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1992年列入国家级开发区以来,发展形势喜人.到1993年底,已有各类工业企业186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82家,高新技术项目113个(其中列为国家级和省级火炬计划项目4个);完成产值1.06亿元,利税1830万元,创汇68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倍、1.5倍和1.2倍.我们体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需要的环境,比一般开发区更  相似文献   

2.
科技产业化的壮举——我国高新区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纪之交,我国高新产业开发区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高新区成为“创新”的代名词,以创新促发展的态势正在形成。 十年磨剑 锋芒毕出   1988年,我国开始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试点, 1991年到 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 53个国家级高新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资料显示,我国高新区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截至去年底, 53个国家级开发区共实现技工贸总收入 6775亿元,工业总产值 594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40%和 37%,分别是 1991年的 77. 6倍和 83. 5倍。 1999年,国家级开发区实现工业增加值 1724亿元,净利润 398. 7亿元…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来,高科技企业由148家迅速发展到3600家,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60亿元,工业销售产值51亿元,出口创汇2亿多元,上交国家税费6亿多元,四项主要指标年平均以40%持续高速增长。1993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达100亿元,完成工业销售产值45亿元,上交国家税费3.3亿元,出口创汇0.7亿美元,各项指标平均比1992年递增35%以上。目前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有12家,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有112家;工业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有7家,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有57家;有9家高科技企业被评为北京市“经济百强”、4家企业进入电子部“百强企业”行列;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以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材料、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和高效节能环保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体。在国家没有直接投资的情况下,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在全国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较好的发挥了领先试验和排头兵作用。  相似文献   

4.
福州市科技园区创办于1988年,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下设马尾、洪山、仓山三个科技园.作为52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福州市科技园区肩负着"科教兴国",发展福州地方民族高科技产业、抢占科技战略至高点的重任.经过10年努力,在高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产、学、研"相结合、培育支柱产业、增加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等方面取得一定成就.至1997年底,累计兴办科技型企业221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8家,25个高新技术项目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56个高新技术项目列入省火炬计划;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41.48亿元、出口总值2.66亿美元.1997年科技园区在掀起新一轮产业创业热潮中重点实施了上规模、上台阶的高新技术项目34项,总投资38.49亿元,吸收入园企业30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家,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1亿元,总收入58亿元、利税2.8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新体制取得重大进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试验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本身就是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高新区抓住国内外经济发展所提供的有利时机,艰苦创业,锐意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八五"期间,53个国家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353.4亿元,年均增长105%;总产值2961亿元;利税402.3亿元,年均增长117%;出口创汇53亿元,年均增长100%。1996年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300亿元,工业总产值2100亿元,利税240亿元,出口创汇38亿…  相似文献   

6.
八面来风     
“九五”实施“火炬计划”五大目标: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年总收入达到6000亿元;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技工贸总收入达5000亿元;累计实施“火炬计划”项目12000个以上,其中1/3的产品可以出口;全国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0000家,形成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或企业集团1000个,过10亿元的100个,50—100亿元的10个;造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经营、管理人才50万人,其中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1000人,组织培训  相似文献   

7.
2003年是火炬计划实施十五周年,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建区十三周年。这一年,53个国家高新区的32857家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20938.7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工业增加值4361.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6%和32.7%。尽管受到“非典”的影响,但高新区依然保持了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8.
1999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继续向前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据统计,53家国家高新区1999年实现技工贸收入6560亿元,较上年增长35.7%,实现总产值5660亿元,较上年增长30.6%,已提前一年实现"九五"计划预期目标.1999年国家高新区实现利润356亿元,缴税275亿元,出口创汇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106亿美元.1999年高新区新增企业近2000家,区内企业达17900家,其中产值上亿元企业800家,比上一年多出122家.这表明,相当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利用高新区提供的局部优化的良好环境,实现了高速成长.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和环保等产业方面,高新区正成长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产业》1997,(2):38-39
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四年多米,我们紧紧围绕把无锡高新区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区,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改革开放试验区,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这一奋斗目标.坚持以招商引资为龙头,以高新技术项目为主攻方向,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截止1996年底,全区累计批准外资项目191个,总投资14.2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9.5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53亿美元;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利税1.98亿元,均比1995年增长一倍。开发区的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1991年3月,作为实施国家火炬计划的重要步骤,作为全国首批2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的济南开发区宣告建立。8年过后,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截止到1998年底,济南开发区的工业产值从1991年的3.2亿元增长到68亿元,技工贸总收入从3.3亿元增长到75亿元,实现利税从0.28亿元增长到7.7亿元,财政收入从0.2亿元增长到1.88亿元。  相似文献   

11.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27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产业规模持续扩张。到2012年,园区企业总数已近6000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6家,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近500家,上市公司32家,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高新区第16位,中部地区第2位。高新区核心区域——麓谷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达1760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1238亿元,全年收入过亿元企业99家,过10亿元企业10余家,财政总收入突破60亿元。  相似文献   

12.
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应对入世新挑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自1991年3月,我国第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以来,在邓小平“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光辉思想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我国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2001年,53个国家高新区实现了技工贸总收入11928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29.5%,是1991年的137倍。1991—2001年,年均增长率为63.5%。2001年,高新区实现的工业增加值2621.3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量部分的22%。1998—2…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产业》2008,(2):F0004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9月,1991年3月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高新区之一,高新区占地面积80平方公里,拥有企业近2000家,经济总量在国家高新区中位居前列,是江苏省南京市极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2007年,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890亿元,同比增长26%,  相似文献   

14.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浦东高起点开发的重要标志之一。至1997年,浦东新区经认定的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已达8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以重点小区的开发建设,带动引入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浦东新区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分布在几个重点小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成了浦东经济发展的亮点。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初具规模创建于1992年7月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是浦东新区重点开发小区之一,也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园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微电子技术和光机电一体化三大产业,而以现代生物医药产业…  相似文献   

15.
现在,以微电子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建立和发展被看作一国或地区经济繁荣、科技昌盛的主要标志,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中央“科教兴国“和“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在陕西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凸现.“九五“期间,陕西省加大力度,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陕西省的高新技术产业步入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以西安、杨凌、宝鸡三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示范区)和咸阳、渭南两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关中高新技术开发带的发展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3750个,高新技术企业680个,分别是1995年的4.7倍和6.7倍,工业总产值从1995年的119.7亿元上升到2000年的321.2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8%,年总收入从129.8亿元上升到39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33.5%;年利润总额已由9亿元增长到38.9亿元,出口创汇总额1.9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开发区动态     
雁栖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现 2010年,雁栖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50亿元,同比增长15.92%;销售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16.33%。其中,以食品饮料、包装印刷为代表的都市产业增长平稳,对园区经济支撑作用依然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迅猛,经济贡献比重显著提升,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开发区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我国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的28338家企业(不包括高新区内的商贸、餐饮服务业、银行、物业管理型企业)共实现营业总收入15326.4亿元,工业增加值3286.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和25%,高新区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一、高新区发展的基本状况1.主要经济指标的发展状况2002年度,高新区有28338家(其中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9353家)企业进入统计,年末从业人员349万人;实现营业总收入15326.4亿元、工业总产值12937.1亿元、工业增加值3286.1亿元、净利润801.1亿元、实际上缴税费766.4亿元、出口创汇329.2亿美元。2002年高新区…  相似文献   

18.
吉林市的电力电子产业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初。依托久负盛名的丰满水电厂、吉林热电厂等大型国有企业,同时借助于东北电力大学的学科和技术优势,使得吉林的电力电子产业在腾飞伊始就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基础。 目前在吉林高新区内已经形成了拥有电力电子企业41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5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实施火炬计划项目19项,其中重点国家级火炬计划2项,2005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5.3亿元,销售收入23亿元,出口创汇1265万美元,利税总额2.07亿元,工业增加值6.9亿元,资产规模50.3亿元的电力电子产业格局。 经专家实地考察评审,科学技术部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审查认定,于2005年12月16日同意建立“国家火炬计划吉林电力电子产业基地”。吉林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永大集团有限公司、吉林龙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市光大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吉林市东北电院开元科技有限公司、吉林大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被认定为基地首批骨干企业。[编按]  相似文献   

19.
论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相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云 《特区经济》2004,(12):53-55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为基础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美国国立科学财团在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中指出,职工每干人中有25人以上是科学家和高级工程师;研究与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重为3.5%以上,这两项指标比整个制造业通常都要高出1倍以上。我国自1991年至今已批准建立753个国家高新区,2003年53个国家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75000亿元,出口创汇1100亿美元。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我国在今后5~10年,  相似文献   

20.
科技动态     
《中国科技产业》1996,(6):58-59
科技动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走向成熟52个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排出座次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之树己进入产果期。“八五”期间,52个国家高新区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从87.3亿元增长到1529亿元,增长了17.5倍;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从71.2亿元增长到1403亿元,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