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杰 《中国金融》2007,(20):88-88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全球经济贸易规则已然“外生”存在,我们面临的冲突和妥协不是重新订立规则,而是调整既有规则的问题;同时,也是更重要的,中国正处在经济实力和财富积累的迅速上升期。这意味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能具有非同寻常的制度变迁含义:“2001”或许是中国与世界体系最终达成历史性妥协从而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大契机。从这种意义上,我们或可将其称之为全球经济联系发展进程的“2001转折”。  相似文献   

2.
王欢 《时代金融》2013,(21):175-176
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国际化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加快,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财富相应增加,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十分迅速,成为国内各商业银行新的竞争焦点。不过与发展相伴,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尤其是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风险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揭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建议,希望以此能提高商业银行对理财业务风险的管理水平。这对促进理财业务在规范中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财富累积促使居民的投资理财意愿越来越强烈,在此背景下,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规模迅速扩张,成为吸纳客户和增加利润的重要节点。与此同时,由于监管的相对滞后,迅速发展的个人理财业务频频出现风险问题。依据金融学理论,在界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类型以及目前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从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两个层面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说明了生活当中一定要懂得理财的道理。大部分人对于理财的理解仍停留在传统观念——赚钱上,认为理财就是靠投资来赚钱,甚至一些金融从业人员也持有这种观念。而广东万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德")所主打的财富教育理念恰恰不是赚钱,而是护钱。资产≠财富世上没有只赚不亏的行业,也没有只赚不亏的公司。比尔·盖茨认为,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6个月。世界500强的企业尚有如此的危机意识,何况是  相似文献   

5.
热议     
拯救世界需先安内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经济实体都是唇亡齿寒,倾巢之下无完卵,这个世界没有什么防火墙。现在,欧债美债危机继续发酵,中国在大买美国发行的新债以后,现在又准备拯救意大利,拯救欧洲。有舆论质疑,救人之心可以有.救己之心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李伏安 《中国外汇》2008,(12):32-33
随着中国证监会与美国证监会交换了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监管合作信函,可以说,对于银行系QDII来说,世界上各大证券市场的大门正在打开,进军全球资本市场的大航海时代即将到来。在这一阶段适时地完善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显得尤为重要,对中国整体金融市场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全球角度看,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私人财富得到不断的积累,出现了大量私人资产管理和运作的需求。这一需求给全球商业银行带来了一个新的效益增长点,就是开办私人理财业务。这项业务的开办改变了传统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战略重点,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日本私人理财业务兴起的背景以及运作的主要环节,重点介绍了从事私人理财业务的具有专门资格的理财师的培养、业务的拓展以及从业的原则等。这为我国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拓展个人理财业务,并逐步与国际私人理财业务的接轨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和参考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罗堃 《西南金融》2007,(2):30-3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加快,储蓄和投资以及贸易收支和资本流动格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经常项目收支、国际资本流动,以及储蓄与投资关系的不平衡状况加剧,形成了全球经济失衡的格局,从而也成为国内外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着重分析了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成因;并建议在面对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蕴藏的风险时,中国应坚定扩大国内需求,增强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政策协调,以雏护世界经济的稳定,营造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9.
《金融博览》2014,(13):38-39
瑞银财富管理6月23日公布2014年全球及亚洲投资策略展望报告,认为主要得益于美国、欧洲复苏迹象明显及结构性改革为亚洲新兴市场带来动力,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提速,不过各国经济会迎来不同步的周期。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现在美国经济有一些严重的问题,它会造成全球性的影响。我们之所以从美国经济问题谈起,因为我们认为美国是全球经济问题的根源,在现代的全球经济中,美国经济是全球发展的动力。我们认为,欧洲和日本的经济还没有一个强劲复苏的势头。而美国发生的问题却会影响到欧洲和其他国家,如果我们把其他国家也考虑在内的  相似文献   

11.
侯甜甜 《现代金融》2006,(11):26-27
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之下,个人理财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的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年平均利润率达到35%,年平均盈利增长率约为12%-15%。从发达国家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趋势看,个人理财业务具有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效益稳定等优势,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再观国内,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及理财意识的不断增强,个人理财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充满变数的2008年跌宕而去。在全球金融风暴席卷下,在难于幸免的中国经济金融形势日趋复杂的预期中,2009年,农业银行如何在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金融创新步伐放缓,个人理财逐趋理性的情况下,加快零售业务发展与控制风险,是本文所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湖北农行为例,探讨2009年农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的理财积极性越来越高,我国的银行理财业务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景气也暴露出了我国银行理财业务产品结构单一、营销手段不透明、风险管控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以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入手,深入的分析了银行理财业务中的各个问题,并就相应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冯硕 《时代金融》2014,(9X):74-7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的理财积极性越来越高,我国的银行理财业务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景气也暴露出了我国银行理财业务产品结构单一、营销手段不透明、风险管控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以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入手,深入的分析了银行理财业务中的各个问题,并就相应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要深 《金融博览》2009,(12):42-43
5月份全球经济触底反弹的迹象愈加明显,全球经济低迷的局面有所缓解,各国政府的救市政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复苏路上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如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因此投资理财仍面临诸多风险。市场观点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但复苏将较为缓慢,欧洲经济已深陷衰退但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不减,而亚洲经济深受全球危机影响,复苏也将依赖于全球经济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王奎 《金融博览》2010,(4):68-69
全球经济伴随着复苏形态的争论进入了2010年,在高端理财的领域,金融危机仍然硝烟未散,危机中投资者巨亏后的保守和法律诉讼的清算仍然使理财业务保持低迷。全球各个国家的高端理财业务,也在进行着风暴后的反思与改革。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一季度,信托贷款类产品仍占据理财市场主导地位;区域性产品发展势头强劲,助推银行提升市场响应能力和夯实客户基础;应收账款类产品成为市场创新亮点,支持震后重建产品彰显理财业务价值;综合化、开放式产品持续受宠,客户财富管理职能日益凸显;外币产品预期收益水平显著降低。展望未来一段时期,相关监管政策和一系列刺激经济举措效应的逐步显现,将为银行理财业务创新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个人财富急剧累积,理财意识空前觉醒,居民个人的理财服务需求不断上升,目前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蓬勃发展,已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是全球经济动荡的一年,金融危机和通货膨胀严重阻碍着全球经济发展的步伐。在经过了四年多的高速增长之后,2008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欧盟经济有可能在2009年第一季度率先陷入衰退。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不断加深,由此为导火素逐步蔓延成全球金融危机的风险日益增加。美国和欧洲正面临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与此相伴的是通货膨胀的幽灵仍然徘徊不去,全球经济滞涨风险加剧。  相似文献   

20.
贾渝 《金融博览》2010,(8):74-76
3月10日,《福布斯》杂志宣布,墨西哥电信巨头卡洛斯.斯利姆以净资产560亿美元,超过比尔·盖茨,成为新的世界首富。自《福布斯》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跟踪非美国人士的财富状况以来,这是第一次既不是美国人,也不是欧洲人,而是由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摘取全球首富的桂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