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胥力伟  丁芸 《会计之友》2015,(7):103-106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占能源生产结构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其中风能、太阳能、水能利用率在世界总量中位居前列。可喜的发展态势离不开政府多项政策的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支持政策之一是税收激励政策。通过梳理我国现行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中税收优惠政策,发现存在以下问题:激励政策缺乏统筹设计、不注重支持研发和消费、对不同领域支持力度冷热不均、优惠政策未能真正落到实处等。鉴于此,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方面提出完善税收激励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书林 《企业导报》2011,(21):104-105
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在梳理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从政策支持和实施两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来加快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上海企业》2012,(3):48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明确2012年将着力做好八个方面工作: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政策,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大力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抓紧完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支持民间投资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社会事业等领域。加强煤电油气运  相似文献   

4.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明确2012年将着力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政策,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大力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抓紧完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支持民间投资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社会事业等领域。加强煤电油气运的运行调节,为扩大国内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世界各国纷纷将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作为破解人类日益凸显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战略产业来予以大力支持,推动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迅猛发展。文章就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相关研究,指出光伏产业的发展趋势、面临的前景、政策支持和核心技术开发等要素。  相似文献   

6.
《上海企业家》2007,(3):44-45
我国社会消费环节中存在着大量的浪费和低效率利用现象,但此问题的形成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解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调整的过程。提高消费环节中的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也需要从改变消费理念、形成良好的消费文化、理顺分配机制、支持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着手。当然,在消费环节中搞节约型社会并不是要抑制人们的正常消费,  相似文献   

7.
物资流通是指物资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物理转移过程,其中包括:包装、装卸、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等环节。物资流通现代化则是指用现代化技术改造物资流通的各方面,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衡量物流现代化的客观标准,是要看物资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全过程中,是不是需要的环节最少、时间最快、路程  相似文献   

8.
声音     
张少春:财政将加大节能支持力度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近日表示,按照《节约能源法》要求,财政部今后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抓紧完善各项财税政策,建立健全节能长效机制。张少春说,财政部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支持非粮生物能源、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秸秆能源化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规模化应用;重点支持节能量在1万吨(含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和能量系统优化等项目实行节能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9.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发展战略,财税政策是保证循环经济全面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支点。目前,亟须研究和建立财税政策法律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使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法律政策体系,体现了对资源开发利用、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物利用四个环节的支持,目的在于由强调惩罚性、强制性和事后性的法规措施,转向引导性、激励性和事前性的财税政策,最终达到资源高效开采利用、产品清洁生产、消费模式绿色化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政策风标     
消费新政年内有望发布在外需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促消费政策年内将再发力、出实招。据悉,商务部、工信部等多个部委正就消费相关的若干领域密集摸底,并就相关鼓励政策的思路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效果评估。预计年内将迎来促消费新  相似文献   

11.
扩大消费是我国近年来重中之重的战略任务。今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快提高、物价涨幅回落以及国家不断出台的扩大消费政策等因素使消费仍处于较快增长区间,但应注意到,自2011年12月份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增速放缓,消费热点增长乏力,消费者信心下滑。短期内,宏观经济政策应从改善消费环境、创新消费政策入手,拓宽消费领域,培育消费热点,提振消费者信心和消费意愿,同时,又要防止短期透支消费,以免对经济长期发展带来不  相似文献   

12.
李慧 《企业经济》2024,(4):48-57
当前消费信心不足,亟待打造消费新生长点促进消费增长。现象级消费有助于释放消费活力、带动消费链和产业链的发展、助力新品牌崛起、提升城市形象。当前,一些地区在推动现象级消费方面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同时在发展现象级消费方面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需求端居民消费信心不足,消费能力减弱,供给端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政策端政策支持和营销推广还需加力。因此,提出发展现象级消费促进消费增长的对策建议:突出地方特色,打造消费IP;做好政策支持,提升营商环境;加强营销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增加居民收入消费能力;稳定发展预期,提振消费信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补偿性适配理论,首先建立了"政策工具-人才供应链"二维分析框架,然后采用内容分析法,分别对2011-2018年四川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41项政策文本以及256份访谈记录样本进行了政策供需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供需适配模型计算和分析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供需适配度及适配关系。研究发现:"信息技术支持"、"政府购买"、"海外机构"和"法规制度"等次级政策工具在人才供应链的教育/鉴定机构环节存在着政策供给过溢现象;而"政府购买"和"海外机构"在劳动者环节,"贸易制度"在教育/鉴定机构和人才市场环节存在着政策供给缺位现象;同时,"信息技术支持"在人才市场环节,"资金投入"、"金融支持"和"服务外包"在企业环节存在着政策供给不足现象。针对目前在人才供应链各个环节存在的政策供给过溢、缺位和不足共存的现实,本文以优化政策资源配置和提高政策供需适配度为导向,从次级政策工具使用的强度、内容、形式、运行机制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矫正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行业,外有国家政策支持、国际资本支持、黄金广告资源支持等,内有几年到十几年的市场积累,以及不甘落后、谁与争锋的市场雄心,2009年的太阳能行业一定会大有看头 <山海经·海外东经>中有云: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相似文献   

15.
在政策明确的大势下,新能源行业并非是一帆风顺。以太阳能为例,凭借政策的支持发展迅速,但是仍难掩饰该行业服务和标准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基于我国在跨境人民币结算领域的特点和优势,结合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实务现状分析,指出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制约因素及相关结算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支付清算体系、加大国家政策支持的力度、减少出口试点企业名单审核环节、制定出台全面系统的操作规程、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方案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一农民工消费水平研究现状褚荣伟等2011年发表的"中国农民工消费市场解读"以2010年上海农民工消费调查研究为数据源,在文章中作者分析了农民工市场的消费水平、消费特征,创新性地将农民工消费分成了集体消费品的福利消费和私人消费领域的商品消费,提出了当前农民工消费主要是在集体的消费领域的福利消费进行竞争,所以提示我们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应更多注重公共资源的均等化,让  相似文献   

18.
实施家电下乡是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积极探索,是一项重大的支农惠农政策,是国家财政资金支持重点由投资、出口扩展到消费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是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的新突破。文章通过调查走访,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当前家电下乡问题产生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1月6日,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向外界宣布:首期投资3000万元,全面进军太阳能热水器。据披露的"万家乐世纪骄阳A计划",万家乐将利用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优势,继续保持、巩固在燃气热水器的绝对领先地位,并全力发展电热水器,强势介入太阳能热水器,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成为气、电、太阳能三大热水器领域最有影响、最具竞争力的品牌。业内专家指出。由于气、电、太阳能并驾齐驱,国内热水器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所做的全国消费者家用电器消费意向调查结果显  相似文献   

20.
我国建筑节能问题有可能获得技术上的突破,短期内可大幅度降低太阳能供电、供热成本.采用太阳能光伏电池方面的技术已处在领先水平.如何加强这方面工作,从政策上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急需政府作出政策性规定.积极推进建筑结构节能和再生能源节能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