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抵押债务债券(CDO)被一致认为是当前次级债危机中的最大杀伤力,文章通过系统描述此产品的三项隐含特性,对应分析了其在危机中所起的助动作用。阐述了危机的传导机制和预测了对中国股市和整体宏观经济的影响,指出美欧的救市与降息可能加剧我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最后提出了中国面对国际衍生产品的发展如何管理相关风险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股票市场自2007年10月以来的深度调整在全球金融动荡的背景下有加速之势.当欧美主要国家频频推出救市举措之际,要求中国政府进行救市的言论再次兴起.文章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持续下行的根源以及政府救市的困境.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以及国内市场仍然高估的情况下,直接的救市措施并不可行,还可能产生严重的政策风险和经济风险,不利于中国股市的发展,救市不如救经济.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发展到今天,已经演变成为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华尔街五大投行中两家倒闭、一家被收购、两家改组为银行控股公司,就连全球按资产计算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以及占据美国抵押贷猷市场半壁江山的“两房”也难逃被政府接管的命运。最近美国政府采取了大搜摸的救市行动。美国金融风暴的主要导火索是次贷危机,有必要重新审视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4.
2005年6月6日,沪深股市的表现注定将在中国证券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天,沪指跌破千点,达998.23点,是沪市8年以来的最低点。中国股市再一次重归起点,这也意味着我国股市大有“崩溃”之势。但随后几天.悄然有巨额神秘资金进入,沪指又重返干点之上。然而。人们对中国股市的后市仍然不敢看好,对股市“崩溃”之说仍心存余悸。这是因为,如果股市跌破千点.且较长时间不能弹回.就意味着金融资金的传递链条很可能会把危机传导到上市公司乃至金融各领域,政府信用也将被严重透支.大多数股民的财富将可能化为乌有。这不由让我们想起20世纪世界上两次股市大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5.
采用VAR和BEKK模型研究了美国金融危机前后美国股票市场、货币市场、汇率市场与我国股市收益率之间的均值及波动溢出效应,并通过对比危机前后溢出效应的变化,分析了其是否对我国股市产生了传染效应。研究发现,通过美国股市、货币市场和汇率市场,金融危机对我国股市收益率均值水平的传染效应显著,仅通过美国货币市场金融危机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传染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6.
对美国次贷危机形成的内在机理和金融危机形成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动机的分析发现:形成机理是金融机构误导房地产消费者和证券投资者,进而误导美联储,美联储的救市措施又进一步将次贷的风险及代价分摊到了全球金融市场;房地产商、金融机构、投资银行、特别载体、基金都属于得益者,受到损失的则是政府(中央银行)和投资人;次级贷款的资产证券化实际上在房地产业和证券业之间构架了一个桥梁,将风险从一个市场扩散到另一个市场。总之,美国次贷危机形成的关键点在于不良资产证券化,而政府不可能通过金融监管来防范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工具被机构错误地使用,因此中国在进行资产证券化试点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以股市崩溃为导火索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历史给中国经济发展更多的借鉴和启示。在分析当时美国股市崩溃的原因基础上,对目前中国股市和美国经济大萧条前期股市的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发现两者有惊人的相似。进而指出中国股市由于存在严重的投机,股市泡沫较大。因此,需要进行政策引导,实现中国股市的“软着陆”,避免由于可能发生的股灾而重蹈美国经济大萧条覆辙。  相似文献   

8.
2007年美国房地产市场上引发了一场次贷危机,由这场危机开始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本文通过协整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亚洲六个主要股票市场之间的关联关系,次贷危机前后各阶段检验结果表明六个市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利用方差分解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确定短期影响因素,本文重点研究其他股市对中国内地股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次贷危机发生之前中国内地股市受其他经济体股市波动的影响较大,次贷危机之后中国内地股市对其他股市的影响变大。方差分解的结果说明中国内地股市的波动绝大部分来自于自身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美国农业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由繁荣步入萧条。为解决农业的危机,美国回归到高关税的传统,实行农业的贸易保护,来保护美国农业的国内市场,避免外来农产品的竞争。而广大农民进一步要求政府实行干预,缩小工农业价格的“剪刀差”。事实证明,自由放任主义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政府对农业实行价格补贴,这是解决美国农业萧条的最好出路。单纯依靠高关税、贸易保护已不可能解决农业的萧条,因为它导致了别国的贸易报复,进一步加剧了农业危机。  相似文献   

10.
中国股市具有波幅大、频率高的特点。中国股市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政府为帮助国有企业解困而设立的,其产生、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政府。政府隐性担保契约偏好对股市的干预加剧了股市的政策性异常波动。通过制度创新,政府隐性担保契约从股市退出,让市场规律指导股票市场运行走势是稳定股市、防止股市大起大落的可能选择。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道德危机及道德的可持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和社会互相嵌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然而日益严重的道德危机折射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道德危机产生的原因不在于市场经济固有的自利和金钱崇拜特点,也不在于我国传统文化和道德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道德的生成依赖于平等条件下的角色互换,道德的发展和演变则是社会个体自下而上的、渐进的、自觉的,与正式性制度不断互补的以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过程.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中过分的政府干预、社会不平等、特权阶层的存在以及狭隘的发展观破坏了道德的正常发展路径,必须在经济体制改革边际效益递减的情况下将重点逐渐向社会体制改革转变,以取得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我国房地产业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由此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根据新形势,我国政府进一步明确了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并结合市场的复苏提供了相应的对策措施,通过投资信贷市场和土地增量适时投放,来确保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面对金融危机,新加坡政府采取稳定金融市场,减缓出口压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出台总值高达205亿新元的巨额配套振兴计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国内就业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减缓了金融危机对其经济造成的冲击.借鉴新加坡政府应对危机的措施,我国应该完善金融管理体制,加强金融监管,加快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等.这些措施对于避免和减少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抑制经济下滑,促进经济的快速恢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金融风暴导致我国经济刺激计划在保增长促就业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信贷风险,尤其是地方政府负债违约风险。地方政府负债可能面临的财政金融风险包括法律风险、违约风险、政府道德风险、地方人大监督能力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五大风险。如何预警、防范和化解政府负债风险就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爆发后,给世界各个经济体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于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学界从经济、技术、政治、伦理、多因素等不同侧面提出了五类假说。基于经济角度的假说有生产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论、全球经济失衡论、政府监管不足论等;基于技术角度的假说有金融工具创新论、"去工业化"和"科技创新不足"论、网络泡沫延续论等;基于政治角度的假说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政治霸权论等;基于伦理角度的假说分别从金融体系本身的制度伦理、商业伦理、道德风险、消费伦理等角度展开分析;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此次金融危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启动的干预机制.目前,随着"双松"政策实施,政府功能财政效果的理想化描述纷纷出现.在此背景下,回顾西方政府经济干预和自由市场理论以及我国政府体制改革历程与走向,有助于我们辩证地看待政府功能财政政策的利弊,正确处理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关系,坚定我国市场体制改革方向,推动政府职能改革的深化与突破.  相似文献   

17.
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呼唤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而政府如何在消除市场失灵的同时有效的防止政府失败,考验着各国的公共决策体制。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个人民民主共和国,一个奉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国家,有责任、有义务加快自身公共决策体制的改革,以保证中国经济振兴计划高效益、高质量、快速度地实施,为世界做出表率,对国人负起责任。  相似文献   

18.
监管和自律是克服医生道德风险的两种主要途径,但是政府对医疗领域的过度干预会挤占市场声誉机制的发育空间,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医生的道德风险.改革现行"管办不分"的医疗卫生体制以及医院等级评定和医生职称评定制度,同时放松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的控制.以恢复被扭曲的医疗供方市场声誉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介绍了斯蒂格里茨教授对于经济学的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他是信息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从不对称信息的角度论证了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问题及金融市场的信贷配给问题,给予效率工资理论以新的解释,并提出较少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信息甄别”获取对方的信息。他也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试衅以微观经济学的原理说明宏观经济现象,为政府干预理论寻找依据,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取得主流地位作出巨大贡献。斯蒂格里获对中国的渐进性改革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过许多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不可否认,美国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机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对美国经济发展也有过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证券化存在的风险和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尤其是次级债危机的爆发,使证券化运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对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有关参与主体的行为进行分析,探究整个住房金融市场信用风险被放大的根源,认为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形成应归因于证券化后放款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而利率的上涨只是此次危机的一个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