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一直是举国关注的重要发展问题,少数民族地区自身也始终都在寻求发展路径、不断发展及寻找发展新机遇中前进。"一带一路"战略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难得的好机遇,如何把握这次机遇,利用特色产业的发展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有一个迅猛的发展,是一个我们应当深思熟虑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简略介绍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致政策方针和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在"一带一路"进一步推进的大环境下发展特色产业拥有的特色优势及障碍,最后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提出了几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商》2016,(5)
一般来说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是这个民族的信仰和灵魂所在。民族文化旅游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不可失的一部分,如今发展特色民族旅游文化已成为我国旅游行业的必然,同时也是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方法。而黔东南则以发展文明原生态旅游为主体,所以我们要发挥原生态旅游的特色,凭借本身具有的特色抓住机会来大力开发,争取实现经济的迅速提高。本文在原生态旅游开发中主要朝着原生态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对原生态旅游发展的具体规划、民族旅游特色文化、少数民族旅游特色商品、以及少数民族旅游文化宣传等方面着手。大力推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宣传少数民族旅游精神文化产品,全面提升黔东南旅游文化的形象,打造一个以少数民族原生态旅游文化为主题并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民族旅游文化圣地。  相似文献   

3.
《商》2015,(27)
当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阶段,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市场体制需要地方政府的有力干预以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上存在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面对很多的问题。通过对宁蒗县跑马坪农业产业的个案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注重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必须科学把握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态多样性、分布立体性、环境适应性、传承神秘性和民族认同性的特征。要正确把握民族文化发展的现状,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教育科技发展滞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民族文化传承困难等问题,必须提高对少数民族文化特殊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快少数民族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为实现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5.
李露 《商》2013,(7Z):173-173,130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是近十几年兴起的新兴旅游形式,金秀瑶族自治县属广西七大旅游区之一的“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其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也正是落后少数民族地区在旅游发展中会经常遇到的难题.因此本课题从宏微观经济层面对金秀县旅游业开发现状及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随着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停含量的提升,类型多样并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正以其强烈的文化差异性带动着民族旅游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核心吸引力.旅游的发展加速了少数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带来了各种影响,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趋同和改变,导致了民俗民风商品化,民族文化庸俗化.在开发和保护黑龙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时,应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当地政府必须重视当地民族教育,加强民族历史、文化的学习,传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张静 《中国市场》2012,(49):127-128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文化瑰宝,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和流行音乐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冲击,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如何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进行继承与创新,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高校音乐教育在传承和保存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将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兰梓瑜 《中国市场》2015,(9):155-158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乡村特色产业的大力发展,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村寨地区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如何有效发挥民族村寨资源优势,利用特色产业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是一个意义重大且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对湘西州吉首市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进行了实地入寨调查,以期了解民族地区民族村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2015,(4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蕴含有各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理念以及心理特征等内容,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对于维护民族文化的纯洁性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少数民族人民生存环境变化以及竞技体育的冲击,使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遇很大困难。为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加强保护工作,促进其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的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经济的发展与文化息息相关,城市化的实现也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文化。那么如何在城市化背景下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如何解决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是当今民族文化和谐发展的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特色产品的调查研究,分析了靖州地区如何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包括特色资源和产品,少数民族独有的特色文化,从而利用特色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寻找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妇女是主要的参与者。由于民族地区大理和丽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地方政府发展旅游业的方针政策有差异、旅游业发展程度以及少数民族妇女在传统社会经济文化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所以,旅游开发对两地少数民族妇女的社会文化影响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巴马国际旅游区是壮、瑶、苗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文化呈多元化态势,百岁以上长寿老人以瑶族居多的现象为其贴上了长寿文化的特色标签。本文分析了巴马国际旅游区多元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现状,精准定位其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该地区多元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提升策略,认为制度创新是未来促进二者融合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贵州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也如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生活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传统节日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视野中;更多的则以从未有过的加速度褪去其原生基因.因此,研究当代贵州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变迁情形,探讨其变迁的规律,其目的是要从现实出发,积极探索有利于在市场经济开发浪潮中保护、弘扬与创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长效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王炳  苏林 《价格月刊》2012,(4):41-45
基于多元文化视角去探讨民族地区经济安全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提出了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突出当地少数民族的发展主体地位,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内生性,走少数民族文化可延承的发展道路,以此维护民族地区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主要聚集在少数民族地区,随着其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就业率得到提升,对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发挥促进作用。尽管,当前我国的民族文化产业得到了更多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民族文化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成为了民族文化旅游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本文就民族文化旅游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相似文献   

17.
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民族区域内封闭与交往并存,民族文化中个性与共性并生,特色鲜明,底蕴深广.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已成为贵州旅游发展中的优势资源.文章指出,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的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以有力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叶宏 《商》2014,(14):154-154,149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少数民族地区,将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有效的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协调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社会协同的视角。对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加强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丽娜 《商》2013,(22):292-292
“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正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优质发展的目标,经济发展暂处落后状态下的少数民族,如何利用自己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来改变落后的经济状况?经济发展了的民族,又如何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绣球产业为例,通过分析该地区的民族风俗、文化、旅游给当地经济带来的影响,得出民族文化特色产业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20.
车婷婷  黄栋 《商业研究》2005,(8):161-163,181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发展旅游商品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开发旅游商品意义很大。近年来,旅游商品生产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在旅游商品开发中,民族地区应全面认识旅游购物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有创新意识,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渗透于旅游商品开发的各个环节,同时注重对资源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民族地区旅游购物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