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1月27日,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第13次会议在重庆召开,上海、南京、武汉等29个长江沿岸城市负责人共话合作。1985年底,沪、宁、汉、渝4市发起“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目前,协调会已有29个成员城市,围绕四个特大中心城市,组成了重庆协作区、武汉协作区、南京协作区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协作区。重庆是会议轮值主席,主题是“发挥黄金水道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发展”,就跨区域协调机制、发展现代物流业、长江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维护农民工权益、进一步加大扶持三峡库区发展力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港口经济》2008,(7):53-53
2004年以来,锦州市利用自身“口(岸)、腹(地)、心(中心城市)”三要素,确定以港口为中心、港城为载体、运输为动力、产业为支撑、推进“海陆一体”发展思路,实现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该市紧紧抓住“港口经济”主线,依托腹地展开生产力布局,实施“以港兴市,以工促港,港城互动”战略,  相似文献   

3.
我在“长江发展论坛”第一届年会后,写了“长江流域经济带发展战略建议”一文, 1998年 6月登于《湖南经济》。随后,此文被新华社新华丛书编委会、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国人事出版社、山东大学、山东省决策英才文化发展中心、中国作家杂志社、中国改革杂志社等九个大学、出版社、会转登或收入书中。   在我上文中指出,第一届年会有专家指出“上流以重庆、中流以武汉、下流以上海为中心城市的经济区域”理论 (长沙源流、上流、中流、下流,指河流的源头、上部、中部、下部流域 ),这是将计划经济时期建设中心城市理论,运用于长江流域经济…  相似文献   

4.
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淑美  黄达海 《科技和产业》2010,10(1):16-18,74
从临空经济相关理论出发,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了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了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并以北京顺义临空经济区发展为例,探讨了顺义临空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使用社会统计学软件SPSS,评价了我国主要中心城市临空经济发展成熟度。结果表明上海是国内临空经济发展成熟度最高的城市,而天津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5.
近年中央给天津的城市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核心内容是北方经济中心。天津如何才能在加快建设北方经济中心的过程中,带动环渤海和整个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天津港口经济,并与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加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其中影响最广泛、发展最快的三个区域分别是: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区。  相似文献   

7.
现代物流条件下枢纽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鸣 《港口经济》2004,(2):50-51
我国枢纽港所在城市均为经济中心城市,经济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对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枢纽港口所在城市为核心,已经形成了包括港口在内的连接港口  相似文献   

8.
由广东经济学会、广州市委研究室、市计委、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及、广州市城市经济学会联合主办的“关于发挥广州中心城市作用问题讨论会”,最近在广州举行,参加讨论会的有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沈阳、哈尔滨、武汉和广西等地的专家学者共158人,大会收到论文和调查报告共79篇。省市主要负责同志任仲夷、梁灵光、许士杰、  相似文献   

9.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9个国家中心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以及后期扩充的成都、武汉、郑州、西安。鉴于2010年住建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首次明确提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的规划和定位,这一规划的期限恰好定格在2020年,而2021年又恰逢是“十四五”的第一年,不少城市摩拳擦掌,开始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0.
沈毅 《天津经济》2006,(10):8-12
天津有着悠久的航运历史,凭借九河下梢的优越地理位置,在历史上形成了发达的航运业。1860年开埠以后,天津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第二大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我国北方主要的对外通商口岸。近代天津有过辉煌的历史,“南有上海,北有天津”,天津与上海,北南辉映,相得益彰。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市上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完成了“三、五、八、十”的战略举措,同时,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非常关心和重视天津和滨海新区的建设,温家宝总理在天津考察时指出:“天津因为有港口、有漕运,历史上就是我国重要的通商口岸。加快滨海新区建设,很重要的就是发挥海的优势和港口的优势,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加快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提升天津城市战略地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全国总体发展战略部署,都具有重大意义。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了加快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这使天津又站在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