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银行盐城市中汇支行2008年累计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52.43亿元.比2007年增长194%,市场份额占居市区同业近40%.继续保持第一。实现贴现利息收入9855万元,比2007年增长208%。累计办理银票贴现2352笔,比2007年增加了60%。虽然银票贴现业务的总量和总额急速增长,但是由于内控管理严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至今未发生一笔银票贴现逾期或假票风险,实现了银票贴现业务的零风险。  相似文献   

2.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低风险信贷业务,大力拓展银票贴现业务对于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笔就银票贴现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比较容易发生的业务。该文从信息、人员、技术、业务流程四个角度对商业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操作风险的传导机制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梳理。  相似文献   

4.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是银行的一种低风险信贷业务,而这种低风险是建立在严密严格的审查和合规合法的操作基础上的。如果把关、审查不严,操作不当,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同样会转化为高风险业务,类似的教训在银行系统已不鲜见。为进一步强化风险防范和控制,最近,我们深入基层行,对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银行承兑汇票的运用得到了蓬勃发展,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已逐渐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大力拓展的主营业务之一和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随着贴现业务的快速增长,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隐藏的风险也在逐步增大。为确保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健康发展,现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拟对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过程中的问题.风险及防范措施探讨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银行承兑汇票(以下简称“银票”)贴现,是指银票持票人在汇票到期前,为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金融机构的行为,是金融机构向持票人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由于该业务具有手续简捷、融资便利、安全性高、效益显著等特点,深受银行和企业青睐。但在目前银票贴现业务推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就目前银票贴现业务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完善措施作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7.
银行承兑汇票的潜在风险性和客观性是由其作为企业的货币性实物资产而存在的,因此要严格执行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从引发票据风险的根源上进行监控,并积极规避银行承兑汇票流转各个环节的流通风险,促进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分析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风险成因,探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汇票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以及票据价格风险等,提出了通过有效的审查制度、完善相关规定来其防范其风险的具体实施策略,指出健康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市场的建立与发展以及正常的市场秩序仍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银行承兑汇票风险不可消除,但通过银行内控措施的完善和票据管理的加强,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制下,依法办事,就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农行巢湖分行营业部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将流动性强、风险低的全额质押银票签发、票据贴现(回购)业务作为优化资产结构、促进对公存款增长、提高业务收入的重中之重,强化市场营销、规范操作程序,使全额银行承兑汇票签发和贴现业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银行承兑汇票的广泛运用,近年来许多地方出现了一批收购、买卖银票的经营者。他们熟悉银票的签发、承兑及贴现的全部流程,大量频繁地进行银票买卖活动,从中获取较高利润,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民间银票市场。  相似文献   

10.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作为一种低成本资本融通工具,已被业界认可和广泛运用,开展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有利于降低银行资产风险.压缩不良贷款占比,因而这项业务快速增长。但是,必须看到另一种情况,这就是由于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能给贴现银行带来许多利益,因而这种业务就成了银行争相竞争的“宠儿”。有的银行不惜降低门槛,放松必要条件的审查,以致出现了假交易.真套现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这种状况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和规范,就会形成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风险,成为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障碍,因此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