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贫困大学生是校园内的特殊群体,经济窘迫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大多数贫困学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还要面临心理上的困惑,文章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的探讨、提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试图帮助贫困大学生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生活、学习及未来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是校园内的特殊群体,经济窘迫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大多数贫困学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还要面临心理上的困惑,文章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的探讨、提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试图帮助贫困大学生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生活、学习及未来  相似文献   

3.
家庭经济贫困、学习压力大等原因使贫困大学生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从而导致一部分贫困大学生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因此成为经济、身心的"双困生".  相似文献   

4.
家庭经济贫困、学习压力大等原因使贫困大学生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从而导致一部分贫困大学生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因此成为经济、身心的"双困生"。  相似文献   

5.
家庭经济贫困、学习压力大等原因使贫困大学生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从而导致一部分贫困大学生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因此成为经济、身心的“双困生”。  相似文献   

6.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和经历,给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才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本文就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和成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帮助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校园里出现了一定比例的经济贫困大学生。由于高校收费高、就业困难,部分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这将对我们培养人才的整体质量有重要影响。目前,只有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和心理问题,才能树立他们健全的人格,塑造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贫困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由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引起的事件越来越多,涉及的问题也越来越尖锐。对贫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我国贫困生的现状,在概括其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寻找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积极探索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使他们在思想上得到良好的教育,心理上能够健康发展,从而摆脱"精神贫困",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校园里出现了一定比例的经济贫困大学生。由于高校收费高、就业困难,部分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这将对我们培养人才的整体质量有重要影响。目前,只有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和心理问题,才能树立他们健全的人格,塑造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0.
贫困大学生在高校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他们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还要承受学习和精神压力。虽然近年来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大大提升,但他们心理问题却被一直被忽视。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作为测试工具,通过测试数据,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我国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已越来越多地为社会和高校所关注。针对一些贫困大学生所表现出的自卑、焦虑、封闭、多疑等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注重贫困生心理疏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助困与育人相结合的多渠道资助机制、充实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艺术类贫困学生特点分析,得出现如今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合理教育策略和引导方法,以求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刘原 《价值工程》2011,30(21):205-206
当前我国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精神问题和心理问题,如何解决已日益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心理技能的自主训练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均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文章构建了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技能自主训练的内容体系和实施策略,以期帮助广大贫困大学生克服心理压力和促进其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4.
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易引发许多心理困境。本文探讨了目前贫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经济贫困直接诱发心理贫困,心理贫困的负面性影响着双重贫困大学生健康地成长和成才.预防和干预双重贫困就要经济资助与心理调适相结合,帮助贫困大学生转变思维,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多角度扶贫帮困,建立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贫困预防机制;跟踪测量心理素质,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高校中的贫困生数量和比重在不断增高,贫困生作为高校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在学习和经济两个方面承受着双重压力,在此背景下,贫困生相比较其他学生而言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并需要高校进行有效可行的心理危机干预。本文在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高校在开展贫困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所谓心理贫困,这里指的是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主要的心理反映是:自卑与依赖、自我封闭与孤独、焦虑、自大与虚荣、妒忌等心理。心理贫困严重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研究和解决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成为当前高校一项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黄上上 《管理观察》2015,(22):137-138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仅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还有学习、就业等残酷的社会竞争和环境因素的刺激,在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发了贫困大学生的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探究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以缓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1997年扩招开始,越来越多的学子怀揣梦想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与此同时,高校贫困生这个鲜明的问题出现在了我国的各大高等院校,而且日益成为社会和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经济困难是困扰大学生的首要问题,直接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业,又进一步又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建设,造成一些贫困大学生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困难。本文主要探讨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的同时还要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试图找出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办法,更好地培养贫困大学生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  相似文献   

20.
贫困大学生是近年来高等学校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和一般大学生相比,贫困生普遍承受经济、学习、生活等多重压力,形成心理障碍的机率高于普通学生。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影响其心理健康的社会原因,对寻找对策,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