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珠海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改革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阶段,政企分开的产物。1987年,珠海市成立了第一家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珠海市投资管理公司。投资管理公司隶属于市财政局,负责管理全市国有预算外企业的资产。由于国有企业的人事权仍由市委、市政府和相关的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因此国有企业的实际管理权仍按行业归口分散在政府多个职能部门中。1996年3月,珠海市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局,作为代表市政府统一管理全市国有资产的职能部门。  相似文献   

2.
国有资产经营机构,是指政府出资设立并给予经营授权,按照政府核准的章程运作,比照《公司法》运行,代表政府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行使运营管理、资产受益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利,相应承担保值增值责任的特殊企业法人,其名称可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有投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和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企业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3.
现代经营     
《天津经济》2010,(10):77-78
中兴通讯正式进军创投领域 近日,中兴通讯公告称.公司拟出资1650万元人民币与和康公司成立深圳市中兴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专门进行创业投资基金的募集与管理,中兴通讯股权占比为55%。中兴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主要进行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发起设立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及投资咨询。  相似文献   

4.
《资产与产权》2003,(1):53-55
指获得授权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或者他们委托的专门机构对经营性国有资产行使出资人的职权和承担保值增值责任。例如,中央政府设立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国有资产营运主体或国有大型企业行使出资人职责;地方政府设立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地方政府管理的国有资产营运主体或国有企业行使出资人职责。国有资产出资人依法享有对国有资产的占有、  相似文献   

5.
<正> 一、罗湖区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和问量经过多年的努力,罗湖区以市场取向为特征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已迈出了重要的几步。一是实行利税分流,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适当分离创造了条件;二是成立了罗湖区投资管理公司,确立了国有资产的具体代表,为国有资产管理专职化奠定了基础;三是在区属国有企业中推行股份制,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逐步由以企业全民所有制为基础向以公司体制为基础过渡;四是投资管理公司成立后,致力于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加强了对区属企业的管理。但近一年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缓慢,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第一、关于现行体制的纵横关系。设立投资管理公司,一是为了实行国有资产的专职管理,明确职责、提高效率;二是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设立一个隔离层,以利政企分开。但由于现行体制纵横关系不顺,这些目标  相似文献   

6.
国有资产改革:管理者定位不同决定操作思路有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是源于社会经济管理的需要,还是源于产权所有的需要。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理解将出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两种不同的操作思路。新的制度安排应考虑双管齐下,既要强化政府国有资产行政管理的职能,又要迅速建立起商业化的国有资产出资人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7.
黄杨 《环球财经》2009,(6):78-79
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可以大大减少央企的数量,减少部分央企合并的阻力。央企数量减少到80-100家,这句话听起来容易,操作起来很难  相似文献   

8.
3月6日上午,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在十届人代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做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报告,他说,国资委依法对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监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但不得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要变成"婆婆加老板",不能把企业管死.拟设立的国资委确定为国务院直属的正部级特设机构,国资委的监管范围为中央所属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的国有资产.地方所属企业的国有资产,由改革后设立的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负责监管.其他国有资产,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国资委的设立给新一轮的国企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已实行几年的“三个层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深圳市决定对少数大型企业和集团公司通过授权经营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约化管理。编制国有资产收益预算是深圳市实行的一种国有资产监管方式,是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进行特殊法人制管理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0.
陈鋆 《上海国资》2009,(7):66-67
关于国有资产进场交易,最早是《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3号令)中规定:“企业国有产权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新颁布的《企业国有资产法》(以下简称国资法)进一步从立法角度明确为:“国有资产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场所公开进行”。产权交易市场作为非上市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的平台地位更加明确,而国有资产进场交易也成为国资监管的重点,特别是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应进必进、能进则进、规范进入、操作透明”的16字指导方针后,各级地方政府和国资监管部门更是提高了对国有资产进场交易及国资监管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正> 自1987年7月率先成立全国第一家国有资产管理专门机构——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以来,深圳依据国家关于“国有资产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原则,不断探索、实践和完善,以1992年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建立为标志,初步形成了“三级授权经营”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第一级:市政府授权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对全市国有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进行宏观的、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第二级:市国资委授权市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专司经营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代表市政府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第三级:市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授权向国有企业颁发“国有资产授权占用证书”让企业行使法人财产权,具体进  相似文献   

12.
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体制是建立国有资产的出资人制度和促进政企分开,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目前,从我省来看,重点是组建国有资产的营运体系,按地区和行业国有经济的总量大小设立国家独资的国有产权经营公司或投资控股公司。通过建立国有投资主体,解决长期以来政  相似文献   

13.
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构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构架可以由资产的管理、营运和监督三个层面组成。国有资产统一管理机构负责资产的管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国有企业负责资产的营运,国有资产监督机构负责资产管理的监督。国有资产统一管理机构与资产经营公司是授权和被授权的关系,资产经营公司与国有企业是出资人代表与企业法人的关系,国有资产监督机构与国有资产统一管理机构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应当在这种关系框架下,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则,运用企业代理风险理论和微观经济杠杆,构建国有资产管理的新体制。  相似文献   

14.
一、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的要求,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国家经贸委的指导国有企业改革和管理的职能,中央企业工委的职能,以及财政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部分职能等整合起来,设立国资委.国务院授权国资委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国资委的监管范围,确定为中央所属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的国有资产.地方所属企业的国有资产,由改革后设立的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负责监管.其他国有资产,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5.
郝淑梅 《中国经贸》2013,(16):244-244
本文拟对事业单位如何进行资产配置、使用及处置进行解析,以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2003,(7):24-24
深圳模式 深圳市自1994年后逐步构建了“国资委或国资办——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有企业”三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模式。1996年,以三家市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正式运作为标志,“三个层次”管理模式基本建立。其中,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构建和运作是核心环节。它由国资委授权,代表政府对相应国有资产直接行使资产收益、重大决策、选择经营者等投资者的权益,具体从事国有资产产权经营和资本运作,但没有任何行政管理职能,一般不直接从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伟不久前透露,作为国资委管理央企上市公司的一个载体,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年内成立大有可能。笔者认为,李伟所言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实际具有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的性质。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必须进一步完善,成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武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1994年经武汉市委、市政府、市国资委批准设立的该市首家国有资产营运机构。1997年在全市工业系统改制中公司被列为三大控股公司之一,以此为契机,几年来,公司以推进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为重点,以产权经营为主要手段,以整体搞活国有经济为指导思想,在制度建设、规范国有产(股)权的管理上下了很大功夫,可谓马到成功,成绩有目共睹,其管理思路不乏亮点,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开放潮》1998,(3)
1998年,厦门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在全国率先撤销七大行政性公司和一个行政专业经济部门,同时在财政局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处,专司国有资产管理。通过初步的改革,废除了专业经济部门以前用行政命令强制企业管理、核定企业留利水平和企业自有资金的  相似文献   

20.
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之后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尽可能地实现不良贷款回收最大化。本文对目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贷款处置与运作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提出来进行分析,以引起政策层、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的重视与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