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转轨经济中公司治理的主题转轨经济是经济体制由一种方式转变为另一种方式过程中的经济,是两种经济制度或者运行机制的中间状态。转轨经济的基本特点是制度呈现不稳定性,具体表现为“路径依赖”和“制度缺失”并存。我国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就目前的企业所有制和管理而言也具备转轨经济的一些特征: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已经改组成公司,但其所有权结构仍处于界定过程中;尽管国家不再直接任免所有的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但国家仍然通过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企业行使管理权。上述特征是研究我国转轨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的起点,也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后构建高效率公司治理结构必须面对的现实环境。充分考虑更注重效率的内部治理和更注重公平的外部治理如何达到激励相容,打破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边界,找寻均衡条件和均衡结果,是转轨经济中公司治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二、转轨经济中银行介入公司治理的必要性长期以来,我国公司与银行之间是“保持距离型”融资关系,银行不干预企业决策,更不参与公司治理。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广大的利益相关者对债权人特别是银行介入公司治理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其原因如下: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后,扮演所有者角色的政府在约束经营者的机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建立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首要问题,而建立股份制商业银行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和前提是解决国有资本代表权问题、股东代表大会权力问题、与我国现有国有企业人事制度相衔接问题以及提高内部控制水平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的改革在朝着公司制改造的方向迈进的过程中 ,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 ,究其原因 ,在于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和缺陷。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应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的分权及权力的制衡关系。对照发现 ,国有企业改制后治理结构不完善、不规范 ,导致权力的滥用和失衡。只有重新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形成权力的制衡关系 ,国有企业的改制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股份制公司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而股份制公司(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造后的股份制公司)在运行中能否健康发展,关键在于规范。国家和省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股份制公司运行的规范化问题。吉林省制定了关于实施《公司法》规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总结、分析有关国有企业改革以及股权结构等理论、资料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改造中的股权结构问题进行探讨。论述了与股份制相关的基本概念,找出股份制改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国有企业在股份制改造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趋势,对改制后国有企业治理机制建设问题.从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第一,论述了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对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对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机制建设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第三,结合对公司治理机制建设的理论认识,分析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对国企改革中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产权结构单一、所有者虚置、公司治理的框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银行经营的透明度不高、内部监督力量薄弱和外部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实施股份制改造,以优化产权结构、明晰产权关系 ;建立公司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的透明度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着对股份制改革目的认识不清,行政干预过多,和一些企业“所有者虚置”等问题。应在股份制企业中,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公司的治理结构的确立、规范及有效运转是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差,业务和产品创新能力弱,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不高,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其自身业务的发展.实施股份制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走上市之路,是国有商业银行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