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柏 《金融博览》2010,(16):24-28
自光大银行在2004年推出第一款外币理财产品和人民币理财产品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一路走来,已有六个年头。  相似文献   

2.
近年人民币理财产品零收益甚至负收益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安全性高、收益有保障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什么会出现零收益的现象?人们在困惑的同时,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人民币理财产品.  相似文献   

3.
中资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助SWOT方法,系统、客观地分析了中资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具有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提出中资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SWOT分析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币理财产品对广大投资者而言,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自从2004年国庆前光大银行首家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以来,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先后加入这一金融衍生产品竞争行列中。文章通过介绍人民币理财产品的相关概念和营销发展现状,主要分析人民币理财产品在市场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最终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营销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投资与理财》2014,(4):35-35
与春节前相比,节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回落较小,各家银行近期新发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仍保持在5%-6%。在业内人士看来,超过6%的收益,在2014年可能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常态。  相似文献   

6.
袁远 《金融研究》2008,(9):I0019-I0023
随着理财市场的快速发展,银行理财产品的数量呈现快速上升态势。目前已形成人民币理财产品与外币理财产品两大类型,截至2008年3月底,国内共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615种,外币理财产品1467种。目前国内银行理财产品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7.
尽管各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卖得很火,但这种有“赔本赚吆喝”之嫌的理财产品,银行到底得到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易新 《金融会计》2007,(3):48-50
人民币个人理财业务,也称作人民币受托资产管理业务,是商业银行接受个人投资者的委托,以人民币为主要投资币种,通过提供多种类的产品结构,进行资金投资组合管理,提升投资者资金投资回报的业务。从2004年9月光大银行首家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后,多家商业银行迅速推出各自的人民币理财业务。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共有15家中资银行和5家外资银行推出了97款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达到了26个。  相似文献   

9.
《中国投资管理》2007,(2):39-39
年终之际,利用到期的银行存款或年终分红、年终奖等,用来购买货币基金,国债或人民币理财产品等稳妥型的理财产品。让手里的人民币最大限度地升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理财产品市场的复杂现状,建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以23家国内商业银行发行的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为样本,从风险和收益两个维度对理财产品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为理财产品市场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鸡年伊始,商业银行人民币个人理财业务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关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的新闻频见报端,为人乐道,但怎样认识各商业银行热销的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如何规范商业银行人民币个人理财业务,尚存疑问。本拟从法律角度对有关问题加以分析探讨,以期对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业务开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新产品     
《中国投资管理》2007,(4):58-58
建设银行推人民币对公通存通兑;建行最新推出FOF(基金中的基金 )类人民币信托理财产品。  相似文献   

13.
黄隽 《金融博览》2005,(4):27-27
最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获准开办人民币理财产品业务。随着2005年2月1日中国建设银行第一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利得盈”的面世,“争夺战”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14.
资讯短鸿     
《科学投资》2006,(2):12-12
人民币理财产品遭抢购,外汇理财挂钩奥运金,招商“现金牛”募集近35亿元,最短期外汇理财产品亮相,龙票投资首批利息入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迅速扩大,研究其收益率特征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以2008—2014年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为研究对象,以Vasicek模型、CIR模型为理论基础,研究结果显示: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受到银行存款利率的约束,但已突破了人民币存款利率管制;短期限理财产品价格表现出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冲动性;长期限理财产品的定价机制趋于稳定。建议应对商业银行理财市场进行市场化引导。  相似文献   

16.
工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即将亮相。工行已经获得银监会的批复,获准率先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开办人民币理财产品,即将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命名为“稳得利”。该产品预期收益率高于同期限定期储蓄存款和凭证式国债20%至80%。另外,经银监会批准,工行同时获准经营个人黄金买卖业务。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理财产品"热销"的冷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4年以来,人民币理财产品成为以股份制银行为主体的中小商业银行大力推广的金融创新产品,受到市场的追捧和业界的广泛关注,对国有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发展及成本管理均带来了新的挑战。深入分析中小商业银行大力推广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动因,审慎制定应对策略,是国有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需要。人民币理财产品及其特点近期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兴起滥觞于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计划”。2004年下半年,光大银行推出3期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开了国内人民币理财业务的先河。随后,民生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先后…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无论是人民币理财产品,还是外汇理财产品,都陷入尴尬的“进退两难”局面。风险控制体系尚未完善,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甚至无法与银行存款划等号,银行理财产品是否“风光不再”?成为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只是个预期值,尚存在不确定性,且有下降的可能。加之该产品的最高收益率已由协议限定了,故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无法与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相比……  相似文献   

20.
《大众理财顾问》2008,(5):40-41
2008年3月16日~4月15日,根据公开的理财产品数据显示,国内16家主要商业银行共发行223款理财产品.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107款,外币理财产品116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