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在旅游资源保护呼声日盛的今天,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们不但要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更应该关注其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我们要认真地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审视,对其价值进行充分认识和发掘,在保护民俗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开发利用它.同时,这也需要我们在尊重传统和事实的前提下,科学地开发和保护,使民俗旅游资源在现代化进程中永葆生机.  相似文献   

2.
唐山市沿海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唐山市沿海及西部内陆洼地湿地资源状况,分析了该区域湿地资源保护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沿海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原则,设想目标和重点项目与布局,并论述了保护开发湿地资源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畜禽品种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青海地域辽阔,自然条件独特、畜禽品种资源丰富,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对于发挥本地畜禽遗传资源优势,实现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介绍了青海省畜禽品种资源的现状,并提出了品种保护的对策与措施,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我省这些畜禽品种资源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土地保护法制体系现状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保护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国已经采取立法的形式,制定了一套土地资源保护法制体系。有效的防止了一些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现象,实现了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本文通过对我国土地保护法制体系现状的分析,发现它存在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建议,使我国的土地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5.
天然林资源保护是最近几年来林业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大事,中央及地方财政在资金上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如何用好管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搞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除了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林业部门制定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管理办法外,还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有效遏制资金管理过程中不正当行为的发生,防止经济犯罪和虚假会计信息发生。 一、建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步骤——形成科学的权力分割机制 由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在经营上有施工作业的地域广阔、牵涉的关系方众多且…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是我国湿地资源分布最广泛的省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湿地之一。但是黑龙江省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湿地资源的保护,且利用过度,导致黑龙江省的湿地资源形势十分严峻。通过对黑龙江省湿地资源的概况的调查,分析了黑龙江省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7.
简论宋代的林业发展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文佳 《中国农史》2003,22(2):28-34
两宋时期,封建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建设,积极劝谕和引导人民群众栽桑种树,使宋代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林业体系。在发展和建设林业资源的过程中,宋代除了倡导和鼓励植树造林外,更重视对林业资源的管理与保护,采取了鼓励植树、减免赋税、赏罚官吏、保护山林等一系列措施,它们对宋代的林业建设和保护发挥了重大作用。宋代发展和保护林业资源的政策措施,对现今社会赤有借鉴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柳季 《中国土地》2023,(1):28-30
本文结合吉林省耕地资源现状特点,从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两个方面,梳理归纳了两类耕地在保护利用方面的实践做法,提出了注重技术创新、建立配套水利设施、科学引入社会资本等保护利用思路。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颁发的《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会计处理规定》对规范和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的会计核算,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提高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的使用效益,保障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顺利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核算科目简单,不能全面反映资金活动的全过程,在实施中暴露出一些不足和缺陷,特别是天然林资源丰富,以天然林保护为主的林场,在核算天保资金方面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一、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会计核算的现状及问题根据财政部颁发的《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会计处理规定》,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林业企业》2011,(3):F0002-F0002
“十五”以来。南江县林业局认真贯彻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方针。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两大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1.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划定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产种质资源是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划定背景,并从划定类型、数量、区域分布、保护面积、保护对象等方面分析了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划定现状,指出了当前已划定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和研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生物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泽真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4):307-309,314
生物遗传资源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性物资。生物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世界各国采用的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类型,主要有专利保护、植物育种者权利保护和农民权保护。中国宜采用组合保护的方式,确认遗传资源为国家所有,确立遗传资源权制度、植物品种权利制度以及专利制度,以加强遗传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沿海滩涂资源将成为沿海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本文以江苏沿海腹地的盐城市滩涂资源和港口群开发为例,基于沿海滩涂生态环境及沿海港口开发与利用现状,从港口节点地区环境压力、滩涂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海岸生物资源、自然保护区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沿海港口开发对滩涂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从滩涂资源生态保护的视角出发...  相似文献   

14.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盛 《林业经济问题》2001,21(5):317-320
本文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和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出发 ,分析了开展生态旅游与实现资源保护的关系 ,保护与开发利用既有促进作用 ,又有相互矛盾 ,并进一步探讨自然保护区如何在实现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开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5.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自然保护区的应用 ,当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其基础当然也是“发展”。这种发展 ,包括人环关系和人资关系的发展 ,是一种均衡、和谐和互补状态的过程。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实施同一的严格的保护政策其必要性和可行性都受到来自实践的质疑。根据目前的国情、区情 ,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在时空上进行划分 ,这样可以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分类指导 ,可以将不同时空范围内保护区的各种价值与社会经济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可以使有限的财力集中于重点保护的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16.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提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开发规划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调查、发掘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并探讨如何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建设,旨在为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对普通矿产资源已经形成一套初具规模的保护体系,但对地方性特有矿产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仍存在不足,如果不顾地方性特有矿产的实际,生搬硬套《矿产资源法》规定的普通矿产管理办法,常易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与流失。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立法、行政、经济等手段,逐步健全地方性特有矿产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沿海滩涂大规模围垦及保护关键技术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江苏沿海围垦布局、围垦工程建设、水资源保障、环境保护等问题,对围垦工程与近岸海域水动力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对港口资源的影响、辐射沙脊群泥沙分布及输运、潮滩及近岸沙洲稳定性、辐射沙脊群围垦布局及监测关键技术,围垦堤防设防标准与设计方法、施工技术、围垦筑堤新材料与新工艺、蓄淡与引排工程、围垦堤防施工安全监控、质量检测及风险评估,垦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蓄淡工程优化布局、优化配置与联合调度、一体化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围垦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生态效应、生态型围垦评价方法、围垦区生态重构技术、垦区生态环境监控管理模式进行研究;进行江苏沿海滩涂大规模围垦及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的集成和工程示范。  相似文献   

19.
秦巴山脉拥有丰厚的自然文化资源,区域内包括多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保护地。设立秦巴国家中央公园,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各类型保护地,有利于保护秦巴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促进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了我国国家公园的法律体系框架,系统梳理了秦巴地区涉及的现有保护地类型的地方法规。建议制定《秦巴国家中央公园管理条例》,为保护秦巴地区的生态环境提供统一管理、跨省协作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是从传统文化中继承与发展下来的精华部分,作为文化资源中重要的且不可再生的一部分,其保护与发展是推进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资源生态开发的关键环节。以四川秦巴山区为研究范围,分析其现有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基本情况、特征,及在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策略,即与既有的文化载体空间一体保护策略。并在此基础上,从空间类型、要素等方面对文化载体空间进行分析,探讨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