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是医药制造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国外许多国家都把提高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发展本国医药产业的重要战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加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意识也不断加强,党的十七大也再次明确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本文力图以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入手,来评价我国医药制造业目前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就如何提高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分别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医药制造业是我国同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高速的发展,但由于基础薄弱,“一小二多三低”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新药研发能力低、医药产品技术含量低已经成为制约医药产业全面、健康发展的瓶颈。医药制造业属于典型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驱动型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是增强医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提高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省的标志性产业,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本文在阐述提高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意义基础上,分析提高我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我国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增强我国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方法从内、外两个方面对我国医药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从本质上阐述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结果与结论我国医药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医药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医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弱。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运用DEA-最优分割聚类法对中国28个制造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总体水平较低,高技术制造业比传统制造业效率更低,制约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利用率低,产学研合作效率低,专利申请数不足.最后,提出改进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装备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创新是产业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升的源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设计了由创新支撑保障能力、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环保能力5大模块共18个指标构成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以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作为研究样本,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实证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本文以相关产业竞争力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从成本、质量、效率、规模、结构等7个方面剖析了技术创新对于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并指出只有依靠自主技术创新,才能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跨越.  相似文献   

8.
基于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的几个关键指标对我国1993~2003年期间钢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变化进行了测算,同整个工业的相应指标做了比较分析.进而从钢铁工业本身的结构特点和需求市场的角度对这种变化做了进一步阐释,提出了今后增强钢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三个方向.  相似文献   

9.
界面管理:医药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界面管理是近年来国际制造业技术创新管理热点研究领域,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对企业界面管理的定义、层次、发展历程及对医药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启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医药制造企业技术创新中界面管理应用研究梳理出可行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代表, 其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已经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基于两阶段创新价值链理论, 运用超效率 DEA 模型对我国 2005~2016 年26个省市电子信息制造业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值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科技研发效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 成果转化效率成为制约整体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 且区域间效率差异显著。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促进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3条建议: 识别区域产业发展特征, 实施差异化创新战略; 营造技术创新发展环境, 增强产业主体创新意识; 丰富产学研创新网络内涵, 促进跨区域技术交流协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技术创新战略看作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结合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在分析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和企业现有技术创新能力强弱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体系,以便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时,量体裁衣,选择适当的技术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我国石油工业技术和技术标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指出了石油工业发展的关键是自主技术创新,发展的目标是创新技术标准,提出了推动有效采用标准战略、参与标准制定战略的中国石油工业技术标准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化,技术创新的关键性作用日益突出。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是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迄今为止,我国大多数产业的技术来源主要都是西方国家的产业技术扩散。但是,中国不能长期处于低端产业、低附加值的国际分工地位。要形成持续的竞争力和保持持续增长的空间,就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有新的作为,即把产业发展的基点放在技术创新,特别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至拥有核心技术的基础之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产业发展的一大优势,但对技术进步而言则是一个影响比较复杂的因素。中国产业技术的选择不能不反映劳动力丰富这一重要的资源禀赋条件,又不能使巨大的劳动力就业压力成为抑制中国产业技术进步的消极因素,影响中国产业顺应世界产业技术发展的基本线路,实现向高层次、高技术价值链的推进和升级。这是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问题。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推动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主体是政府。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作用逐步增强。这不仅表现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R&D支出持续增长,而且表现为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国工业以至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前途将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推动工业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用TRIZ创新方法解决生产过程中流程问题,以化工研发项目“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为例,通过利用TRIZ理论中的功能分析、因果分析、冲突理论、物场模型、知识库、创新原理等方法,得到了若干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完善了制备复合材料过程中的制备工艺,并提高了复合材料强度。  相似文献   

15.
破坏性技术、组织创新与产业成长预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Christensen创立的破坏性创新理论进行了梳理,对其理论背景、分析框架、数学模型及实证研究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描述。破坏性创新作为目前世界主流管理理论尽管在中国受到了不应有的忽略,但相对于Porter的竞争理论,更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研究。本文最后运用破坏性创新理论,对“中国制造”的未来产业成长选择之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The existence of free technologies is prevalent in a variety of industries from software to design.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compet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free and priced technologies. I draw on the literature on economic logics to predict that, in general, technologies that are freely shared are likely to stimulate interest and provide useful market information without directly competing with priced technologies. In contrast, due to direct competition, I predict that the prevalence of priced technologies will decrease the sales of other priced technologies. I find support for these hypotheses using a sample of more than 1 million transactions in over 200 distinct markets for MobileApps for the Palm computing platform. This study highlights how free technologies can be utilized to enhance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producers.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产业创新是一个国家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通过采取一系列创新活动,使原有产业取得进一步发展,实现质的飞跃的过程。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现阶段的发展却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日本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进而探讨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为应对挑战,实现突破性发展所应采取的产业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出现了严重的城镇化质量问题。本研究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出发,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全国30个省市的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30个省市间城镇化质量差异十分显著,高于城镇化速度体现的差异。从东中西部区域来衡量城镇化质量高低,可以看出,东部>中部>西部。从城镇化速度与城镇化质量的协调度来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化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高——高”型,“高——低”型,“低——低”型,“低——高”型,文章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城镇化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创意设计产业蓬勃发展,逐渐成为风险投资青睐的新兴领域。然而,创意 设计产业是典型的高风险投资行业,为了控制风险获取高收益,综合评价项目对于风险投资 者而言尤为重要。针对国内外缺少该领域研究的现状,本文简要分析了创意设计产业风险投 资项目的特点,并结合层次化分析法(AHP)构造了一套风险投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指导 风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具有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Why do some new technologies emerge and quickly supplant incumbent technologies while others take years or decades to take off? We explore this question by presenting a framework that considers both the focal competing technologies as well as the ecosystems in which they are embedded. Within our framework, each episode of technology transi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ecosystem emergence challenge that confronts the new technology and the ecosystem extension opportunity that is available to the old technology. We identify four qualitatively distinct regimes with clear predictions for the pace of substitution. Evidence from 10 episodes of technology transitions in the semiconductor lithography equipment industry from 1972 to 2009 offers strong support for our framework.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 of our approach for firm strategy.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