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徐志摩,一个处于东西方文化交融地带的中国文人,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学与炽烈的西方欧美文学的碰撞和交流,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这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优秀文化交合鼓荡下产生的一个宁馨儿。在英国期间,徐志摩有幸直接接触到了哈代、罗素、雪莱、狄更斯等等知名诗人和学者,这不仅在他的诗歌创作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他人生道路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徐士博 《理论观察》2008,(1):134-136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独具艺术美,徐志摩善于诗歌意境的创造。在意象深化和升华的基础上,徐志摩诗歌的意境渗透着复叠美,轻柔美,动态美,朦胧美。诗人在创造意境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情感与性灵的抒发,并借此来展现自身的内心世界。徐志摩用充满旋律性节奏感的形式与文字符号来展现他的精神世界。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就在于他将意境、意象、性灵、韵律共同组成的诗歌整体之中,这使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凯存 《魅力中国》2010,(26):243-243
徐志摩的诗学中融合中国古典文学与西方浪漫主义,他的诗学的发展创造了二十世纪初期中国诗学的新的发展,本土文学与外来文学的有机结合焕发出了新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徐志摩在文坛上一直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作家,凭借其天才般的创作灵感,创造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本文在对徐志摩成长背景的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徐志摩的个别作品,对于徐志摩诗作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月亮,宁谧、优雅,往来古今,频频出现在中外文人墨客的笔端。在现代,“月亮”作为一个主题意象,非但没有消失在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反倒由于两种文明的交相共染而呈现新的面目。深受中西两种文化熏陶的徐志摩,他的月亮诗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处,在传统与现代的迎合之间,在古思维中构筑新意境,既保持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厚情思与多重意蕴,又为之注入了全新的生命与活力,真正实现了“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  相似文献   

6.
褚慧敏 《魅力中国》2009,(31):216-216
《再别康桥》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徐志摩用他那轻灵飘逸的笔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旖旎的康桥图。运用多媒体讲授此诗歌,它可将康桥的形、色、声、情、意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有力地消弭了学生和康桥的空间之隔,进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诗歌。  相似文献   

7.
徐志摩诗歌是诗歌美中的精品,珠玑般的词句、精灵般的意象、春湖般的激情、余音绕梁般的回味,体现出构思浪漫,表达轻盈,语言隽美,想象丰富,音韵纤柔,冷艳和执着兼备等特点,具有唯美如画的艺术感染力.徐志摩诗歌中品味不尽的美妙特色让无数读者倾倒.  相似文献   

8.
王吕 《魅力中国》2010,(11):50-51
本文具体讨论了中国与西方在婚礼文化上的不同。主要是通过对中国传统婚姻观念,西方婚礼文化及其起源,以及中西方婚礼文化对比等方面产生的不同进行分析,探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民俗差异.探讨跨文化交际中民俗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徐志摩、闻一多、邵洵美、沈从文的审美个性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新月诗派是中国新诗史上的一个特殊流派,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其成员作诗标准的共同性与诗歌风格的各异性。指出在轻柔飘逸之外,徐志摩的诗悲中含美,美中有柔,浓烈甘醇;闻一多的诗冷咒并具,锋芒毕露;邵洵美的诗艳丽多彩,“美而不荡,艳而不淫”;沈从文的诗则朴实无华,老...  相似文献   

10.
史雪莲  钟萍 《黑河学刊》2006,(4):121-122
“消费社会”是20世纪西方社会与文化变迁的一个显性现象,也是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议题。在中国,对消费社会的研究则产生于90年代以后,主要是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社会学的研究取向主要是对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的介绍和研究;对确立消费社会学的研究;应用消费社会理论对中国一些社会现状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1.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式微折射了后西方时代的来临,也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问题推上了历史的前台。然而,直至今日尚不存在系统、完善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这一问题本质上涉及中国的理论自信与理论自觉大背景,因此不仅要从学科建设等硬环境中探寻对策,更要从中式文化传统中追溯求解。一方面,中华文化是一种世俗文化、学习型文化、多样性文化,加之中国现代化的路径依赖特征,阻碍了中国产生西式的国际关系理论;另一方面,中华文化的天下主义、道德理想主义以及和谐理念等均超越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内核。随着中国崛起从器物、制度层面向精神层面推进,中国有望通过塑造"全球中国"身份,以中国梦实现世界梦,构建起超越西方自身的理论体系。在西方世界危机重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面临深刻自我反思的今日,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梦正在开启。其内涵是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其路径是复兴中华原生文明,包容西方文明,引领人类文明创新。  相似文献   

12.
胡适先生国学功底深厚,又饱经西方文化的熏陶,他学成回国后,面对贫穷落后的旧中国,与西方发达的物质文明形成极大的反差,心痛之余,积极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对中国发展的出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对中西文化的优劣作了比较之后,进行理性的思考,进而指明中国文化及文明的发展方向——“充分世界化“。这是胡适对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13.
潘海敬 《魅力中国》2010,(32):277-277
中西方的服装文化,在古代在文化上的交流就已经为现代的趋同奠定了基础,其设计风格形成了西方与中国互通的——西风东渐、逐步趋同的状态。20世纪以来,中西方的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扩大了——远远走出了宫廷,走出了炫耀的初衷,对现代服装的文化表征与审美趣味、设计与加工方式、销售与消费方式等诸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中西方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也正逐步走向趋同态势!  相似文献   

14.
西方玻璃中的世界是一个注重视觉影像、眼睛观看的外向的、透明的信息文化世界,借着玻璃的敞亮西方人实现了近代科学技术的革命。不透明的中国陶瓷及其相生的信息、文化传统使中国人困顿于“神秘”思维,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进化的要求恰恰相反。一定意义上,西方玻璃与中国陶瓷的生产、使用体现了西方与中国的两类不同的信息和文化传统;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度的进化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相似文献   

15.
苏航 《东北之窗》2013,(23):108-109
这是一个艺术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追求,他试图用一个凝固微小的世界展示中国博大的文化,实现他镌刻在桃核上的梦……  相似文献   

16.
赵华文  甘森 《中国西部》2009,(2X):127-130
西方新闻界流行着一个观点:没有新的故事,只有新的记者。单纯的文化不是最惹眼的故事,但当在一个个中国文化人身上寻找重拾中国文化自信的密码,一切就有生气了。山东要投入300亿建中华文化标志城,是件文化大事,该课题组的首席专家葛剑雄教授自然进入了重拾中国文化自信访谈的视线。约访葛剑雄教授那几天,他正奔波于北京、上海和福州之间,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一次"见缝插针"的采访。欣慰的是,从沪蓉两地1小时的长话采访到西南财经大学面谈,采访在一步步深入,葛教授对重拾中国文化自信更是始终充满了激情,并表示将推荐更多有分量的中国文化人参与到这一话题的讨论中来。在葛教授看来,重拾中国文化自信以北京奥运会为标志,已经实现了由天下到世界的转变,但中国文化要崛起也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似文献   

17.
与西方国家的商业文化不同,中国的商业文化相对于政治文化或官文化而言是一种亚文化,徽商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亚文化。由于与西方商业文化的地位不同,产生了与西方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在西方,商业文化很早就产生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国家,国家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作为蕴含着丰富文化的国家,我们应该重视创新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然而,随着西方国家文化、社会不良文化、流行文化等不断地引入,中国当代青少年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西方国家文化思想的侵蚀、社会不良文化的腐蚀以及流行文化的诱惑,这使得承载着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受到极大的挑战。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觉,越加显示出其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9.
利玛窦在中国的传教从一定意义上说获得了成功。他的传教策略是把基督教的教义与中国的儒家文化相融合,找出两家的相通之处,成功地进行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利玛窦首先熟悉中国的文化,从心理上感化中国人,融合两种不同的观念,使基督教中国化,并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玛窦的传教是中西方文化的一次交流,是两种文化的相互学习,代表了不同文化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李传桐 《发展》2002,(8):32-32
信用危机产生的文化根源信用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体较少受到重视。这与西方文化强调和重视个体,宣称人是目的的观点形成鲜明的对照。在西方,人们之间存在着契约关系,由契约关系才组成社会,政府和社会这些整体必须体现个体的思想与意志。而漫长的中国农业社会必然是身份社会而不是契约社会,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所讲求的诚实信用并没有受到成文典章律法的约束,因而人们的行为更多的是受道德的教化和宗法力量的约束。这也是我们民族缺乏法治精神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中国文化有一个传统,就是十分重视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