “道”即“导”,“政”即法制禁令。意思是说,如果以法令引导而民违之,则以刑罚齐之。这种外在控制手段,其社会效果是 “民免而无耻”,即以外在暴力手段,只能使民苟免刑罚,而民心无所羞愧。“礼”即制度礼节,大至国家典章制度,小至社会风俗习惯,既含有道德意义,也含…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这是大家都公认的,但是说市场经济也是一种道德经济,则有不同的看法。在我看来,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法制经济,需要法律的制约,而且也是一种道德经济,需要道德的规范。要医治市场经济的“现代文明病”,使市场经济从无序走向有序,除了采取法律手段外,从人生价值取向上,继承和弘扬儒家的“义以为上”的义利观念,也是一剂良药。 儒家提倡的“义以为上’的义利观,是中国儒家哲学的价值论,也是现代儒商的管理价值观。在中国古代儒家哲学中,义利之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所谓“义”,是指人的道德价值;所谓“…  相似文献   

6.
“兵贵神速”是《孙于兵法》提出的另一个主要的策略思想。《作战篇》云:“故兵贵胜,不贵久。”即兵战以速战速胜为贵,不主张旷日持久之战。机地篇》亦云:“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成也。”意谓用兵贵在神速,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候和在敌人意料不到的地方攻击敌人。《孙子兵法》主张兵贵神速,除了经济上因持久作战而消耗大量人力和物力外,从战术上看,乘敌人“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容易获得胜利。在中国军事史上,司马迹神速擒孟达,后唐军神速取大梁(今河南开封),曹操神速破乌桓,李靖速战平伏元,…  相似文献   

7.
墨子“言有三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言有三法:“有考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恶乎考之?考先圣大王之事;恶乎原之?察众之耳目之请(情);恶乎用之?发而为政乎国,察万民而观之”(《墨子·非命下》)。 用白话讲,立言,包括出言论、作文章、定政策等,有考察、推究、实践三个标准:第一,用古代圣王的历史事实考察它,它是有古人的实践结果为依据的;第二,用当今众人的实际见闻来推究它,它是有现代人的实践结果为依据的;第三,把它运用到治国安民的实践中加以观察,它是有用的,有效的。 套用哲学上的原理,这简直就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墨子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萧正清 《轴承工业》2009,(12):17-20
孟子作为中国古代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在价值观上尊从孔子的“和为贵”的理念,并据此提出了著名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孙丑下》)的论断。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尚贤思想研究读史札记赵章彬中国古代是“人治”社会,即所谓“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礼记·中庸》)。因此,作为统治者其治国之纲,势必就是用人之道,即所谓的尊贤使能。由此也就自然得出了所谓的“贤人所归,则其国强”。中...  相似文献   

10.
“以奇制胜”也是《孙子兵法》提出的重要战术原则之一。 《孙子兵法·势篇》云:“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又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生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从一般意义上讲,所谓“正”指原则性,“奇”指灵活性,“奇”相对于“正”而言。“奇’与“正”的关系,一般讲来,在战势中,“奇”以“正”为基础,“舍正而用奇”,必然导致失败,所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是也;“正”与“奇”是互相转化的,所谓“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者”是也“奇”与“…  相似文献   

11.
“孝悌为先务,本立而道生。”这句《贤文》的孝指孝敬长辈,容易理解,悌则是指敬爱兄长,《孟子滕文公下》:“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即“入则事亲孝,出则敬长悌。悌,顺也。”这句中的“本”即做人的根本,“道”即做人的道理。意思是孝顺是一个人首要,重要和根本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孔子 修己以安百姓 政者,正也。子帅以玻孰敢不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孔子重教化,与之相谐调的便是政治上重德治。德治,即以德服人,自要内容是统治者先为百姓做出榜样。各级领导者能率先重范,“先之”、“劳之”、“无倦”,人民便会跟随而行,虽劳无怨。所以,孔子主张自觉的自我修养,愿意自我批评,希望人指出自己的不足,自省、自重、自警、自励,“克己复礼”,“修己安人”。这样,才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化百姓。故“修、齐、治、平”,以…  相似文献   

13.
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曾经和《毛泽东选集》一起,成为全党的必读书。感人至深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写道,焦裕禄同志逝世后,他的病床上留下两部书,一是《毛泽东选集》,一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在“文化大革命”中,《修养》遭到了批判,罪名之一是宣扬了孔孟之道。其实刘少奇同志号召党员“学习历史上一切优秀遗产”并没有错。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孔子的“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勇于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14.
胡泳 《IT经理世界》2012,(13):29-29
人类的日常行为模式不是随机的,而是具有“爆发性”的。 预测人类行为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梦想。科学家乃至伪科学家们为了解人类行为之谜,已努力了数百上千年。美国东北大学教授艾伯特一拉斯洛巴拉巴西(Albert-Laszlo Barabasi),作为全球复杂网络研究权威。“无尺度网络”概念的提出者,畅销书《链接:网络新科学》(Linked)的作者,似乎有足够的资格,也来尝试实践。下这个梦想。  相似文献   

15.
《士鉴录》载:战国赵公子平原君想要封赏鲁仲连,仲连不受。于是平原君以祝寿为名馈送鲁仲连千金。仲连笑曰:“所贵为天下士者,为人排患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榷之事。(鲁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去,终生不复见(平原君)。魏王问子顺,谁是当今天下之高士。子顺曰:“世无其人也。抑可以为次,其鲁钟连乎!”  《士鉴录》辑录者──清·尹会一按日:“天下士惟孔孟所言,隐居求志,行义达道,入孝悌,守先待后,足以当之,排难解纷云尔哉,然无取固高于世矣,子顺之论,足见圣人家法。”  “辩证”平原君封赏千金,…  相似文献   

16.
《现代班组》2014,(3):56-56
“三更半夜”一词源于宋太宗时的两个名人:陈象舆和董俨。《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灏)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这是说,陈、胡、董、梁等人常聚在赵昌言的家里谈至深夜.人们戏称陈象舆为“陈三更”、董俨为“董半夜”。这就是“三更半夜”一词的来历。  相似文献   

17.
荀子,即苟况,号卿。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苟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在有名的《劝学》篇中,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避实未虚”是《孙子兵法》提出的重要策略原则之一。《虚实篇》云:“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势篇》亦云:“兵之所加,如以假(石头)投卵者,虚实是也。”从兵战上看,所谓“虚”是指兵之力弱势虚,亦即孙子所说的怯、弱、饥、乱、劳、惰、寡、无备等;所谓“实”,是指兵之力强势实,亦即孙子所说的勇、强。治、饱、佚(逸)、众、有备等。“避实击虚”就是要求经过境密调查和反复研究,准确无误地判断敌人的虚实布局,在攻击方向上避开敌人的坚实强点,攻击敌人的赢虚弱点,以保证战争取得胜利。市场竞争中,就企业本身而言,所谓“实”,是指企业有钱、有势、有人才、有技术。有名牌、有专利、有经验、有市场。所谓“虚”,是指企业无钱、无势、无人才。无技术、无名牌、无专利、无经验、无市场。市场空间取决于买卖双方。买方就是顾客,即顾客的需求、顾客的购买力和顾客的购买欲。卖方就是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就市场而言,所谓实,是指供过于求,出现买方市场;所谓虚,是指供不应求,形成卖方市场。在整个市场范围内,总是有虚亦有实:这里实,那里虚;这个产品实,那个产品虚;今日实,明日虚。市场是一个虚实变化不定的动态市场。市场是企业的生产和销售...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与企业经营──《孙子兵法》学习札记(续)张键一、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相似文献   

20.
每次读《西游记》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对“人才”观的体会就是其中的一项。从某个角度来看,此书讲述了“道”“佛”两大集团抢占“市场”(即信徒)的一个过程。道派神仙的“董事长”是玉皇大帝,掌管着天上地下四大部洲生灵;佛派神仙的“经理”是如来佛祖,他在西牛贺洲精心管理,并不断的拓展着业务领域。而唐僧取经也正是“佛派”拓展市场的一个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