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日本金融业     
概况 日本总面积377,835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2743亿,货币为日元(JPY)。2007财年(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长率为2.2%。  相似文献   

2.
日本金融业     
《中国外汇管理》2008,(22):38-39
概况 日本总面积377,835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2743亿,货币为日元(JPY)。2007财年(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长率为2.2%。  相似文献   

3.
《中国外汇管理》2011,(16):54-55
概况 日本总面积377,930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2,730万,货币为日元(JPY)。2010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  相似文献   

4.
日本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措施及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非 《中国金融》2004,(13):65-66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泡沫经济破灭,日本银行业产生了大量不良债权。由于房地产和股票价格大幅下跌,以房地产和股票作担保从银行贷款的企业纷纷倒闭,银行的大量贷款无法收回,形成巨额不良资产。据统计,1992年底,日本银行业不良债权的总额约为40万亿日元,1998年9月底上升至87.5万亿日元(而穆迪评级公司估计的数额为130万亿日元,标准普尔估计约为150万亿日元,占银行业贷款总额的15%至20%,约为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30%)。至2002年3月底,日本民间金融机构持有的不良资产仍有52.4万亿日元,比2001年又增加9.5万亿日元。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媒科技》2013,(10):120-121
8月29日,日本清水建设公司开始在青森县六所村开工建设日本国内最大的百万瓦级太阳能设施“EuruS六所太阳能园”。包括设计在内的工程承包金额大约为41O亿日元,该园总输出为11.5万千瓦,可为约3.8万户普通家庭供应电力。  相似文献   

6.
日本财务省4月7日发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3月底,日本的外汇储备达到8265.77亿美元,比上个月增加了497亿美元,连续7个月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这是日本外汇储备首次突破8000亿美元。其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为诱导日元贬值进行市场干预.3月份在外汇市场抛售了4.7万亿日元(约106日元合1美元).购进美元。  相似文献   

7.
投资风标     
《国际融资》2014,(3):74-75
软银与三井投资的日本最大太阳能发电站开始运营 2014年2月3日,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建于日本鸟取县米子市的日本第一大太阳能发电站近日投入运营。该发电站装机容量约达4.29万千瓦,全年发电量可供约1.2万户普通家庭使用。运营方是软银子公司软银能源和三井物产共同成立的“软银鸟取米子光伏园”。  相似文献   

8.
刘宏程 《证券导刊》2014,(45):55-56
11月18日,丰田燃料电池汽车FCV在日本正式发布。该车续航里程约为482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为10s,将率先在日本上市,初步定价在7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7万元)左右,扣除补贴后的实际售价为500万日元(约26万元人民币)左右。而美国和欧洲地区也计划在2015年夏季推出该车型。汽车行业的燃料电池时代已经渐行渐近。  相似文献   

9.
日本大分县位于九州岛东北部,面积6338平方公里,总人口122万人。辖区内有58个市町村。该县自然风光优美,号称是“涌出大自然的温泉王国”。尽管该县属日本偏远地区,以农业为主,但近年来该县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位居九州岛之首。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税收,其中自主财源主要是靠县税和市町村税。2002年大分县的GDP为42833亿日元,人均年收入约2.8万美元,  相似文献   

10.
澳门总面积28.20平方公里,人口约为46万,货币为澳门元(MOP)。2007年澳门的本地生产总值约为1,536.1亿澳门元,实质增长率约为27.3%。  相似文献   

11.
日本泡沫经济的金融诱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日本泡沫经济的表现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出现了泡沫经济,集中体现在股价和房地产价格的急剧上涨。1983,日经平均股价只有8800日元,1985年9月的平均股价为12755日元。此后,日经平均价格开始飙升至1987年10月的26600日元,直至1989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38915日元的顶峰,约为1983年的4.4倍。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东证一部上市股票市值与GDP的比值约为0.5,但是到1989年则高达1.31。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西德、英国的市盈率大致是10~15倍,一般认为不会超过20倍,而日本在1987年前后市盈率高达60倍,足见其经济泡沫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2.
《投资与理财》2014,(23):104-104
日本商人买了天价艺术品可是真敢拿回日本放着,中国富豪多半不会,搁在国外更合算,一方面是免的高税收宰人,另一方面也是在全球配置资产,分散把大部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不测风险。 华谊兄弟公司董事长王中军11月初上头条了。不是因为电影,而是买了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问拍卖会上的梵高作品,《静物,插满雏菊和罂粟花的花瓶》,加上佣金拍价合计为6176.5万美元(约人民币3.77亿元)。据《纽约时报》揭秘,之前这作品曾在私下寻找洽购,当时的要价是4000万美元至45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外汇管理》2008,(14):30-31
概况 新加坡总面积692.70平方公里。截至2007年7月,新加坡人口约为455万,主要语言为华语(普通话)、英语和马来语。新加坡货币为新加坡元(SGO)。2006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412亿美元,实际增长率约为7.9%,人均31,400美元,通胀率(消费价格)约为1.0%。  相似文献   

14.
肖映波 《广东财政》2001,(10):52-53
日本的公务员明确区分为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国家公务员是指在中央政府机关任职的公务员,包括特别职和一般职两种。特别职是指日本的自卫队长官、国会计员和法院职员等,共约31万人;一般职有82万人,界别检察官、邮政、林业、印刷、造币、外交官、大学教师、医护人员、税务人员、研究人员、生活指导员等各个方面。地方公务员是指 在各地方(称为“自治体”,包括都、道、府、县47个,市656个,町、村2586个)政府机关任职的公务员。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之间界限明确,很少交叉和交流。日本全国公务员人数约435万人,占日本总人口的3.4%,但其中位居要职的约有4000余名,是日本公务员队伍中的精英,他们在日本的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被称为官僚,官僚是日本公务员向往的位置和奋斗的目标。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多数日本企业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因此,近年来名牌大学 的毕业生在择业时,很多都会放弃从前倍受青睐的名公司、商社,选择进入公务员队伍行列。  相似文献   

15.
《云南金融》2011,(3):5-5
日本内阁府2011年2月14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日本实际GDP增长3.9%,名义GDP增长1.8%。按可比价格计算,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万亿美元,比中国同期名义GDP少大约4000亿美元,在美国中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三。这也是1968年以来,日本经济首次让出“第二经济大国”之位,退居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16.
银行看台     
《金融博览》2011,(24):7-7
日本两大证交所合并成全球第二大证交所 11月22日,东京证券交易所和大阪证券交易所宣布定于2013年1月合并。此举旨在通过扩大交易所规模,提高交易系统投资效率并削减成本.与迅速崛起的中国等海外交易所抗衡。两太证交所合并后.上市企业总市值将达到约36700亿美元,超过美国纳斯达克OMX,成为全球第二大证交所。  相似文献   

17.
《甘肃金融》2011,(3):5-5
台湾中时电子报发表文章指出,撼动世界的311超强震灾连带惊世海啸,重创了日本,但此次受灾最重地区在日本经济上的重要性,其实远不及1995年阪神地震时关西地区经济心脏工业区。整个日本大东北地区占全国经济比重约7.8%,而阪神两城市在当时就占了12.4%。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汇》2009,(18):40-41
概况 印度总面积32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1.6亿,货币为印度卢比(INR)。2008年,印度经济增长率约为6.7%。  相似文献   

19.
日本金融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晓音日本经济在7年前曾以“奇迹”的光辉令世人瞩目,当时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人均总资产为美国的2.1倍,人均金融资产是美国的1.7倍。日本的企业家在欧洲和北美出手阔绰,以天文数字的价格买下美国的摩天大楼,电影...  相似文献   

20.
战争序言2:菊花与刀菊花与刀,日本双宝,刀为菊生.菊为刀亡。唐朝的时候,日本开始派“遣唐史”,官吏也需要修中国的儒家典籍,如Ck学》、〈中庸〉。不同于汉唐.日本周边是海洋,从来没有受到游牧民族侵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汉唐文化。少读唐史,我梦到过一个中土小院:堂前植梅、竹林通幽,现实中唯一接近梦境的实景.是我在日本大阪见到的民居。不过,这个时代的日本可不是一个世外桃源,天皇没有实权,所谓幕府也就管理东京周围巴掌点的地方。地方长官叫做“大名”,也就是土皇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