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和城市外延扩张为特点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土地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土地财政"的基本格局逐渐形成。然而,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模式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本文以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困境为背景,通过分析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现行财政体制和土地制度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地方财政土地出让金偏好得以形成,但这种财政收入方式带来了巨大的财政风险和社会风险,破坏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议从完善财政体制和土地出让制度两个方向来逐步降低地方财政土地出让金偏好,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3.
4.
5.
无论是采取增量出售还是存量征税方式,土地收益始终都是各国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地方政府获取土地收益的手段、方式及获取后用途的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土地财政是指地方政府利用土地委托所有者和公共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参与土地收益的分配,通俗说就是以地生财。土地财政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土地资产收益,在我国,政府出让的只是土地使用权,而非土地所有权,因此,获得的土地出让金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地租。二是与土地有关的税收,如房产税、物业税、财产税等等。因此,土地财政既包括土地出让获得的收益,也包括土地上的不动产带来的税收,其根本目的是为地方政府的建设性支出融资。 相似文献
6.
7.
8.
“土地财政”:困局的破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土地使用权和住房产权制度的变迁,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形成了在地方政府主导下以土地资本化和房地产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格局,产生了所谓的"土地财政"问题。 相似文献
9.
《预算管理与会计》2004,(1):49-49
单位:亿元收人支出}收人支出地区累计完成数 与上年同期比较+、一%与上年同期比较十、一%(按同口径调整) 累计完成数 与上年同期比较+、一%{二 累计完成数与上年同期比较+、一%与上年同期比较+、一肠〔按同口径调整) 累计完成数 与上年同期比较+、一%合计8767.6914.920,813256.0712.6I其中:】青岛市108.611 6.82 1.21 10.051 7.5北京市546.569 .416‘7558.421 7.4…河南省299.451 1.61 5.6551.071 5.3天津市189.491 7.4231257.6吕14.9}湖」匕省233.015 .28 .44 1 8.576 .2河北省302.6510.714.9482.SC1 17{湖南省232.291 7.520.5440.2310.2… 相似文献
10.
王晓芳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13,(12):64-65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的急剧加速,带动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而在这一轮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市扩张中,“土地财政”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这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随着国家新一轮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出台,开发商拿地热情减退,“土地财政”也进入了困境,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文章拟对“土地财政”的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并对现在的困境提出自己的想法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