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浦东开发》2003,(1):55-56
了解《浦东新区商业发展“十五”规划纲要》,可以窥见浦东今后若干年商业发展的整体发展思路,给在浦东的居住者和投资者描绘一幅令人怦然心动的美好蓝图。一个目标五大战略 “十五”浦东新区商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现代化和国际化为发展方向,构筑中心区商业、城镇商业和社区商业三个层次业态协调、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现代零售商业服务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天津商业网点规划建设,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在网点规模、网点结构、网点布局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变化和发展。“七五”期间全市社会商业总投资15.79亿元,其中地方商业投资7.08亿元。改扩建了老三大商场和南楼等一批中型商场,新建了天津交易大厦、国际商场、龙门大厦、友谊商店和旅馆街、服装街,增加零售网点1.25万个,扩大营业用房面积160万平方米,全市初步形成市、区、街三级零售网点网络。  相似文献   

3.
商业零售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多种风险威胁,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商业零售企业的存货风险。文章结合商业零售企业存货管理特点和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商业零售企业内部控制在存货管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商业步行街设置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步行街最早起源于欧美国家的城市,20世纪50、60年代,小汽车的飞速发展使得欧美国家城市的中心区交通混乱、空气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又由于受到郊区购物中心的挑战,中心区商业零售衰落,吸引力下降。为了复兴中心区商业,改善中心区交通环境,商业步行街应运而生。此后,欧美国家的许多城市都建设了商业步行街,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商业步行街发展到今天,不再单纯地以商业为追求目标,现代商  相似文献   

5.
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零售业的发展从小到大,已初步建成一个市场化程度高、具有中国特色、比较完善的商品市场体系,商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国内商业零售市场稳步发展,大型商业零售网点不断增加,逐步改善了从前那种小规模、分散的商业网点格局,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购物条件,增强了城市商品流通服务功能,开始向大型商贸中心靠拢,规模经营成为中国零售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互联网不是万能的,最终或许将看到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之后,两者之间更为和谐的一种商业形态互补关系电商的兴起,极大地提升了购物的便利性和价格的透明度,并通过弱化商业地段的作用,使传统作为社会消费品终端的零售业,面临着来自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全国其他区域有竞争力、特色的商业零售企业开始进入上  相似文献   

7.
郭庆然 《特区经济》2006,25(9):346-347
连锁经营以其有效的经营方式、科学的管理,采购、流通、销售的专业化分工以及规模化经营,不断降低经营成本,让利于顾客同时获得商业利润,形成与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三足鼎立的零售商业竞争局面。作为一种科学的商业组织形式,连锁经营在我国零售商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制,促进我国零售商业的发展愈来愈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刘莹 《湖北经济管理》2009,(17):102-103
本文以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着重分析了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在旧城区改造过程中回民聚居区清真食品商业网点的现状和未来的规划。在南市区清真食品网点的改造规划过程中,由于人们在某些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或理解不深入,影响了清真街区旧城区的改造和清真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开展。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并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林伟 《开放潮》2004,(1):39-42
和2002年相比,2003年福州商业零售市场的群雄混战、攻城掠寨之势有过之而无不及,最突出表现在百货零售、超市和家电零售等领域。可以说,福州商业零售业的动荡变化,是全省商业零售业发展最具象征性的一个缩影。 福州百货零售业“困”在哪里? 2002年年初,号称福建全省第一的百货龙头企业福州东百集团易权;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零售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国有大中型零售商业如何转变机制,迎接挑战已成为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苏州市的实际,提出了以"四改"(改制、改组、改造、改形)为重点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文章立足于互联网经济推动零售业变革的时代背景,通过研究传统零售商业的发展历程和空间演变以及互联网时代网络零售商业的消费特征,分析互联网零售商业的优势和短板,得出实体零售商业不能完全被网络虚拟商业取代的结论。通过研究互联网时代的人群消费需求,进一步探索实体零售商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更有体验的购物商圈和更加便利的社区商业两种商业模式,并试图构建互联网时代面向未来的城市零售商业空间理想模式以引导未来发展,提出区域层面形成商品上下游的生态产销供应链,城市层面布局以购物综合体为主体的体验式商圈,社区层面结合"15分钟生活圈"均衡设置便民商业设施。  相似文献   

12.
银行卡的广泛使用正改变着人们的支付习惯和消费模式。而与人们日常支付关系最为密切的商业零售业自然成为受到这种改变影响最直接的行业。本文通过分析银行卡对商业零售中的消费者、商户和宏观业态的影响,说明加快银行卡在我国商业零售中运用,对商业零售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针对我国目前银行卡在商业零售中推广运用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在"发卡、用卡和管卡"三方面的多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 ,零售商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低潮 ,销售额下降 ,许多大商场纷纷倒闭。世纪之交 ,形势有所好转 ,需求渐旺 ,销售额逐渐回升 ,然而电子商务 ,网络销售对传统零售商业的挑战 ,又在流通领域掀起风暴。网络技术 ,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 ,不仅代表了全球信息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同时正在成为全球交往和贸易的新手段。面对新的挑战 ,传统零售业将如何生存和发展 ,本文将对此作一些探讨和分析。有文章称 ,网络销售将成为传统零售业的杀手 ,将会取代传统的零售商业。笔者认为 ,网络销售是否会成为传统零售业的杀手姑且不论 ,首先概念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商业布局也在变动。国际上城市的发展有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几个阶段,现今,上海的零售商业也正红红火火发展着。  相似文献   

15.
精品迎天下     
大连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商贸公司(以下简称商贸公司)是大连国际机场集团直属公司,在大连机场候机楼内经营着国际区"免税店"和国内区"海韵商场"约2600余平米的商业零售资源和万余种商品,为国内外出行旅客提供快捷、优质、物超所值的商业服务。2012年,商贸公司借助机场商业区升级改造的良好契机,在东北各家机场中率先完成商业升级,  相似文献   

16.
宋新民 《开放潮》2002,(1):64-65
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零售业的发展从小到大,已初步建成一个市场化程度高,具有中国特色,比较完善的商品市场体系,商业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国内商业零售市场稳步发展,大型商业零售网点不断增加,逐步改善了从前那种小规模分散的商业网点格局,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购物条件,增强了城市商品流通服务功能,开始向大型商贸中心靠拢,规模经营成为中国零售市场的发展趋势。商品零售类别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家居装饰用品及家用电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居民文化需求提高,娱乐类、文体用品类零售额不断上升;汽车类…  相似文献   

17.
郑昕 《特区经济》2004,(10):49-50
<正> 深圳零售市场活跃,保持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其2003年增长速度16.3%低于深圳国民经济增长速度17.3%;与上海比,深圳第三产业在3大产业的比重为40.5%,远远低于上海第三产业的比重48.4%,零售商业在总体规模、商业企业的积聚、辐射能力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通过与上海零售商业的比较研究探求制约深圳零售商业发展的因素。 一、消费总量不足 深圳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均处于全国之首,并远远高于上海,但从消费总规模来看,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远远低于上海,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国  相似文献   

18.
李海泉 《天津经济》2004,(10):32-34
近几年,我国大型百货零售企业由于来自连锁超市、家电专卖店、大型综合超市等零售业态竞争压力加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支出分流等因素的影响,在商品经营结构、档次及发展战略上进入了转折调整期。以百货零售业为主的商业时代,在短缺经济或卖方市场背景下的超额利润时代已告结束,中国商业已经步入买方市场和微利时代。如何  相似文献   

19.
郑昕 《特区经济》2007,226(11):230-231
社区商业正加速发展,但在社区商业规划缺失的情况下,按住宅配建的社区商业发展模式使社区商业在发展速度、功能、布局、业态结构、营运和可发展性等方面出现与社区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从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我国商业发展状况看,科学地制订社区商业的整体规划、建立在规划指导下的市场运作模式能有效地促进社区商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上海改革》2001,(3):6-8
去年本市商业系统克服零售物价指数持续走低,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的不利条件,推进积极的消费政策,促进和引导消费,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比上增长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商业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商业贡献率有了新的提高。去年的工作,主要有五个特点:适应经济转型期消费市场的新趋势,加快商业结构调整,显示了初步成效;适应规模经济需要,加快连锁业发展,连锁企业竞争能力有较大提高;适应新经济挑战,大力发展现代商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传统商业和网络经济结合;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形成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局面;适应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提高商业的综合服务功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