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任唤麟 《旅游学刊》2014,29(10):116-128
20世纪3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古代旅游研究的成果陆续出现,目前尚无有关研究的全面综述。该文分别对早期中国古代旅游研究以及中国古代旅游文学、旅游史、旅游文化、旅游地理与旅游经济研究现状做了概要梳理,并以中国知网期刊论文为数据来源进行统计分析,认为1997年以后中国古代旅游研究有所发展,现有成果的研究重点分别为中国古代以及明清、唐宋旅游,长江中下游地区旅游,旅游史、旅游文化与旅游文学。基于以上梳理与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古代旅游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突破视域、理论、方法以及实用性评价标准的局限。  相似文献   

2.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述评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9  
丁焕峰 《旅游学刊》2004,19(3):32-36
本文对我国旅游扶贫开发历程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在此基础上,认为我国近20年旅游扶贫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领域:旅游扶贫含义及其理论基础;特定地区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分析、发展战略和基本思路;旅游扶贫的效应研究;旅游扶贫模式研究;旅游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对策研究;旅游扶贫开发工作的其他专题研究等。本文认为贫困社区参与旅游、旅游扶贫与当地主导产业的有机结合是现阶段旅游扶贫研究中有待深入分析的两个重点。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国家旅游业优化的需要,更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通过文献综合分析、对比研究、归纳总结等方法,从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开发与保护、扶贫效应与居民感知等方面对中国乡村旅游扶贫进行系统综述,提出今后学界应具体从加强理论体系构建、拓展研究方法、深化研究内容及聚焦微观问题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4.
体育旅游融合是推动体育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传承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06—2024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690篇体育旅游融合相关文献,运用ITGInsight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系统梳理了中国体育旅游融合的现状、热点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发现:(1)中国体育旅游融合研究自2006年起步,经历了概念探索、理论构建、应用研究和创新拓展4个阶段。(2)研究内容聚焦融合理论机制、水平评价、战略路径、地方应用及政策驱动5大领域,形成以产业融合理论、耦合协调理论和协同效应理论等为核心的跨学科理论框架。(3)总体来看,中国体育旅游融合的研究脉络已从理论探索到多元发展,但仍存在理论创新性不足、数据动态性欠缺、新技术应用不足、区域协同与可持续性研究薄弱等短板。未来需加强跨学科融合理论体系构建、推动动态化智能化分析方法创新、深化跨区域协同差异化发展探索、强化实践应用系统可持续性研究,为体育旅游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旅游减贫效应之辩 ——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PT(pro-poor tourism,有利于贫困者的旅游)理念的提出和推行建立了旅游与贫困之间的直接联系,激发了学界对旅游发展与贫困减缓关系的广泛讨论.国内外学者在旅游减贫效应这一问题上产生了无休止的争议",旅游发展减缓了贫困""旅游发展加剧了贫困"和"旅游发展与贫困减缓无必然联系"三种观点同时存在.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文章系统梳理了旅游减贫效应的产生机制及支持不同观点的经验证据,并对争议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贫困度量方法不统一、空间尺度和研究方法不同、发展环境及模式选择存在差异等因素造成研究结论的不一致,综合各方面而言",旅游发展减缓了贫困"这一结论更为合理.最后,对未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7.
8.
9.
王鹏 《西部旅游》2022,(24):12-14
发展旅游不仅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建设,还提供了脱贫致富的渠道。发展旅游产业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脱贫致富的主要方式,有着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建立科学、系统的旅游扶贫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十分有必要。文章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维度建立了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扶贫成效评估指标体系,旨在为凉山彝族自治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强劲的发展势头、旅游目的地之间竞争的日益加剧,使国内外旅游学界对旅游感知形象的研究领域日益关注。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旅游感知形象研究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成果,为开拓国内旅游形象研究新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In view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Tourism in mainland China (hereafter known as China) and the resulting prolifera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this area, this study reviews 1,153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Chinese-language literature, relating to the topic and published in the past 17 years. Using a content analysis approach and drawing on a wide variety of sources, including articles in scholarly journal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and postgraduate dissertations, this study analyzes research trends and authors' contributions to the Chinese eTourism literature. Moreover, it critically reviews and discusse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analyzed articles, and suggests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These findings contribut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what researchers have previously done on China's eTourism research in the Chinese-language literature over the past 17 years.  相似文献   

12.
国外旅游研究领域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李正欢  郑向敏 《旅游学刊》2006,21(10):85-91
本文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国外旅游领域研究的缘起、研究概况、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国外旅游领域对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大多沿袭了传统利益相关者理论已有的研究基础,集中在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利益和关系等几个方面;研究涉及范围广泛,无论是具体案例的分析,还是对基础理论的探讨,研究开始深化和细化,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同时,本文对目前研究中所显现出来的一些局限性进行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本文回顾了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重要内容,总结出我国现阶段旅游形象研究的特点和走向,并指出了我国旅游形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旅游业发展质量的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产品质量、环境质量、要素质量、产业增长方式和产业运行质量5个方面对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质量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994年以来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和产业规模的扩张相比,产业发展质量是令人担忧的.  相似文献   

15.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在国内外日益兴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背景,厘清了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相关概念,从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入手,对国内外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机制、融合效应、融合模式、融合路径等方面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1)乡村文旅融合研究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在中西方语境中存在较大差异;(2)乡村文旅融合研究呈现出理论与实证并行的特点;(3)研究方向呈现多元化趋势。本文还提出了乡村文旅融合的研究展望,以期为乡村文旅产业融合的未来研究与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旅游电子商务研究述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旅游电子商务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学术界关注的一大热点。本文对国内外旅游电子商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着重评述了当前研究的几大方面:现状与对策、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在旅游企业的应用、旅游网站、旅游者消费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国内研究的薄弱环节,对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e role of Pro-Poor Tourism has been increasingly studied in China since the 1990s. The research has addressed a broad range of key issues such as the implication of “fu pin lv you” (or TAP to use an English acronym arising from the translation ‘Tourism-Assisting the Poor’), governmental roles, loc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rural,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to TAP. However, there has been a lack of research in some areas such as in the micro-economics of TAP targeting local poor people, quantitative research, case studies and anthropo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reviews Chinese academic literature on pro-poor tourism to provide a clearer picture of current practice and progress in TAP policies and research in China.  相似文献   

18.
国外野生动物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资源消费型野生动物旅游活动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和参与其中,而且这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从长远来看,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和野生动物保护这一矛盾.国外关于野生动物旅游的研究比较系统而深入.文章通过对国外有关野生动物旅游的文献进行梳理,认为从野生动物旅游产品的角度,文献主要集中在非资源消费型、半资源消费型和费源消费型野生动物旅游的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文献主要集中在动物旅游的影响研究、游客满意度的控制、社区居民的态度这三个方面.最后,文章还对国外该领域现有文献的研究局限作了简要分析,并展望其未来可能的发展走向,以期能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