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新时期我国大周边外交的重要战略布局.基于我国与西部大周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及互补优势,能源合作应当置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中之重”的位置.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突出能源合作符合双方发展战略要求,有助于增进双方能源安全、扩大双方能源利益,有利于合作双方资金技术优势互补,对于国际能源秩序的改造及地区各国的共同能源安全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推动和深化“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能源合作,各国必须贯彻“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理念,强化“共同能源安全”、“命运共同体”意识;同时中国应坚持上、中、下游多领域合作并举,采取有力措施造福当地民众,为地区稳定和关系和谐做出更多的大国贡献.  相似文献   

2.
2100多年前,东起长安、西达罗马的“丝绸之路”曾是连接中国与亚欧各国的贸易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作为“丝绸之路”途经主要区域的西部,对于中国卡车企业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因为它自身的市场潜力,更重要的是它拥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对开拓中亚市场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本期柠檬茶座邀请到几位经销商,从他们的角度谈一谈“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我国卡车行业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是新疆如果想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需要强大的人力资源做后盾,其次应该选择合适发展的产业。本篇文章通过分析新疆实际情况及比较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就业地点的条件探讨了新疆如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到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如何得到满足。通过对新疆地理优势的分析得出新疆在此次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适合进一步发展的产业。最后得出结论,人力资源得到保障需要加强学术奖励政策的完善;进一步实施鼓励创业的政策;加强与周边高校的学术交流,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在发展中保护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注重城市规划,从而为就业者创造便利的出行方式。在新疆适合进一步发展的产业有服装纺织业及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4.
<正>为把天然气中的硫"吃干榨净""化毒为宝",普光气田自主创新,形成了高含硫天然气超大规模深度净化技术,使高含硫天然气净化率达到99.99%,总硫回收率达到99.9%。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发展格局中具有突出的经济和生态地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石化在"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理念引领下,用实际行动"气化长江经济带",推动了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5.
四川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历史几乎与整个中华文明史同庚,四川丝绸曾为丝绸之路的数千年繁荣增光添彩。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更是将成都誉为"一座织布机上的城市"。然而在新的时代,四川丝绸却遭遇着史上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困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表明国家正规划振兴丝路经济。然而丝路经济的振兴,若缺失了丝绸本身的参与便失去了文化内涵。因此,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这既给历史悠久的四川丝绸文化复兴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赋予了四川丝绸再创辉煌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6.
微言微语     
<正>石化实话微博选登【责任:引领中国石化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发展,是中国石化多年来不变的追求与坚守。今天,"碧水蓝天"行动和"能效倍增"计划让企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目标迈进,一座座城市提前使用中国石化供应的国5标准油品,可循环的清洁能源正在为更多家庭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7.
正新疆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三基地一通道",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国家能源发展布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特别是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明确提出要发挥新疆区位优势,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驱动,把新疆自身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开启了新疆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新疆作为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窗口,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民心相通建设,不仅有利于新疆的稳定发展,而且可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高质量实施。文章通过对新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民心相通建设研究,发现新疆在推进民心相通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并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议,对新疆推进民心相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开始加快.中国2013年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更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良机,也为所有沿线国家的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肖华 《中国石化》2014,(10):40-42
<正>中国石化与民间资本的混搭,无疑是"实力+活力"共同构筑经济竞争力的做法,这样的联手能否叩醒中国石化非油品业务这座沉睡的金矿?8月25日,中国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香港举行的中期业绩推介会上表示,非油业务想象空间巨大、发展潜力巨大,是座金矿。因为目前国际上非油业务营业额和毛利占比均为国内20多倍,所以中国石化今后在发展优势油品业务的同时,将大力挖掘便利店、汽车服务、O2O(线上与线下联动)、金融服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选取丝绸之路经济带9个省市1990~2015年的数据,在梳理物流产业、金融发展与经济提升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物流产业、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研究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均有提升作用,且货运周转量、物流业增加值、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等因素对经济提升的贡献度因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物流产业和金融发展均呈现出非均衡特征。据此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基地和金融核心城市以及推动物流和金融的均衡发展,共同驱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提升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经济复苏,我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致力于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相结合形成一个容纳多方力量共同发展的大经济圈,依靠我国和周边国家已有的多边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经济区域合作平台,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新形势。本文以"一带一路"为背景研究了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3.
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北地区而言,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缩小西北与我国东中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的最佳路径.根据对成本和收益的比较研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指出只要采取有效措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行.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访问印尼时又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即"一带一路"战略,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近三年来,我国发电企业"走出去"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发电企业为什么要"走出去"国内的发电市场已经进入相对饱和期。从需求来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5.
动向     
<正>01两部委正式发布《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源合作愿景与行动》日前,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源合作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愿景与行动》提出,在遵循开放包容、互利共赢、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  相似文献   

16.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为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同时,新疆纺织服装产业也需在机遇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充分利用政策和产业优势,建立纺、织、服装等各个环节的良性循环市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构想。同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提出了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从那时起,"一带一路"成  相似文献   

18.
<正>"一带一路"一直是中国石化最重要的核心战略区和核心合作区,中国石化多年来的跨国经营活动已在践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千年前,由贸易商人自发形成的丝绸之路,将中国灿若星河的文明、精美绝伦的货物带到中亚、西亚、欧洲甚至北非等地区,让世界了解了中国,也让中国更贴近世界,丝路成为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发展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区位熵指数研究了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及空间分异,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及辐射省市2003~2014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物流产业集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经济溢出效应,且物流产业集聚经济溢出效应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东中部、西南部、西北部三大区域的比较分析,表明西南部地区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最大,东中部地区次之,西北部地区最弱;丝绸之路经济带内东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向集约式转变,而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仍处于粗放型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6~2015 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10 省(市)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为依据,构建耦合评价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10 省(市)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关系问题。结果表明:丝路中道10 省(市)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协调性不断加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有显著空间集聚性,整体呈“东强、中柔、西弱”的分布态势,地区分异化明显。建议推进均衡化发展,优化物流业自东向西辐射机制、大力增强中西部省区物流基础功能和产业带动能力,着力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物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