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特点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在资本主义经济极为发达的日本,小农经济在农村占绝对的优势,与欧美国家完全不同,这与日本的自然、社会条件有关.日本是个岛国,自然资源贫乏,其耕地面积仅占世界耕地面积总数的0.4%,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2.2%左右,加上农田的零星分散,土地经营的规模就难以扩大.土地的稀有使得土地价格昂贵,资本家嫌投入的成本过高而不愿投资于农业生产,广大农户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愿出卖自家的土地.所以,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第二大国的日本,农村却成了小生产的"汪洋大海".日本的农业现代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现代化.日本的农业现代化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来说,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加入WTO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很快,但不容否定的是中国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农业发展整体水平低,离现代化的目标相差甚远,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还不高,不能有力地应对WTO的挑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快中国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钱雪飞 《农业经济》1998,(10):20-21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农业发展战略,首先在山东省提出,现被广泛认为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农业现代化的模式。但总体看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还很不完备,占整个农村经济的比重还小。笔者以为,这是由于现实中存在着阻碍农业产业化的因素,克服这些制约的突破口是政府在农...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发展创新的重要里程碑.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三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指导方针、发展方向和基本要求.对于我们进一步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时俱进地构建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组织体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民转移、土地流转和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为中国农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路径创造了可能,同时也成为农业现代化资金来源多元化的必要前提.但当前我国农业资金供给不足,市场资金比重小、动力弱,财政资金总量有限、支持引导效益低,制约着农业现代化发展.本文基于上述"两转一合"视角,对中国农业现代化资金来源进行多元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通过不断应用现代化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过程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和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分工,以实现农业总要素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业持续发展的过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足巨.为了实施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推动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我们应立足国情.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技术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的农业经济也在改革中不断加速发展,出现了很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如今已经成为了当今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中的新型模式,进一步有效的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现阶段农业发展的时代产物,在有效的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的基本收入等重要方面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本文主要是从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出发,探究和分析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并为其稳定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我国农业经济虽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仍然处于低层次,低水平阶段.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农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当前必须切实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农业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国农业经济的百年变化和中国农业经济学科近百年的发展为主线,详细回顾了中国农业经济的百年历史。目前,中国农业经济的性质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依靠农业剩余来提供工业化和现代化所需资本积累的时代即将结束,依靠农业剩余乃至非农业剩余来发展农业、通过开发农业多功能性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时代即将来临。近百年来,在农业经济学科的科学理论指导下一代代农业经济学人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即将来临的新的年代,在农业经济学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农业经济必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把盘锦建成农业强市李述仁熊维青庄严一,农业强市的内涵、标志及指标体系盘锦是一个农业小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总量小,在全省占的份额少,但从总体素质上看农业和农村经济水平还不低。现状表明,我市农村经济目前已经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结构优化,全面...  相似文献   

11.
一、产融结合是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农业作为一个产业要想实现现代化,必须依靠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多年来,尽管政府坚持大力推动农村金融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与农业产业现代化的要求相比还略显不足.  相似文献   

12.
战后,台湾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跻身亚洲四小龙之列,引人瞩目。经济的发展与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的发展是休戚相关的,台湾农业的增长是经济腾飞的基础。四十多年来,台湾农业经济发展相当快,现代化程度也比较高,研究其发展历程,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有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湖南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是个农业大省。新中国建立以来 ,湖南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 ,其成绩斐然。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为湖南经济腾飞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展望 2 1世纪 ,湖南要完成从温饱到小康、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使命 ,继续保持农业的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仍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全省6 4 6 5万人 ,农业人口 52 4 9 94万人 ,占总人口的81 2 1 %,这意味着全省的发展、全省人民的小康乃至全省的现代化建设的实质是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小康和农业的现代化。在农业人口占绝大部分比重…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础。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粮食、能源等基本限制因素 ,同时也存在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应用 ,经济全球化等有利因素。我们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战略应具全方位的特点 ,具体地说有科技兴农战略 ,人力资本开发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小城镇发展战略 ,统一国内市场与对外开放战略 ,全面节约战略等。一、科学兴农战略目前科技进步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主要源泉 ,占发达国家农业增长的 60 %~ 80 %。因而科技进步也应是中国农业今后发展的主要支柱。离开了科技进步 ,我们就不可能在耕地日趋减少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0年代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展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卢良恕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12亿人口中,农民占80%左右,农业产值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现代化进程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中国建立45年...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是21世纪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大课题。目前,在理论上对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等还没有搞清楚,在实践上容易出现偏差。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加强政府在农业投资中的主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与其他行业的协调发展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来说,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克服我国日趋严重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基本保证,是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现代化宏伟战略目标的基本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业政策作了一些调整,从而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发展,使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相对于工业现代化进程而言,农业现代化进程仍然严重滞后。农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经济》1991年第2期发表了邵宁撰写的《我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若干思考》一文(以下简称邵文),读了颇受启发,但我觉得,对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限制因素以及建立有效的农业管理体制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还有待进一步作深层分  相似文献   

19.
农业中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方面之一.在兵团,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收入占整个国民经济收入的45%左右,农业经济发展关系到兵团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而农产品又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繁衍的物质保证.农产品产量、质量的提高,也就是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推动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之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虽然包含着生产技术现代化、经济组织现代化和经营管理现代化等各个不同的层面,但构成各个层面基础的乃是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因此,生产技术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最为本质的核心内容.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地扩大现代化生产技术要素的投入,是农业和粮食生产长期持续稳定增长和登上新台阶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