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学童  左宁  李涛 《浙江经济》2005,(24):20-21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5年9月份的预测,2006年全球经济将继续呈温和增长态势,经济增长率将有所下降。世界经济增长对美国和中国的依赖过高、资产价格过度膨胀、房市景气过热、油价持续在高位震荡等是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6,(37):30-31
[美国彭博新闻社9月4日]中国银行业最大的海外投资方——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说,它已经花费80多亿新加坡元(1新加坡元约合5元人民币)购买中国的资产,并计划投入更多资金,以便从中国的经济增长中获利。  相似文献   

3.
美联储在2014年10月29日停止实行资产购买计划后,表明2008年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以下简称QE)正式退出。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必然会受到美国实施和退出QE的影响,而且,美国和中国分别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金融市场必然会发生剧烈动荡,这除了将对美国经济增长方式产生作用以外,还会让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受到美联储退出QE的外溢性风险。文章在介绍相关背景的基础上,分析QE政策退出对我国居民资产组合的动态预测,阐述QE政策退出对各项资产组合的实际影响并提出相关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信息》2007,(16):36-3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日前发布的新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指出,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11.2%。受到国内经济建设和商业发展的推动,今年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占到4/1左右,中国也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但是对我们来说,要紧的并不是津津乐道于此,而是要问一下:我们从“中国经济对全球增长贡献最大”中得到了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美国《华尔街日报》2月20日】涌入中国的海外投资一直是中国增长的动力,中国大陆的外资企业已经达到了50多万家,资产总额高达6,600亿美元。不过现在,投资的流向可能发生逆转。中国将增加在海外的投资,以获得未来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源,这将使其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海外经济评论》2006,(44):22-23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10月23日】十年来,美国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发动机。但是现在,随着美国的房地产热面临衰退的危险,许多人预言美国人的家庭开支将停止增长。有少数人甚至担心美国很可能在2007年陷入经济衰退。以前,美国经济下滑曾导致整个世界经济下滑。然而这一次,世界经济的命运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经济是否能够与放慢的美国发动机脱离开来。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首先,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按名义汇率计算,2000--2006年间,中国占全球GDP的比重从3.8%上升到5.5%,对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8%,仅次于美国20.5%的贡献率。同期,中国进出口占全球货物贸易的比重从3.6%上升到7.2%,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2%,排名世界第一。2007年,美国经济由于次贷危机而放缓,中国有可能成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资讯     
《首都经济》2008,(3):10-12
次贷危机资产减记可能超过1万亿美元;美国会将今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测上调至1.9%;日本经济面临“内忧外患”;林毅夫:2030年中国将超越美欧成为世界最大经济市场;寸雪灾害不会对经济基本面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田丰伦 《西部论丛》2004,(12):40-41
2004年,世界经济快速增长已成定局。据预测,今年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将超过5%,美国和日本经济将分别增长4.25%,西欧国家将增长2.25%。亚洲发展中国家达7.75%,中国经济增长率将高达9.4%。  相似文献   

10.
实体经济和金融失衡,金融衍生品资产增长和流动速度远远超过实体经济增长,派生了更多资产泡沫。国与国之间经济增长失衡,美国巨额的财政赤字、贸易逆差以及低储蓄率,是靠中国经济的“双顺差”和借助海外资金支撑的。一旦这个资金链条断裂,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和动荡就难以避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从2002年到2007年中国经济保持了超常的增长速度,经济明显过热。2007年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严重恶化,对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形成威胁。中国政府旋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经济降温。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急转直下。世界经济形势风云突变。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急剧逆转、石油价格和各类初级产品价格猛然暴跌,全球范围内的滞—缩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担心,美国经济将继续走下坡路,而且,中国经济或许也将受到冲击。 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约占其出口总额的1/5。对美国的出口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最近5年,中国出口总额年均增幅约为30%;出口在中国经济产值所占的比例约为1/3,而中国的年经济总产值已经位居世界第四位。  相似文献   

13.
【美国《华群顿观察》4月9日】世界银行最近宣布,中国和印度的经济规模要在以前预测的基础上收缩40%。因为中国和印度都是快速增长的经济大国,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世界银行的这次修正使得过去5年来世界经济的增长降低了半个百分点之多。  相似文献   

14.
《海外经济评论》2006,(17):21-22
【美国《华盛顿时报》4月17日】中国和美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两个发动机,两国的经贸关系使世界经济保持增长,但是有些分析家担心美中的这种关系可能会结束。  相似文献   

15.
[英国《金融时报》4月17日]中国经济与世界“脱钧”了吗?“脱钩”(Decoupling)一说最早受到关注是在2008年1月,当时美国经济已经显出衰退的征兆,而中国经济仍是一派红火迹象——GDP保持两位数增长,股市创出新高。支持者认为,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可以不受美国经济下滑的影响,延续高速增长。16日,中国公布了2009年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数据:GDP总额6.57万亿元,同比增长6.1%,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是中国经济运行由升转降的一年。这种变化既因为受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变化的影响,也因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同时也是数年来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综合体现。可以认为,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转折性变化,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因此只要政策调整适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美国依靠美元的特权,通过资源的全球配置,构筑了资产膨胀推动借贷消费不断扩张的经济增长模式。美国的汇率政策是以维持其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为目标,美国的均衡汇率是要实现如下均衡:其一是既能确保享受美元霸主的利益,又不至于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危机冲击到它自身;其二是既能保持美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竞争优势,又能享受别国的实体经济资源,并维护别国对美国的增长需求;其三是既能源源不断地吸引外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又不至于导致资产价格过度膨胀。美国的汇率A略是努力促使名义汇率变动收敛于符合自身利益的均衡汇率。  相似文献   

18.
胡少维 《开放潮》2002,(1):19-20
2001年以来,尽管世界经济环境不好,中国经济仍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长。但由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如果2002年中国扩大内需的政策力度没有增大,市场化改革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话,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很可能出现下滑势头(比2001年),因此,为避免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过快,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需要在体制、制度和政策上做出必要的改进和调整。2002年要维持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格局,应该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并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在千万百计扩大出口需求的同时,又要着力于开发国内需求,…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25日发布的2007年世界经济预测,中国今年首次把美国从其长期占据的全球经济增长主要火车头的位置上赶了下来,中国超过11%的经济增长速度使美国2%的增长率黯然失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特别报道     
《中国经济周刊》2011,(37):34-37
国际化解美债、欧债危机,中国如何介入?1美国驻中国大使骆家辉:美国债务上限最终达成协议对全世界都有好处,美国经济越强对世界经济越有好处。美国消费的是全世界的产品,中国也是美国强有力经济的受益者:美国的经济强劲有力,就会使美国人能够购买中国的商品,从而带动中国的就业;中国的经济(态势良好),中国人也会购买更多的美国产品和服务,帮助美国创造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