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信用融资,这边风景独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醒 《国际融资》2007,(7):54-55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是中国信保为解决出口企业融资难问题,在2003年正式推出的一项金融创新业务该业务是指出口商在中国信保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并将赔款权益转让给银行后,银行向其提供出口贸易融资,在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中国信保根据相关规定,将按照保险单规定理赔后应付给出口商的赔款直接全额支付给融资银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保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品组合与创新的速度加快,其风险控制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信保融资业务是银行对已向信用保险公司投保信用保险的出口/国内贸易,凭出口方/卖方提供的单据、投保信用保险的有关凭证、赔款转让协议等,向出口方/卖方提供的资金融通业务。信保融资业务由保险公司有条件地承担发生履约问题时的赔款责任,为贸易融资项下应收账款的安全收回增加了一重保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许多银行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推出信保融资业务,为企业融资开辟了新路径近年来,国内许多银行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开始一种新的业务尝试,将出口贸易融资与出口信用保险相结合,推出信保融资业务,在一定程度为企业融资开辟了新路径。信保融资解企业困境信保融资是出口商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包括综合保险、统保保险、特定买方保险或信用证保险),并通过签  相似文献   

4.
对银行来说,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的风险主要源于出口商钻该产品的漏洞,利用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免责条款,做骗取银行资金的文章。 近期,一些银行在短期信用保险项下的融资业务风险渐显。问题集中体现在因虚假贸易、关联交易、申请人不予配合索赔、买方拒绝承认债务、通过他行收汇等而导致信保公司免责的事项上,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该产品风险定位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是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日益发展背景下的产物,是银行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联手合作为出口企业提供的一种出口信用保险 银行融资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出口企业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融资应对汇率风险的优势和贸易融资中效果显著的一种方法——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信保专家撰文则从设计合同条款和借助金融工具的角度介绍了进出口企业可以用来规避汇率风险的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7.
金巍峰 《中国外汇》2010,(15):37-38
出口信保融资业务的开展,使融资银行、信保公司、出口企业三方之间建立了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那么这是不是说出口信保融资业务对银行而言就高枕无忧了呢?银行在推出、办理出口信保融资业务时又应如何认识、把握风险呢?  相似文献   

8.
自出口信用保险推出以来,各商业银行便纷纷推出相应的信保融资产品,国家政策层面也对出口型企业借助信保融资给予了诸多政策支持,自2002年各大商业银行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融资开办以来融资规模逐年增长,随之而来的融资风险指数也逐年上升.本文针对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点进行了梳理分析,并从银行实务操作角度对相关风险点提出了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出口商业票据融资(简称“商票融资”)是近年来银行新推出的一种贸易融资业务,其融资对象为T/T、D/A、O/A项下出口的赊销业务。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企业通过商票融资业务不仅可以锁定汇率风险,还可以用商票融资资金结汇归还人民币贷款,因此,该业务受到了出口企业的普遍欢迎,银行也将此业务作为营销客户的一种手段。但由于不正当竞争,在贸易真实性管理中出现了违规操作现象,对此应引起外汇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出口商业票据融资(简称“商票融资”)是近年来银行新推出的一种贸易融资业务,其融资对象为T/T、D/A、O/A项下出口的赊销业务。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企业通过商票融资业务不仅可以锁定汇率风险,还可以用商票融资资金结汇归还人民币贷款,因此,该业务受到了出口企业的普遍欢迎,银行也将此业务作为营销客户的一种手段。但由于不正当竞争,在贸易真实性管理中出现了违规操作现象,对此应引起外汇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国际结算》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课程,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近年来,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成为一项商业银行争相发展的新业务,规模迅速增大。《国际结算》贸易融资部分应当反映这一新兴贸易融资的内容。本文主要探讨了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的内涵、作用、运作、方式拓展等。  相似文献   

12.
国内贸易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业务是银行针对已投保中国信保国内贸易信用险的企业提供融资授信额度、并在额度内办理人民币贷款等业务,它的推出为推动信用销售的健康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解决渠道。本文通过对内贸险项下融资业务的交易结构、契约关系及业务流程进行分析,重点总结了相关风险点,以期为该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对于面临银根紧缩,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退税率下降环境的出口企业而言,是解决融资难题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4.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可以实现出口企业、保险公司、银行三方共赢,但近年来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状况恶化、银行融资政策收紧、业务规模下滑等问题。现行机制下,保险公司的加入并未缓解传统信贷关系中银行与融资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反而滋生了新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通过三方博弈分析可知,出口企业出于“理性”会选择不诚信行为,甚至与保险公司合谋骗取银行融资,特别是在银行管控无效的情况下。基于博弈过程及均衡结果,认为出口企业应积极向银行和保险公司传递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信号,保险公司制度设计上要建立与银行的风险信息共享与有效互动合作机制,银行应加强对出口企业贷前贷中贷后的全过程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15.
出口信用证融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莉 《西安金融》2001,(12):29-30
信用证项下的融资业务是商业银行一项传统业务,因其申请手续简单、操作简便,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同时该业务利交丰厚,风险相对较小,周围期短,因此,银行都把贸易融资放在重要地位,特别是外资银行,一般以贸易融资作为其首要业务,贸易结算业务从而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主要焦点。信用证融资业务进口信用证融资和出口信用证融资两大部分,本文拟就出口信用证融资业务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出口信用保险贸易融资业务是银行创新信贷产品,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大胆尝试,为出口企业搭建了一个新的融资平台,为边贸企业和地方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7.
金融海啸直接冲击了我国的出口企业,依托进出口企业开展的融海啸直接冲击了我国的出口企业,依托进出口企业开展的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面临严重考验。如何规避和减少出口来证项下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成为银行日益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信用保险公司开展的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使销售企业,特别是中小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出口企业摆脱了因为企业规模小,其抵押担保能力不足以满足获取银行融资的尴尬局面,为其扩大出口规模,提高竞争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本文以吉林市鹰皇果仁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此项业务存在问题为例,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福费廷”:我国商业银行不应忽视的业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之琳 《新金融》2001,(7):22-23
“福费廷”(Forfaiting)一词来源于法语“&;#224; forfait”,含“放弃权利”的意思,福费廷业务是一种商业银行(通常是出口方银行)以无追索权形式为出口商贴现已经承兑的、通常由进口商银行担保的远期票据的金融服务,它是结构贸易融资业务中一种灵活、简便、有效的融资方式,在国际市场上发展非常迅速,它通过以无追索权的方式买断出口商的远期债权,使出口商不仅获得出口融资,而且消除了出口商远期收汇风险以及汇率和利率等风险,同时又能增加银行的盈利水平,由于这种业务是由提供融资的机构(通常是银行)无追索权地买断远期票据,因此,在国内通常也将这种方式称为包买票务业务,而融资商,即银行,通常被称为包买商(Forfaitor)。  相似文献   

20.
毛伟才 《国际融资》2008,(12):53-54
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信用保险项下的融资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在通过信用保险获得融资的同时还将从若干方面受益,请看中国信保专业人士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