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我省的淮北、淮南、马鞍山、铜陵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地,也是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城市。2007年,这四个资源型城市土地面积8125平方公里,人口654万人,分别占全省5.8%和9.8%,经济总量占全省近20%,工业经济总量占全省近30%。但这几个城市所共同面临着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长期所形成的资源依赖性、经济结构单一性及环境污染等掣肘.  相似文献   

2.
《开发研究》1986,(1):1-4
甘肃省有大中型企业135个,虽然仅为全省企业总数的3%,但固定资产原值占全省工交企业的85%,工业总产值占62%,上缴利税总额占84%.因此,搞活这些大中企业,对甘肃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推动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向深入发展,1985年第四季度,甘肃省省长陈光毅同志及省政府其他领导同志,组织了调查组,对兰州炼油厂、兰州石油化工机械工业公司、兰州钢厂、国营长风机器厂、西北油漆厂、甘肃电视机厂、兰州电机厂、兰州第三毛纺织厂、兰州棉纺厂,兰州塑料厂等十户大中型企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  相似文献   

3.
陈霞  郭立中 《发展》2003,(3):47-49
城市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甘肃省地处内陆,经济落后,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必须十分重视城市经济。经济发展是城市的主要内涵,城市经济具有企业多、规模大、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集聚和幅射功能强,技术和效益要求高、产品周期短、经济发展快的特征。城市经济是生产、流通、消费、信息、教育等的中心,是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地。基本状况据统计,2001年占全省土地面积18%、占全省人口24.5%的14个城市(6个地级市、8个县级市)完成了甘肃60%的国内生产…  相似文献   

4.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下称试验区)包括合肥、芜湖、蚌埠三市,是全省重要的经济社会区域,其中合肥是省会城市,芜湖是皖江城市带的中心城市,蚌埠是沿淮城市群的龙头。2008年试验区总人口1076万人、生产总值2900.8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6%和32.7%;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家电、汽车及原材料生产基地,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汽车产量占全省的比重超过七成;  相似文献   

5.
张昌佑 《特区经济》1994,(12):33-36
<正> 塑造深圳工业新优势,是再造深圳新优势的基本立足点。对现有工业体系予以正确评价,恰当地选择未来工业发展方向是避免深圳出现“泡沫经济”的明智之举。 一、对深圳现有工业体系的认识 1、关于现有工业的作用问题 深圳特区是伴随和依托于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工业是深圳经济的主体。在全市社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占70%;特区财政收入约80%来源于工商税收,这是深圳进行其他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深圳出口商品总值中,工业自产商品占出口总值约70%;在市利用外资的企业中,签订合同数的73.48%,实际投资总额的54.28%为工业企业,此外工业企业还吸纳了全市劳动力总数的约70%。以上各方面的情况表明,工业部门是深圳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深圳这一个“飞来的城市”最稳固的支撑者。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哈大齐工业走廊是以哈尔滨为龙头,以大庆和齐齐哈尔为区域骨干,包括沿线肇东、安达等市在内的经济区域。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67%;2004年.人口802.9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600亿元,分别占全省的21.04%和4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379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32倍,是黑龙江省经济实力最强、工业化水平最高、经济辐射力最大、科技人才优势最明显、可供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格尔木市是一个主要以工业为发展主体的城市,全市农牧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不足10%.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格尔木市地区的经济向多元化方向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  相似文献   

8.
汪少潭 《发展》2008,(11):20-21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围绕贯彻十七大精神,按照省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总体部署,我省今后五年工业发展的目标是:发展方式明显转变,运行质量明显改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2012年末,工业增加值在2007年基础上翻一番,年均递增15%左右,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45%以上;万元GDP能耗比“十五”末下降25%,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到30%左右。提出这样一个目标,既是甘肃工业强省的需要,也是立足省情实际,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必须坚定地走调整、改造、开放、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山东建设》2005,(12):40-40
近日,山东省在淄博召开全省工业产业链配套新材料座谈会。会议确定,山东将围绕七大产业链,重点发展26大类配套新材料,培植6大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培育100户新材料骨干企业,到2010年实现全省材料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新材料占材料工业的比重提高到35%以上。  相似文献   

10.
新辉 《开发研究》1986,(2):45-45
<正>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全省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其工业总产值仅占全省的1%。马正亮同志在《经济开发要求尽快提高人口质量》一文中认为,制约临夏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口素质较差。据统计,临夏州文盲、半  相似文献   

11.
《山东建设》2005,(13):26-26
近日,山东省在淄博召开全省工业产业链配套新材料座谈会。会议确定,山东将围绕七大产业链,重点发展26大类配套新材料,培植6大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培育100户新材料骨干企业,到2010年实现全省材料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新材料占材料工业的比重提高到35%以上。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加快发展为中心,在探索和实践中初步构筑了具有青海特色的工业结构,工业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工业经济总量由2001年的89.2亿元提高到2006年的263亿元(当年价格,下同),年均增长17%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9.6%提高到41.2%,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由5.3亿元提高到120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为今后一个时期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工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在日前召开的工业强省大会上,省委、省政府在《安徽省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4500-50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40%以上,工业化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工业企业数达到8万户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000户以上:同时,万元GDP能耗降低20%,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至2.1吨标准煤,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实现这一目标,我省须强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何苑  罗哲 《西部论丛》2006,(12):36-37
中小企业已成为最富有活力的经济群体。据统计,2004年甘肃省中小型工业企业共有12627家,占工商部门注册的工业企业总数的99.78%,它们在创造财富、扩大经济总量、吸纳就业人口、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例如,2004年全省中小型工业企业所拥有的总资产、工业增加值和利税总额按当年价格计算,分别占全省工业企业各项值总数的46.41%、48.34%和42.31%,吸纳着全省工业企业73.16%的从业人员。可以说中小企业是支持甘肃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重要力量。构建甘肃中小企业支持体系,利用寨群和互惠共生体优势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地位,对提高甘肃地区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推进甘肃地区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9年。辽宁省经济总量的43%、第一产业增加值的82%、第二产业增加值的43%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的34%是由县域经济创造的.全省56%的人口工作和生活在县域。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只有大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推动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相似文献   

16.
<正> 一、甘肃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人口问题甘肃地处祖国西部边陲,历史上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封建化程度很深,城市很不发展。1949年全省城市人口仅91.66万,乡村人口则有876.77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9%。建国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开展,城市和小城镇有了一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比重也随之增长,但总的情况是甘肃城市发展缓慢,经济生活的农业化程度深厚,农村人口占优势的状况始终没有改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城市(镇)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上升;农村城市化的过程在加快;城乡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城乡对立的状态趋于消失。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经济》2007,(4):28-29
一座国土面积和人口仅占安徽省1.2%和2%,却创造了全省7%的国内生产总值和9%的财政收入。如今,这座以骏马为标志形象的新兴工业城市,开始让长三角众城市清晰地听到追赶的急促马蹄声,而当人们将惊羡的目光向他身后延展时,赫然看到的是“一半是山水、一半是诗歌”的柔情本色。“他”就是被誉为中国城市中“黑马”和“千里马”的马鞍山市。  相似文献   

18.
<正> 随着特区政策优势的逐步弱化、投资成本的不断上升,深圳以“三来一补”为支柱的工业愈来愈受到严峻的挑战,工业投资率已由“八五”初期的44%下降到1995年的14.1%。由此可见,进行有效的工业结构调整,尽快建立起新的支柱工业已成为深圳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深圳进行第二次创业的产业选择 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中国属于外缘工业地区,即靠接受发达国家的技术、资金和生产方式的扩张来进行工业化,是典型的以进口替代与出口鼓励相结合为主的快速发展工业的道路。这出就决定了东部沿海地区在经历了劳动密集型生产阶段以后,其发展方向和目标应该是工业的不断更新换代,逐步提高制成品的技术含量,从外缘向工业化中心地区发展,最终向“后工业社会”过渡。 从深圳来看,1995年其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2%,第二产业占52%,第三产业占46%。而工业内部结构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其比例高达80%,这表明大力发展资金和技术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经济》2009,(1):66-67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位于我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联”的位置,是黄河上游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最大的工业城市,享有“丝路重镇、黄河明珠、山水名城、水车之都”的美誉。境内有汉、回、满、藏等38个民族,总人口330万人。兰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中小企业得到迅速发展,据统计,2007年全省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95%;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43.3%;;从业人员占74%;利税占42.2%,每年出口创汇占22%。中小企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稳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活跃城乡市场、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融资难问题始终是制约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据最新的调查,全省70%以上的企业面临资金短缺问题,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