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善出口核销制度 简化进口付汇手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外汇管理》2005,(1):23-25
为进一步完善自动核销管理,简化进出口售付汇及核销手续,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外贸出口,推进贸易便利化,外汇局在2004年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9月实施《货到汇款项下贸易进口付汇自动核销管理规定》(汇发82号文),对结算方式为“货到汇款”项下的进口付汇业务实行自动核销,并简化货到汇款项下进口付汇业务银行审核单证;10月将出口收汇自动核销名单企业的资格审批权限授予各仇局(汇发91号文)。  相似文献   

2.
《西安金融》2006,(8):42
贸易进口付汇核销制度的历史沿革:贸易进口付汇核销制度始于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外汇资金流失,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其核心内容是以付汇的金额为标准核对是否有相应的货物进口到国内或有其它证明抵冲付汇的一种事后管理措施。经有关部门批准的经营进口业务的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事业单位,以通过银行购汇或从现汇账户支付的方式,向境外支付有关进口商品的货款、预付款、尾款等,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核销手续。当时核销管理工作由外汇指定银行代为执行。1997年1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贸易进口付汇核销监管暂行办法》,贸易进口核销监管工作从外汇指定银行转移到外汇管理局。  相似文献   

3.
经过充分的酝酿,核销制度改革的大幕正式开启。5月1日,进口付汇核销改革在全国7个地区开始试点,改革的内容包括:合规企业的正常进口付汇业务无需再办理现场核销手续;取消银行为企业办理进口付汇业务的联网核查手续;实行全国统一的名录管理,企业异地付汇无需再到外汇局办理事前备案手续;以企业为主体进行非现场核查和监测预警;针对异常交易主体进行现场核查,确定企业分类考核等级并实施分类管理。此次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改革是对传统核销制度的根本变革,是货物贸易外汇管理领域的一项全新尝试和探索。改革后95%以上的企业将基本退出外汇局现场办理程序,极大便利贸易项下对外支付,减轻企业和银行负担。本期专题邀请政策制定者从不同角度全面解读试点政策。  相似文献   

4.
政策     
4月7日,国家外汇局发布了《关于实施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自5月1日开始,在7个省(市)开展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5.
冯梅  高友麦 《西安金融》2005,(10):44-45
为进一步简化进口付汇核销手续,方便进口单位经营,强化外汇指定银行真实性审核责任,更好地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从2004年9月1日起,对货到汇款项下贸易进口付汇实行自动核销。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陕西省外汇指定银行货到汇款项下贸易进口付汇自动核销业务开展的情况,我们对全省14家外汇指定银行2004年9月-2005年6月货到汇款项下贸易进口付汇自动核销业务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进口核销改革深入贯彻外汇局党组提出的“五个转变”管理思路,对进口付汇真实性管理的实现方式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改革后,管理环节从付汇前转到付汇后,管理对象从逐笔付汇行为转到企业主体付汇总量,管理方式从现场的柜台业务转到非现场的电子化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涉外经济迅猛发展,外贸企业日益增加,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也在不断推进,原有的进口付汇核销制度已明显不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要求,进口付汇核销制度面临着越来越迫切的改革压力。因此,有人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应完全取消进口付汇核销制度。但笔者认为,进口付汇核销制度在当前形式下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只是管理方式、技术手段、信息利用上落后。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进口付汇核销管理的角度阐述了进口付汇核销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进口付汇核销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总量核查后进口付汇的主要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前,进出口核销主要存在的问题存一是部分进出口核销业务中收付汇与报关不能一一对应。如果企业分期到货合同期限较长或进行分批装运,都会导致分期收付款与报关单数据不能一一对应,给企业与外汇管理部门带来了不便。二是总量核销过程中由于特殊原因导致企业核销指标不正常,不能继续开展进出口业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进口付汇核销作为外汇局对进口货物付汇的事后管理措施,对确保进口付汇的真实性,促进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行的贸易进口付汇核销监管系统的到货核销程序是先从国际收支系统导入银行报送的贸易付汇数据,再根据企业报送的到货信息,逐笔调出付汇数据并输入到货报关单数据一一配对.  相似文献   

11.
进口付汇核销是指对贸易进口项下凭以对外付汇的报关单的贸易真实性进行核实后办理注销手续的过程。现行进口付汇核销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二是制度执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总的来看体现在: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对进口贸易外汇的管理方式,主要是采取以银行售付汇和海关进口货物数据为主线的进口核销管理,外管局通过对银行售付汇和海关进口数据的对应,审核进口贸易的真实性,实施有效进口付汇核销监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外汇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流人、流出均衡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已成为新形势下外汇管理的主基调和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外汇局如何准确把握企业进口“到货与付汇”、“付汇与到货”的核销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外汇》2014,(23):44-46
自20世纪90年代起,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主要实施进出口核销制度,要求企业每一笔货物出口均有对应的收汇资金流、每一笔进口支付均有对应的进口货物流,形成以“一一对应、逐笔核销”为特征的行为管理模式。其中,出口收汇核销制度建立于1991年,主要目的是督促企业及时足额收汇,预防和遏制逃汇及境外截留外汇等行为;进口付汇核销制度建立于1994年,主要目的是监督企业贸易付汇的真实性,防范骗汇;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制度建立于2008年,主要目的是防范无贸易背景的资金假借货物贸易渠道流入境内。  相似文献   

14.
贸易进口付汇核销监管是经常项目下外汇管理的重要内容。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在全国推广实施贸易进口付汇核销监管系统后,深圳分局又启用了总局推广的进口单位名录单管理系统。由于深圳分局外汇管理业务的特点,作为通用的应用系统,总局推广的这两个系统在实际监管工作中不能充分满足分局业务监管的需要。另外,两系统的相互独立使数据交换需人工干预,这给实际操作带来许多不便,也容易导致两个系统中数据的不一致。针对分局贸易进口付汇核销监管业务的综合需求,我们在总局推广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深圳分局贸易进口付汇核销监管系统。需求分析贸易…  相似文献   

15.
政策法规     
《财会学习》2010,(4):4-5
国家外汇管理局加强经常项目外汇管理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会议部署2010年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工作,明确了2010年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六大重点工作:一是实施进口付汇核销改革,使正常企业的进口付汇基本退出核销程序,同时继续推动出口收汇核销改革。二是开展出口收汇存放境外政策试点,允许境内机构一定比例或全额的出口收汇存放境外运作。  相似文献   

16.
一是创造性解决大宗有色金属原料进口付汇核销难问题。通过调研找准大宗原料进口付汇核销难的症结主要在于进口周期长、作价方式特殊和不易“二次报关”三方面后,通过与海关协商,采取“二改一”的作法解决了大宗有色金属原料进口付汇核销难问题。2006年以来,累计核销进口付汇30多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一、逾期未核销的成因及存在的问题 (一)进口方面.一是境外承包工程项下通过第三国的进口付汇核销难以操作;二是个别企业人员更换频繁,核销交接工作不衔接.  相似文献   

18.
《边境贸易外汇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规定,“边贸企业与毗邻国家的企业和其他贸易机构之间进行边境贸易时,可以以可兑换货币或人民币计价结算”并“按照有关进口付汇核销和出口收汇核销的管理办法办理进口和出口核销手续”,但在实际操作中,对朝边镜贸易中用人民币结算的出口贷款无法按照出口收汇核销的管理办法办理核销手续,因为。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对贸易进口付汇实施监管是通过贸易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来进行的.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是我国贸易外汇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我国目前实行经常项目可兑换,只要是合理需求的外汇支付可以不受限制地兑换和汇出,但由于国际金融形势风云突变,国内非法逃套汇等种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们还不能完全放弃进口付汇核销,只能逐步进行探索和改革.  相似文献   

20.
情况一:企业以一般贸易申报收入申报,导致境外退赔款外汇收入无法核销。企业进口付汇核销后,由于进口产品质量原因,收到境外退赔以外汇收入申报造成无法核销。如福建省青山纸业有限公司进口废纸质量不合格,要求外方赔款,203年至2004年共收到退赔外汇款13笔,额11.64万美元,企业因以一般贸易申报收入办理,造成收汇数据无法核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