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管理在线     
《销售与管理》2009,(10):10-11
金融危机,公司的经营今年受到大影响,之前的月度奖金取消了,大家想到今年公司经营困难,一般也能理解。现在又快中秋节了,每年公司都会发发福利、搞搞活动的,只是今年这经营状况,福利还要不要发,活动还要不要搞?如果尽量节约压缩福利发放,那发到大家手里大家也不一定感兴趣。真是有点烦恼!  相似文献   

2.
“软福利”,是指企业为了能够协调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矛盾和关系,而建立的各种福利,这些福利虽然看起来并不太起眼,公司为此所的钱也并不多,但是职工的心情却很不一样了,职工们会深切地感到:公司除了有比较严格的制度管理的一面以外,还以能表现出具有人情味的另一面,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职工的福利完全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客观效果并不好,职工对于企业“软福利”的期望值,完全是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的,这样,企业对于职工“软福利”的增加,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转化为职工对于搞好企业生产经营的现实的积极性,作为企业家,应该从现在起,就特别重视企业的“软福利”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市场》2009,(16):48-48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房地产业应该在战略上进行重大的政策调整,否则将会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他提出了对未来房地产业战略调整的初步设想。第一,将房地产业纳入社会福利保障网络体系,国家规定对每一个公民享有购买最低平均住房面积的福利价住房。这一平均住房面积,可以低于成本价,但不宜超过成本价。购房者购买超出最低平均福利住房面积部分,  相似文献   

4.
免费美食、24小时开放的健身房、瑜珈课程、医疗服务、理发服务、干洗机、营养学家、游泳池……这些只是谷歌提供给员工的部分福利,公司希望通过良好的福利吸引和保留最优秀的人才,但是福利真的越多越好吗?  相似文献   

5.
马云 《浙商》2009,(7):I0016-I0017
◇越是困难时期,公司资源越应该向普通员工倾斜,紧迫感和危机感首先要来自公司高层管理者。◇奖金不是福利,不是每个人都理所当然获得的,它必须是自己努力才挣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销售与管理》2007,(12):30-32
针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日益增加的压力,除了提供更为丰厚的薪酬福利之外,公司该如何留住员工、保持他们的敬业度呢?  相似文献   

7.
上海某中外合资经营公司(以下简称"原公司"),于2001年末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公司"),改制中除"一次性补充养老"和"8级以上职工的住房基金"外,其余福利制度不带入新公司。为此,对改制前原公司的福利基金结余,包括:中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名义工资和实得工资差额结余,一般员工以"劳务费"提留的劳保福利费结余,税后利润提留的职工奖励福利基金,新公司设立专户核算,成立职工福利基金管理工作委员会进行管理。现已事过境迁,新公司询问:该专户核算的福利基金,应当如何确认权属,有哪些用途?  相似文献   

8.
《农机市场》2011,(9):43-43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员工。人才永远是企业的第一要素。亚澳公司2011年5月以来,本着员工是企业效益的创造者,尊重员工、爱护员工、造福员工的原则,实施了一系列的管理政策,让公司的员工深切感受到自己是亚澳的一员,在创造公司美好前景的同时,也享受着公司效益增加带来的福利。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商业评论》2005,(12):146-148
“企业公民(Corporate Citizen)是指一个公司将社会基本价值与日常商业实践、运作和政策相整合的行为方式。一个企业公民认为公司的成功与社会的健康和福利密切相关,因此,它会全面考虑公司对所有利益相关人的影响,包括雇员、客户、社区、供应商和自然环境等。  相似文献   

10.
免费午餐向来被视为公司的福利之一。在这方面谷歌则被视为做得最好的公司。据谷歌的膳食主管约翰·迪克曼介绍,在办公室,距离每一位员工200英尺之内,必有一个小型餐饮供应站,食品之丰富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物联网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中国的IT行业正在迅猛崛起,其发展速度在某些领域甚至超越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企业。IT行业的火热使得从事研发工作的员工炙手可热,市场需求求贤若渴。如何有效地防止研发人员流失,成为IT企业管理层关注的重点。该文以w公司为例,初步探讨了在福利待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许多民营企业发现在高工资、无住房的情况下,优秀员工的流动率非常高,因此这些公司纷纷建立了自己的住房福利计划。本文针对这种状况,运用经济学知识,通过对住房福利的效用进行分析,以说明民营企业为什么有必要建立住房福利。  相似文献   

13.
彭澎 《中国拍卖》2011,(11):38-38
重拍的亚运资产数量之所以“缩水”,是因为不仅拍卖资产数量从上一次的102万件降到了4.08万件,意向受让方诚意金也从3000万元减少到了167.9万元,大部分物资被无偿调拨给省、市等有关单位和福利机构继续使用,同时部分物资作捐赠处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构建一个合法合规且符合员工需求的福利项目体系,根据福利项目的因素来源,首先拟定福利项目库,然后开展员工福利需求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寻求员工偏好和员工特征数据的内在关联,探索基于员工特征的福利项目需求偏好,以实现对公司全体员工的保障、激励、导向和增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快乐公司”工作,员工可以享受到最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非常容易地找到发挥特长的机会,以便把自己的技术理想变成千万人使用的热点产品  相似文献   

16.
薪酬福利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晴雨表。本文通过对浙江具有代表性的一家民营外贸服装企业的调查,了解员工目前的薪酬福利状况,并就不合理的薪酬福利对企业造成的蝴蝶效应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几点改进措施:一是建设核心企业文化;二是改革公司现行薪酬福利体制;三是建立员工职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7.
许多民营企业发现在高工资、无住房的情况下,优秀员工的流动率非常高,因此这些公司纷纷建立了自己的住房福利计划.本文针对这种状况,运用经济学知识,通过对住房福利的效用进行分析,以说明民营企业为什么有必要建立住房福利.  相似文献   

18.
一般而言,公司花在每位员工的福利费用约占整体薪酬的15%至20%,是一项可观的支出。除了提供法令规定的福利,例如:劳健保、退休金、年休假等等,另外也提供不少额外的福利来吸引人才与满足现有员工的需求,例如:旅游补助、团保、健康检查、三节礼金等等,都是相当普遍的福利项目。  相似文献   

19.
路宁 《商界》2015,(2):84-87
公司花大价钱为员工添置的福利,在员工眼里却是一堆垃圾,HR好不容易去老板那里争取来的福利预算与福利项目,员工却认为还不如折算成货币实在……如果要问人力资源哪一块工作费钱、费力又不讨好,非福利管理莫属。跑断了腿、磨破了嘴、费尽心思,公司钱没少花,换来的却净是挨骂。"什么企业年金,净整这些幺蛾子,每年要扣那么多钱,也不知道收益怎么样,还要等几十年才能领,我才不想加入。什么时候人事部能干点人事啊,房子都买不起,谈什么  相似文献   

20.
王海涛 《光彩》2012,(9):6-6
无论是"电商大战",还是广药与加多宝的街头互殴,涉事企业的表现都令人失望在市场信息愈发透明的时代,不能真正增加消费者"福利"的竞争,或许很快会失去表演的空间。从"电商大战"到广药与加多宝的街头互殴,这种竞争的层次太低。在市场信息愈发透明的时代,不能真正增加消费者"福利"的竞争,或许很快会失去表演的空间。京东商城"打苏宁"刚刚告一段落,广药和加多宝员工互相殴打见诸报端。广药与加多宝员工在街头群殴,双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