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大量发行和使用粮票的国家。据《粮食大辞典》对粮票的定义:“粮票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及被授权单位根据有关政策分别印制、发放的,可由持票人凭以在社会一定范围内购粮、取粮、用粮的凭证”。本文所说的粮票。特指在我国粮食统购统销时期.由国家和地方粮食管理部门发行的.用于城乡居民购买粮食、粮食制成品或外出就餐的凭证。它是我国计划经济最有代表性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趣谈"粮票"     
粮票,是国家粮食部门发行的,用于城乡居民购买粮食、粮食制成品或保证城乡外出流动人口购粮、就餐的凭证,它是我国粮食统购统销计划经济的特殊产物。我国自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和1955年国家粮食部发行第一版全国通用粮票以来,到1993年粮票在全国基本上被废止。粮票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进入了人们的收藏范围。通过欣赏研究粮票,我们不难发现,确有一部分粮票,特别是全国通用粮票及各省级粮票,在设计、用纸、印刷、以及发放和管理等方面都与人民币一样严格、规范,粮票被称之为“第二人民币”。如:1965年版…  相似文献   

3.
粮票,是我国粮食购销实行计划体制的缩影。自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和1955年粮食部发行第一版全国通用粮票以来,到1993年粮票在全国基本上被废止的近四十年中,我国先后发行了数量庞大、用途各一、名称不同的粮票。本文通过对粮票名称进行分类研究,来探讨这一历史时期的粮食政策,从而揭示粮食工作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粮食市场化改革的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一、保障军需民食的口粮粮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为保证军需民食、国家建设和政权稳定,1953年,中央决定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简称统购)和计…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稳健、顺利地实现了从“统购统销”向“购销市场化”的转轨。粮食经营从垄断走向开放.国有粮食企业产权从国有独资逐步走向了投资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粮食极度短缺。为妥善解决好粮食供求问题,保证军需民食、国家建设和政权稳定,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1955年8月,国务院及粮食部相继颁布《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和《全国通用粮票暂行管理办法》,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的名义印制了第一版"全国通用粮票",决定从当年11月1日起,全国通用粮票和地方粮票在全国各地普遍使用。新中国粮票从1955年发行至今,已整整60周年时间。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国粮  相似文献   

6.
话说食油票     
民以食为天,在我国粮油统购统销计划经济时期,食用油作为人们重要的生活资料,粮食部门在发行大量粮票的同时,也发行了用于购买食用植物油的油票。1953年10月,国家在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11月又对油料实行了统购统销。1955年,国家粮食部印发了第一版全国通用粮票,因全国通用粮票在购买粮食时自带食油计划,所以,粮食部没有印发全国通用油票,都是由地方各级粮食部门自行印发的。在省一级粮食部门印发的油票中,主要有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浙江、陕西、安徽、湖北、宁夏、山西、贵州等11个地方。如:上海市从1954年3月便开始采取以人定量、计…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现行粮食定购定销制度的改革叶兴庆一、现行粮食定购定销制度的形成与含义现行粮食定购定销制度是1994年以后重新确立起来的政府在粮食购销两个环节的管理体制。此前,粮食购销体制经历过从统到放的演变过程。从收购体制看,经历过从统购统销到合同定购与市场...  相似文献   

8.
《粮食问题研究》1996,(6):10-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须坚持和完善现行粮食定购制度四川省德阳市粮食学会(一)我国从1953年起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期间对购销政策进行过若干调整。1985年国家试图把粮食放开,取消统购,实行“合同定购”。这使一些人产生错觉,认为粮食已经过剩,...  相似文献   

9.
先说说我们中国的粮票。我国的粮票就是在计划体制下居民购买粮食及其制品的凭证。从1955年开始,国家实行粮食凭城镇户口、按人定量供应的办法,粮食关系与户口紧密挂钩。1963年以后,公安部在人口统计中把是否吃国家计划供应的商品粮作为划分户口性质的标准,吃国家供应粮的城镇居民就划为“非农业户口”。至此,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初步形成。对“非农业户口”,国家按一定标准发放粮票,对“农业户口”,国家不发放粮票,只能吃自产粮。在漫长的计划经济时代,一纸粮票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城里人每天离不开它,乡下人出个远门也少不了它。所以,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0.
粮食征购基数是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必要措施,国家征购粮食自1971年起,在连续六年实行“一定三年不变”的基础上,改行了“一定五年”的政策。当时是按前三年的粮食实产和收购情况,确定一个征购基数,由上而下地把征购基数逐级下达到基本核算单位,作为指  相似文献   

11.
粮食统购统销时期的救灾工作──《四川省志·粮食志》选登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每年夏秋两季,在征购的同时,都要安排农村生活,对各类缺粮农民统销粮食,以保证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统销的最大课题是救灾,特别是"大跃进"以后和"文化大革命"后期,以安...  相似文献   

12.
在粮食统购统销期间,每逢重大运动或年度工作总结,从粮食部到地方各级粮食局领导,在回顾反思工作存在的问题时,总能听到几个十分熟悉的字眼“重购轻销”。但想不到的是在粮食放开后的今天,昔目的“常见病”、“多发病”依然在我们的粮食流通管理中重现身影。这就是:液化气站违规卖米该谁管?  相似文献   

13.
票,是购买粮食的凭证;而粮票印章,则是粮票印发机关的名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粮食工作和粮食机构一向高度重视。通过欣赏研究粮票,我们可以从印章上得到充分的证明。一、解放初期的粮票印章从这一时期的粮票印章看,其特点为大多数均冠有“×××人民政府”字样。如:湖北1949年8月印发的“湖北省人民政府粮票印”的大米票;广西1949年印发的“广西省人民政府粮食之章”的餐票;皖南1950年印发的“皖南人民行政公署粮食局”印章的大米票;华东1950年印发的“华东财政经济委员会”印章的大米票;财政部195…  相似文献   

14.
一、达州市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发展历程 (一)回顾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1978年~1984年(统购统销).从1978年开始,认真贯彻了中央、省一系列粮食政策.  相似文献   

15.
一、国有粮食企业亏损的成因国有粮食企业亏损,从历史来看,是我国国情决定的。我国从1953年起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沿续3O多年,一直实行的是粮食企业经营低盈利、不盈利和宁亏勿赚的保护消费者、生产者利益的政策。粮食经营购销价格倒挂一直延续了32年时间,国有粮食企业在经营中无利可图,靠的是财政补贴过日子,这是国有粮食企业长期亏损的重要原因。从现实看,粮食企业亏损是改革措施不配套造成的。从80年代开始,国有粮食企业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在经济运行中实行“以工补商”、“以议补平”、“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等办法,试图以此…  相似文献   

16.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从国内贸易自由(1949-1953年)到粮食统购统销(1953-1984年),是第一个否定;从粮食统购统销到双轨并行(1985-1992年),再到市场化改革过程(1993-2003年),我国粮食流通即将完成第二个否定。中国粮食流通螺旋型上升的路程,符合否定之否定法则。吴硕同志全面介绍了从国内粮食贸易自由到粮食统购统销这一发展过程并作出自己的评价。本刊分三期刊登。本期请看:  相似文献   

17.
粮油加工企业的困境与对策初探童军粮油统购统销放开后,加工企业遇到诸多困难。1、统购统销政策使粮油加工企业原材料充分保证。实行多渠道经营后,加工企业首先为原料紧张而忧虑。2、统购统销中,粮食主管部门为了协调粮食商业与粮油工业之间的关系,一般都采取价拨加...  相似文献   

18.
自1953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至今已整整五十年,中间经历了两次大的体制改革。一次是1983年实施的双轨制经营;一次是1993年全面放开粮食销价。两次改革将这五十年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3年到1983年正好是三十年。这一阶段粮食政策的主要特点是国家垄断经营、统购统销、计划供应,典型的计划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现行粮食制度的评价改革开放15年来,我国粮食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是:1、取消了高度集中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实行了国家保持少量定购任务的自由购销政策。2、基本放开了粮食的购销价格,实现了购销同价.改变了单一的国家定价的价格管理形式,初步形成了以...  相似文献   

20.
粮食价格政策的演变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政策由计划取向向市场取向转变,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演变过程。回顾这一过程,寻找目前粮食价格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化粮食价格改革,促进粮食生产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障市场供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粮食价格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前,我国对粮食实行严格的政府定价政策,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严格控制粮食市场,严禁私商经营粮食的政策。自1979年以来,粮食价格政策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向市场化的方向演变,大致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1984年)基本维持“统购”,提高收购价格这一阶段粮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