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高校大学生就业供求情况进行了调查。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但质量有所下降,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但用人单位更愿意招聘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要点是高校要按照市场需求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大学生能力的培养,高校毕业生要改变就业观。  相似文献   

2.
就业“超市”让选择更加多元 江西省九江市就业局倾力打造“线上+线下”就业“超市”。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和“高校毕业生招聘周”活动,举办专场招聘会和就业直通车活动,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力促就业无死角。1-5月,九江市共举办226场招聘会,1419家企业108692个就业岗位,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求职需求。同时,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兴起,网上招聘逐渐地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基于校园网和高校应用系统的开发正在蓬勃发展。毕业生就业管理是高职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高职毕业生就业信息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支持。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在高职大规模扩招、就业制度的转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宏观背景下发生了重大变化,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就业率逐年下降,不同地区、专业、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差异明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已经有许多求职者都通过网上招聘的方式寻找工作。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可靠的招聘途径,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了广阔的展现空间。  相似文献   

4.
高校校园招聘会是应届高校毕业生寻找就业机会的主要渠道之一,这一就业平台的健康发展,不仅关乎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状况,而且有助于用人单位获取新生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从目前校园招聘会的举办情况看,尽管高校和招聘单位均高度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举办,但结果却难以满足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如何提高校园招聘会的效果,是摆在招聘单位、高校毕业生和各类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问题。导致就业难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社会问题、学校培养、家庭因素以及学生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等。经笔者调研发现,每年招聘季总会出现用人单位扎堆宣讲,学生参与人数少的怪现象。根据河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当前就业岗位数量与毕业生数量并没有很大差异,而"企业招聘难"、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与高校就业引导以及学生就业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高校就业指导应提出精准就业指导途径,为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据国家教育部门统计,今年预计将有1000万名应往届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国家已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但由于许多毕业生缺乏求职经验或动机有问题,致使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产生一系列问题,甚至出现矛盾和纠纷。本人基于企业视角并结合招聘工作经验,针对招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如下注意事项,希望对用人单位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黑龙江省黑河市基于使年轻干部快速成长,让青年学子安心就业,为黑河未来发展储备人才奠定基础的战略思考,启动实施了"30周岁以下干部双向挂职培养工程"和"促进30周岁以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程"(简称"双三零工程")。本文主要介绍了"双三零"工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工程的实施情况。2011年,黑龙江省黑河市实施"促进30周岁以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程"以来,不仅有力地解决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而且有效地缓解了用人单位人才短缺问题,同时为黑河市经济社会发展储备了人才。当年共安置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3274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8.
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辽宁省沈阳市人力资源市场按照"细分市场、细化服务、分类招聘、注重特色、优化配置"的工作思路,通过"三加强一举办",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确保就业局势稳定。一是加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建设。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是提升高校  相似文献   

9.
黄跃 《管理学家》2022,(1):78-80,84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激增,高校毕业生在企业招聘中面临着竞争激烈、供求矛盾等问题,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的局面.文章就高校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高校毕业生在企业招聘中的相关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有利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以平衡企业与高校毕业生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10.
5月20-26日,全国各大中城市同时开展了"2010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共有17万多户民营企业参加,提供各类岗位信息近295万条,有近110万名求职者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其中,大中专毕业生62万人,农民工21万人,其他各类求职者27万人。活动期间,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工会和工商联等部门通力合作,创新方式,以高校毕业生为主要对象,展开了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并将招聘活动延伸到乡镇、街道社区、企业和院校,现场发放政策问答手册,宣传积极就业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提供更多的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信息。同时,还举办了面向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的专场招聘会。  相似文献   

11.
李玲  江维 《中国就业》2013,(10):11-11
9月24日,泸州市人社局在江阳区白塔广场举办"泸州市创业服务暨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服务活动",为高校毕业生专场组织开展就业创业网络服务、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各级人社部门努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各项服务,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集中帮助那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该市各类高校积极响应参加,活动现场为进场高校毕业生等各类群体提供了就业招聘、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和就业创业专项服务。力求做到基础管理到位、跟踪服务到位、政策落实到位,使每一名  相似文献   

12.
从容  袁伟 《价值工程》2010,29(29):216-217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进行归类分析,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就业的经济环境、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的素质、高校培养等因素的分析,剖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结合原因从改善经济环境、改变用人单位观念、提高毕业生自身素质和改革高校教育入手,来缓解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4月10日,2023年仙桃市民营企业服务月暨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会在仙桃职业学院拉开帷幕。近4000名应届毕业生进入招聘会场,向参加招聘会的193家民营企业和用人单位了解岗位情况,场面十分热闹。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增长、稳就业决策部署,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和扩大就业,仙桃市人社局五“优”并举,组织举办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服务民营企业,助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大幅度增长,毕业生求职竞争更加激烈。一部分毕业生具有强烈的就业愿望,积极参加招聘活动。但由于种种原因却落实不了就业单位,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弱势群体”。这部分毕业生数量可观,他们求职失败时会产生心理问题和消极行为.他们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本文将从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形成出发。提出“弱势群体”顺利就业的途径和对策,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正大力推行"四个一批"促进就业模式。依托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进行实名登记、电话回访4200余人,全面掌握毕业生就业状态及就业需求。大力推行机关事业单位招考一批、专场招聘推荐一批、创业引领扶持一批、公益岗位保障一批的"四个一批"促进就业模式。2013年以来,通过"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帮助3000多名大学生实现了稳定就业。  相似文献   

16.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就业工作者作用更加凸显.高校就业工作要突破传统理念,把就业工作当成一个系统工程,不断改革进取,精心谋划就业工作的方方面面,提升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教育规划纲要也强调"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17.
高校辅导员引导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魏俊玲 《河北企业》2011,(10):80-80
<正>毕业生就业率,是判定一所高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随着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近年来的连续扩招,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用人单位对于高校毕业生的选择相应进入了"海选"阶段,但毕业生相对滞后的就业观念、较差的就业能力、脆弱的就业心理、空虚的精神追求、匮乏的诚信意识等严重影响了高校毕业生顺利地就业。在这种态势下,高等学校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凸显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强国民 《中国就业》2006,(12):27-28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明显增大,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在感叹招不到合适的人员。究其原因,其中之一是招聘信息未能被充分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9.
高校就业信息网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就业信息网是用人单位招聘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求职的信息交流平台,对大学生的就业与实习、职业发展观的形成以及相关的政策、形势的指导、职业测评等起着关键的作用,文章选取了教育部直属的76所高校中的16所代表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校就业信息网站的现状研究,找出高校就业信息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为响应济宁市人社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1+1"专项招聘服务活动的要求,建立现场招聘与职业指导、岗位推荐相结合的"1+1"就业服务新机制,近日,梁山县人社局在人力资源市场成功举办了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旨在解决2014年应届未就业的毕业生和往届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参会企业共57家,提供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