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商行政管理》2009,(1):49-51
一、当前利用互联网传销活动的总体情况 近几年,借助网络以网络倍增、网络连锁、电子商务、全球远程教育等名义大搞“网络传销”成为当前传销活动中影响最广、危害最大的违法行为。其特点有:一是往往披上“电子商务”的外衣,并借国家对鼓励、扶持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有关政策来伪装其非法行为,比传统传销更具欺骗性;二是利用网络开展传销活动,加盟和分成都在网上完成,并且可以用假名、假身份证参加,不受时问、地点限制,扩张更容易;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案情 2012年2月,我们重庆市工商局根据“电子商务搜索监测中心”网络监测发现一网站涉嫌传销行为。执法局情报处对该线索进行了分析研判,认为其传销特征明显,并且涉案金额较大。由于技术手段有限,通过具有相关资质的某网络技术公司进行进一步渗透,发现有多家网站从事类似模式的网络传销活动,其中就有“jy购物联盟”网站。向总局汇报后,我局组织渝北区分局对“jy购物联盟”进行立案查办。  相似文献   

3.
基层聚焦     
《工商行政管理》2013,(18):75-76
上海:将重点打击网络传销活动去年以来,上海市工商局、公安局密切配合,共查处传销违法和犯罪案件194件。下阶段,市工商局将会同市打击传销违法和犯罪活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重点打击以“股权投资”、“资本运作”、“电子商务”、“购物返利”等为幌子的网络传销活动。同时,进一步落实综合管控措施,积极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建立健全违法线索的发现和举报机制;建立以社区校园为基础、以传统媒体为主导、以网络媒体为辅助的宣传载体,开展以打击传销公益广告大赛等为重点的禁传宣传活动;加大综治考评力度,进一步拉大区县考评差距。  相似文献   

4.
工商公字[1999]第2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最近一个时期,一些地区传销及变相传销活动又有抬头,有的假称“消费联盟”、“共销”、“框架营销”、“滚动促销”等营销方式;有的假借专卖代理、特许加盟经营等名义,进行传销或变相传销活动。尽管形式不同,但其特征大多是以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为幌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引诱群众参与营销活动,从而形成违法销售网络,最终骗取加入者的钱财。有的甚至利用变相传销从事金融诈骗或非法集资。这些违法经营活动,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  相似文献   

5.
当前,网络传销和网上各种非法金融活动的不断涌现,使得政府部门监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一方面,传销与各种非法金融活动借助互联网迅速蔓延,往往打着消费返利、电子商务创新等旗号,极具欺骗性和扩张性。另一方面,网络传销多与网上非法集资等相互交织竞合,组织者和经营者还经常采取规避法律的“店传店”模式和模糊层级的做法,使违法行为更具隐蔽性和非典型性。再一方面,  相似文献   

6.
《禁止传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四章依法设定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非法财物、没收非法所得、罚款、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一、法律责任设定针对传销违法活动的特点在法律责任设定上体现出《条例》的特色。针对传销组织特点设定法律责任。与以往的法规不同《,条例》没有针对“拉人头”、“骗取入门费”“、团队计酬”等不同行为设定法律责任,而是根据传销组织中,组织者、骨干分子和参加者在传销活动中承担的不同责任,对传销行为统一设定了罚则,即规定了无论构成哪种传销行为,其组织者、骨干分子、参加者都应承担法律…  相似文献   

7.
《工商行政管理》2011,(17):40-41
2005年,我们福建省泉州市工商局就开始认真探索开展网络市场监管工作,尤其是2009年以来,我们不断加大监测设备投入,研发适用计算机软件,创新监测监管思路,总结实用高效网管经验,在防范打击网络传销等新型违法行为工作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两年多来,我局先后监测排查涉嫌网络传销案件线索近120条,制发6份网络传销行为监测分析报告,监测发现多种类型网络传销行为,立案查处11起网络传销案件(其中移送追诉3起),取缔了13处网络传销窝点,教育遣散网络传销人员350多人次。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6月25日,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联合举行打击传销通报会。总局直销监管局有关负责人指出,针对传销活动出现的新特点,全国工商、公安机关将狠抓源头治理,做到“打头目、端窝点、摧网络”,实现对传销的精确打击;实施部门联动跨区域打击,从单一兵种作战向跨区域多部门集群战役转变:采用网络巡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模式,发挥社区等基层组织作用,对传销活动进行调查摸底,做好基础防控传销工作;对98个传销问题严重的地区进行重点整治,重点打击以“资本运作”、“1040工程”等为名的拉人头式传销及网络传销;创新宣传形式,发布打击传销警示及公布典型案例,营造打击传销的舆论声势。  相似文献   

9.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纯资本运作”、“消费返利”等旗号从事网络传销活动,欺骗性强、资金聚敛快、涉及面广,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为扩大宣传的覆盖面,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防范传销、抵制传销的意识和能力,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3.4亿条抵制网络传销公益短信。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传统意义的传销,网络传销具有更强的隐蔽性、欺骗性、广泛性和技术性等特点,使得案件查处工作更加困难。2009年以来,笔者作为基层的执法人员,先后参与了“天业哈慈”、“香港安格”、“月朗国际”等数起网络传销案件的查处工作,有以下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网络传销的现状分析及监管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传销继承了传统传销与网络技术的双重优势,又具有欺骗方式手段多、隐蔽虚拟性强和跨区域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成为当前传销活动中影响最广、危害最大的行为。因此,正确认识网络传销,分析研究现状、寻求查禁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商业经济背景下,商品经济为腐败行为披上了某种“合理”的外衣,也使高校的腐败行为因主体方面的专业化、智能化等而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不可预见性。为了提升廉政教育的效果,必须从源头上着手工作。当今,以影像片进行高校廉政教育是广为运用的一种形式,但其在创意、制作、传播等方面都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3.
张斌 《网际商务》2011,(9):26-26
不管你时尚还是老派,与时俱进都是必然的选择。那些有着百多年历史的职业体育老店纷纷披上了“社交”的外衣。  相似文献   

14.
一、传销案件的调查取证方向传销案件,无论是“传商品”还是“传人头”,无论是通过互联网还是假借专卖、代理、特许加盟经营等形式,只要构成传销,那么在调查取证时就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有着共同的调查取证方向,只是不同类型的传销案件,在具体的证据种类上有所差别。(一)证明有奖励分配制度的存在查传销就是要证明传销行为的存在,即当事人有《关于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等非法经营活动的意见》第二点所列的六种行为。而奖励分配制度往往就是这几种传销行为的书面表现形式,只要参与人按照奖励分配制度去运作,并且获得了奖励分配制度中规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立足“部门联动、协同作战、齐抓共管”的打击传销工作长效机制,我们重庆市工商局渝北区分局查处了“新智网”、“重科国际”等网络传销大要案件。在此,我们以查处“新智网”传销案为例,谈一点我局查办网络传销案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传销组织为逃避查处,纷纷采用依托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手段再造传销流程,加之监管部门的相对缺位、监管手段的相对缺乏,导致利用互联网传销活动日益猖獗,不仅出现大量以网络产品为传销标的物的传销活动,而且一些传销传统产品的传销组织也逐渐开始通过互联网进行报单、支付、计酬、招募、培训。针对这种情况,我局决定从强化网络经营监管入手,标本兼治,推进打击利用互联网传销工作落到实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7.
当前,重提什么是传销和如何查禁传销的问题,并尽快加以明确,绝不是单纯研究某一种营销方式,而是查禁传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事关政策把握、依法行政,进而维护社会经济稳定的重要工作。一、传销和变相传销从商业运作的角度,传销是企业通过传销商建立的销售网络来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并依据网络销售额决定对该传销商进行奖励的一种销售方式。其运营原理按照传销宣传者的话来说,是运用“产品使用者”、“产品零售者”和“产品销售管理者”三位一体的观念,以组织“复制”衍生的理论,再加上多层次架构的差额利益分配,并掌握了人生…  相似文献   

18.
《工商行政管理》2009,(9):53-53
自4月23日开始,众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神州行用户陆续收到了这样的短信:“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日通过《刑法修正案》增设了组织领导传销罪,明确传销是违法犯罪行为。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提醒您:远离传销,抵制传销!”  相似文献   

19.
橘生淮北     
自1990年雅芳“大驾光临”之始,直销于国人而言,始终是个“令人头痛”的行业。20世纪90年代不少公司假直销之名、行传销之实,到处招摇撞骗、非法敛财。由此引发的经济秩序混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998年4月,中国政府忍无可忍,国务院终于颁布《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一笔封杀了一切直、传销活动。  相似文献   

20.
我们把案件查处工作作为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的重要手段,坚持“露头就打”的原则,采取明查暗访、全面清理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方法,时刻注意传销活动的新动向,发现苗头,及时查禁,严厉打击。特别是对对抗查处、转嫁利益纠纷、推卸责任、把矛头指向政府的行为,坚决打击;重点加强对过去从事传销活动,现已转型的企业的监管,由专人定期检查,严格规范其经营行为;与公安部门联合,加强对宾馆、饭店、写字楼、出租房等容易发生传销和变相传销场所的检查,防止传销和变相传销行为的发生。在对写字楼、出租房检查时,主动与公安、街道办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