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将所有的政策性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到单一账户,所有财政支出必须由国库直接支付,这是当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政府资金管理模式,它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动供应者或用款单位,以实现政府对资金的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2.
国库集中支付,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在国库单一账户制度下,取消了各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内、外资金账户,支出一旦发生,财政资金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支付给商品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不存在非单一账户下出现的多个转账环节.财政资金在实际支付之前,都是财政可统一支配和调用的资金.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的支出效率和使用效益。本文仅就在具体操作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现阶段建立现代财政国库制度的核心内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从预算分配到资金拨付、资金使用、银行清算,直至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账户全过程的监控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改变现行的财政资金层层拨付方式,将政府的所有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资金和纳入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集中在人民银行或指定代理银行开设的国库单一账户上,所有预算单位需要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款项时,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经国库支付机构审核后.将资金直接从单一账户支付给收款人的制度。  相似文献   

4.
浅议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玫宇 《青海金融》2004,(11):55-56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简称,是指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对财政支出从预算分配到资金拨付、资金使用、银行清算,以及财政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提供者账户的全过程,都由国库直接支付和控制。具体来说,就是财政在中央银行设立国库单一账户,财政收入不论预算内外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财政支出经支付机构签发后直接从国库单一账户支付到商品和劳务提供者的帐户,从而加强国库对财政资金具体收支的严格控制。这一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从收入方面看,取消了各征收机构、执法机关的各种收入过渡账户以及各单位、各部门在银行开设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支付系统运行后,国库资金运行从此驶上快车道,国库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正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人民银行国库,特别是地市以上国库将成为支付系统的直接参与者,如何正确认识由此带来的国库资金风险,并予以有效的防范,是确保国库资金安全的关键,也是国库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国库资金清算中的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库核算系统2.0版的推广应用和现代化支付系统的陆续开通,国库资金清算方式也在不断变革之中,这些多种多样的资金清算方式也增大了国库资金清算风险。  相似文献   

7.
国库会计核算新系统的运行和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开通,使国库拥有了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直达畅通的资金汇划手段,极大地缩短了库款的在途时间,提高了国库资金的运行效率,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国库资金的风险隐患也相应加大。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金融、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库业务的事后监督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国库摆脱了长期对会计营业部门的依赖,拥有了如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国库内部往来、同城票据交换等直达、畅通、多样的资金汇划手段,国库会计核算发展成较为独立的体系,国库资金运行从此驶上快车道。但国库资金清算方式的快捷、多样,同样增大了国库资金的风险,使国库风险点前移。由原来单一的“行库往来”方式转变为包括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大额支付往来在内的多种资金清算方式,使国库部门直接处于资金清算的第一线,国库资金风险增大了。这使得国库事后监督工作难度加大,客观上也要求监督人员在细致上下功夫,对每一笔传票和附件监督到位。  相似文献   

9.
随着财政国库管理体制的深入改革,我国逐步建立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实现了国库资金的集中支付,实行了国库库存资金计息等重大改革。中央金库及地方各级国库库存资金稳步增长,国库库存资金的高位积聚,为国库现金管理创造了空间。2006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运作正式启动后,探索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运作的可能性、必要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根据财政部的要求,浙江省已于2012年底前,全面完成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对预算资金进行集中管理。这是解决财政预算资金使用中诸多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重大措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涉及多个部门,财政、人民银行、代理银行、各预算单位,特别是作为执行主体之一的预算单位,由于预算资金管理模式的变化,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国库集中支付模式下的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是我们当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国库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库业务的迅速发展,国库资金汇划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单一的行库往来方式拓展为包括行库往来、支付系统往来、国库内部往来和同城票据交换并存的多渠道资金清算方式:从相对间接、相对封闭的资金清算体系转变为直达快通的、开放式的资金清算体系。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被推到资金清算的前台,处在资金风险的关口,国库资金安全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切实有效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成为当前国库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近年来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由财政部门对所有政府性收支实行集中收缴和支付,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对财政性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因此也称为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国库会计核算新系统运行和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开通,使国库在拥有了大额支付系统、国库内部往来、同城票据交换等直达、畅通、多样的资金汇划手段,极大地缩短了库款的在途时间,提高国库资金的运行效率的同时,国库资金的风险隐患也相应增加。为此,切实防范国库资金风险已成为当前国库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侯淑文 《金融纵横》2001,(12):44-45,49
所谓国库集中支付即国库单一帐户制度,就是将政府所有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集中在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开设帐户,同时,所有财政支出(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支出)均通过这一帐户进行拨付。笔者认为完善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对财政收支进行全程监控,强化央行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15.
2000年以来,南京市按照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精神和原则,先后实行了政府采购资金、社会再就业资金的国库集中支付和机关公务员工资财政统发,同时选择部分预算单位进行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试点。总体运行良好,成效明显,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遇到若干问题急需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6.
(一)支拔凭证管理的风险。新的国库会计核算体系,使国库资金的汇划渠道更加顺畅,但国库资金风险隐患也相应增大。支付系统开通后,国库部门可以通过支付清算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和国库内部往来等方式划拔资金,而预算拔款凭证作为财政部门在国库部门拔付库款的主要凭证却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一是既未列入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又没有象支票有防伪和使用有效期限,对其保管也没有特殊的要求。二是财政部门填制预算拔款凭证时,只在第一联加盖预留印鉴,其他联次没有任何印章,  相似文献   

17.
张勤 《金融纵横》2005,(9):56-58
一、国库新业务风险的具体环节和表现 1、大额支付往来业务风险 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与支付系统实现直联后,实行资金实时清算。而大额支付系统所特有的实时发送和接收功能,使得支付报文一经点击发送,国库资金即可瞬间到账。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国库资金清算体系以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涵盖了同城票据清算系统和国库内部往来系统,风险点前移,国库资金风险边缘扩大,影响国库资金安全的因素增加,国库资金风险点陡增.因此,对国库资金风险进行研究,建立完善的国库资金风险评估、评级和预警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梁明霞 《会计师》2009,(3):52-53
<正>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对从预算分配到资金拨付、资金使用、银行清算,直至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账户全过程的监控制度。就是将所有的政府性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到国库单一账户,并规定所有的财政支出必须由国库直接支付。其目的是使预算资金更方便、更快捷、更透明地拨付到用款单位,从源头上杜绝腐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从现行的分散支付向国库集中支付转变。  相似文献   

20.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管理需要,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直接支付到商品、劳务供应商或用款人,并对从预算分配到资金拨付、资金使用、银行清算、直至资金到达商品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账户,实行全过程监控的一种新型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目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旗县国库已普遍实施,它有效地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强了财政支出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