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本文针对金融支持城市圈弱势群体创业中存在的结构不平衡、管理体制障碍、操作环节障碍、服务形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了金融支持城市圈弱势群体创业两条主要途径:一条途径是通过专营金融机构进行政策扶持;另一条途径是选择弱势群体中的优质客户进行商业扶持。  相似文献   

2.
张洁 《青海金融》2010,(10):40-42
本文就青海统筹城乡发展及就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世界性难题,这一难题如何在武汉城市圈中得以解决,对实现武汉的发展和建设两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企业自身、金融机构、政府等多视角探讨适合武汉城市圈中小企业融资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是武汉城市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环节,本文阐述了武汉城市圈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设电子政务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武汉城市圈金融协调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城市圈金融协调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区域金融协作的平台和长效机制;圈内经济主体融资渠道单一;监管协调的有效信息交流机制缺乏;区域内经济发展和金融生态环境"双落后";区域内金融创新活力不足;区域间金融从业人员流动不活;外源融资能力比较薄弱。因此,武汉城市圈金融协调机制建设的实践路径包括:培育货币市场,完善资本市场;鼓励金融业和产业相互渗透与融合;加快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和谐发展;分层次构建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完善监管信息共享制度;打造城市圈金融中心,推动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湖北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关键在武汉城市圈的发展,而城市圈的发展离不开圈内金融信用的支持。城市圈金融信用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金融信用体系的完善与成熟。武汉城市圈金融信用环境存在信贷投向两极分化、银行企业信用关系恶化。这其中主要是中小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关系日益恶化。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首先是政府要搭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信用桥梁;其次,企业和银行要主动从自身找原因,逐步完善自身,并尽力协调好和对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农村小额保险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项有效的支农扶贫手段。为保证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改革实验的顺利进行,应将农村保险改革作为重要内容融入其中。本文将以农村小额保险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以武汉城市圈农村小额保险发展为突破口,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制约当前武汉城市圈农村小额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困难,提出武汉城市圈农村小额保险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促进我国城乡就业统筹发展的税收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乡镇企业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视角,客观评价了税收政策对乡镇企业就业的影响,提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非农就业的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何金元 《税收征纳》2005,(10):6-7,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统筹区域发展,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明确指出:“武汉作为全国特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武汉市要着眼于提高综合竞争力,构筑在国际竞争中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和现代化基础设施框架,拓展和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形成武汉经济圈,更好地发挥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对于湖北和武汉的振兴,对于整个中部地区的腾飞,对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为率先实现在中部崛起,确立了武汉1+8城市圈发展战略。能否迅速融入武汉城市圈建设,把握新的发展机遇,是湖北农行当前发展必须尽快研究解决且事关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课题。本文从黄冈实际出发,提出了农行支持城市圈建设的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