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爱立信看虚拟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婷 《企业活力》2001,(4):16-17
2001年1月26日,也就是中国的大年初三,从爱立信"老家"瑞典传来消息:爱立信不做手机了.随后,这一消息又得到新华社的证实:从今年4月1日起,爱立信公司目前设在巴西、马来西亚、瑞典和英国的手机制造工厂以及部分美国工厂将由总部设在新加坡的一家公司接管经营,爱立信让新加坡的Flextronics公司"外包"生产手机.  相似文献   

2.
1995-1998年,中国手机市场上由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爱立信三家企业占主导;1998-2004年,爱立信在中国市场上逐渐衰退,诺基亚开始同摩托罗拉争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从2004年起,诺基亚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16.13%,超过摩托罗拉成为市场第一,并将这一优势一直保持至今.  相似文献   

3.
2002年中国市场上出现的不仅仅是成功案例,为数众多的不成功案例具有更强的警戒意义。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证明,中国市场并不完全是“流着牛奶与蜜的迦南地”。一、索尼、爱立信手机:反应迟缓,屡失良机2001年10月,索尼手机和爱立信手机合并的时候,双方高层为这个合资公司制定了高远目  相似文献   

4.
无论你是否拥有手机,只要你关注移动电话,就一定知道诺基亚.1991年,诺基亚还只是一个爱立信不愿要的"包袱".  相似文献   

5.
明非 《东方企业家》2006,(3):134-136
一剑飘红。1月18日,索尼爱立信公布了2005财政年度的年财务报告。报告显示,索尼爱立信2005年净利润达到3.56亿欧元.比2004年上涨了12.6%。索尼爱立信中国也宣布,由于音乐手机概念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受到消费者追捧.索爱在中国手机市场销量排名,已经从2002年的21名上升到第4,仅次于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三星。  相似文献   

6.
孙瑜 《英才》2011,(3):60-61
日系手机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富有创新精神,却未能借此有效拓展海外市场。"要让中国成为索尼爱立信在全球最大的市场",是索尼爱立信集团总裁兼CEO柏诺德近来多次在不同  相似文献   

7.
爱立信的主动供应链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3月17日晚,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飞利浦工厂发生火灾,致使已准备生产的数百万个手机芯片被粉尘破坏。由于该芯片工厂是爱立信唯一的芯片供应商,因此导致爱立信新型手机无法按时推出,手机业务急速萎缩,2000年爱立信手机部出现高达17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最后,爱立信不得不退  相似文献   

8.
世界电信业巨头爱立信公司今年1月26日突然宣布,将除中国以外的手机制造厂“代工外包”方式交给新加坡的一家公司经营。虽然代工外包方式在国际上并不鲜见,但在当前世界手机市场一片红火之时,爱立信的这一举动着实耐人寻味。我国是世界上手机潜在需求量最大的国家,世界许多企业都看好我国的手机市场。爱立信的举动,真能像一些企业所说的那样,给国产手机带来发展机会吗?战略转移:爱立信的真正用意从爱立信公司最近公布的2000年财务报告中看,其手机业务的业绩在2000年大幅度下跌,全年共亏损17亿美元,全球市场占有率也从15%降到10%…  相似文献   

9.
2006年8月——索尼爱立信进入繁忙而激动人心的季节。在1个月内将上市6款产品,掀起夏日狂溯。产品如此密集上市,在索尼爱立信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标志着这一欧洲通信厂商的发展正登上一个新的高峰。这些产品有Cyber-shot影像手机K790c和时尚商务手机M608c;中国移动无线音乐俱乐部首发产品W300c音乐手机;中国研发中心开发的折叠影像手机Z550c;时尚的玫瑰红色版影像手机K750c;趣味多功能手机、有“口袋拍照精灵”之称的K310C。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0月12日,飞利浦宣布已经签署了意向书,将现有的手机业务全部转让给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CEC),这意味着飞利浦公司将彻底退出手机业务。实际上,这也是继爱立信剥离手机业务与索尼成立合资公司、阿尔卡特出售手机业务给TCL公司、  相似文献   

11.
<正> 彩屏手机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了,从2001年4月爱立信推出中国市场上的第一款彩屏手机T68至今,彩屏手机已经快要在中国过两岁生日了。在这两年之内各个厂商陆续推出了自己的彩屏手机产品,特别是2002年10月份MMS开始投入使用后,各个厂商纷纷推出带有彩信功能甚至是数码相机功能的彩屏手机,掀起了彩屏手机市场的一个高潮。迄今为止,中国市场上已经出现了40余款彩屏手机。  相似文献   

12.
彩屏手机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了,从2001年4月爱立信推出中国市场上的第一款彩屏手机T68至今,彩屏手机已经快要在中国过两岁生日了。在这两年之内各个厂商陆续推出了自己的彩屏手机产品,特别是2002年10月份MMS开始投入使用后,各个厂商纷纷推出带有彩信功能甚至是数码相机功能的彩屏手机,掀起了彩屏手机市场的一个高潮。迄今为止,中国市场上已经出现了40余款彩屏手机。  相似文献   

13.
砍掉象征索尼爱立信功能性时代辉煌的功能性手机,或许是索尼和索尼爱立信一个痛苦但不得不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巴蜀质量跟踪》2002,(1):43-43
在爱立信手机上按“→*←←*←*”(并非爱立信的所有型号都支持此功能),你将会看到如下显示(举例):  相似文献   

15.
陈益锋 《企业文化》2007,(12):53-55
新上任的索尼爱立信中国掌门人在经过两个月的考察之后,似乎看到了比市场排名更为紧迫的问题。"索尼爱立信在中国相对来说是比较新的品牌,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因为在各大品牌里面,索尼爱立信品牌的认知度和最顶尖的竞争对手还是有一点距离。"  相似文献   

16.
新上任的索尼爱立信中国掌门人在经过两个月的考察之后,似乎看到了比市场排名更为紧迫的问题。"索尼爱立信在中国相对来说是比较新的品牌,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因为在各大品牌里面,索尼爱立信品牌的认知度和最顶尖的竞争对手还是有一点距离。"  相似文献   

17.
<正> 从人们对行业关注的角度而言,将2002年称之为国产手机年一点都不为过。在这一年里,国产手机厂商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在三巨头(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占据显赫位置的中国手机市场硬生生地划出了“一片属  相似文献   

18.
斯德歌尔摩:一条消息举世震惊 世界著名的电话通讯设备制造集团瑞典爱立信公司1月26日在斯德歌尔摩宣布,对其产品结构进行重大战略调整,不再经营手机生产业务.根据决定,从今年4月1日起,爱立信目前设在巴西、马来西亚、瑞典和英国的手机制造厂以及部分美国工厂将由总部设在新加坡的一家公司接管,但爱立信公司仍将保持其手机的技术设计和市场营销业务.  相似文献   

19.
传统手机销售正遭遇寒冬。2008年,传统手机的销售额和利润均呈现出下滑趋势。只有苹果一枝独秀。2007年6月,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苹果iPhone手机,在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上市,并得到市场的追捧,这让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和索尼爱立信等传统手机巨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iPhone智能手机的成功引发了业界的深刻思考。"3G时代,手机和互联网正在加速融合,未来占主导地位的小型多媒体终端将是可以实现无线互联的手机。苹果这个颠覆者威胁到的不仅仅是手机企业现在的市场份额,而且还包括未来的市场。"一位传统手机企业的高管得出这样的结论。传统手机的巨头们纷纷转型,剑指高端智能手机,大力布局移动互联网终端市场。  相似文献   

20.
江村  梁海松 《英才》2004,(6):50-52
2002年分析师曾毫不留情地预言,手机卖场从此将见不到索尼爱立信的踪影了!但到2003年中期,索尼爱立信从沼泽地中奇迹般挣脱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