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试论邓小平关于管理生产力与管理科学技术的重要理论王增浦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与科学技术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创立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过程中,特...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出现了新的飞跃发展,几次大的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类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学说的发展,是人类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产业》1997,(6):35-35
来自理论界和科技界的有关专家学者聚集一堂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邓小平科技思想进行了热烈的座谈。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出席座谈会并发表讲话。温家宝指出,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物别是他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论断,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提高了全党全国人民对科学技术在当今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中起第一位推动作用的认识。温家宝说,邓小平科技思想十分丰富,内容涉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发展方向、战略重点、体制改革、对…  相似文献   

4.
199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的一年,作为科技部门,更应学好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学以致用,联系实际,运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实践,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一、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和理解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与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联系和内在规律。早在1978年小平同志就精辟地提出‘料学技术是生产力。”根据这一论断,党中央、国务院制订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为我国科学事业迎来了建国以来最为…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论述发展社会生产力时,提出并阐述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他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确地指导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对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构成是一个全面渗透了科学技术的巨大体系,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形成现代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对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位变革作用,是邓小平同志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深刻理解和运用这一论断,对于实现我市兴边富民、强市升位战略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一定肯定。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学说和科学技术学说的继承与发展。依靠科技进步与老区经济发展是促进老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这一论断把马克思主义对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认识发展到了划时代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一科学论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因此,加速科技进步,发展科技事业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我州是一个经济不发达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极大地促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将科技成果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我们做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我省的许多科技成果,甚至专利技术,至今还在束之高阁。为了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的更快发展,亟需采取积极措施,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众望所归的事,但在现实生活中,转化难度很大,主要是:一、认识跟不上。从总体来讲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认识是一致的。问题在于对具体项目的评价与看法,关系到是否值得从事这…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成为党的中心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和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将科学技术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革命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  相似文献   

12.
罗李华蕾 《魅力中国》2011,(14):112-1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随着这一科学理论不断的深入人心。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科技人才的管理和开发。在当代大背景下,谁拥有更多更好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  相似文献   

13.
王艳霞 《魅力中国》2014,(15):277-277
摘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邓小平同志在世界新技术革命到来的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来的,这无疑是对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论断的丰富和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这一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是,科学技术系统中是否包含社会科学的问题,却在学术界有不同见解。本文主要从生产力界定方面指出社会科学作为生产力具有客观性。并论证社会科学作为生产力的各项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科教兴国”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他对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科技体制的改革以及如何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都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这些论述的精神实质,对提高贯彻执行党的“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自觉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令将邓小平同志有关科技工作的部分论述摘录于下,供广大读者学习。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江泽民紧密结合我国深入发展的改革开往的实际和时代特征,揭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在本质,指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延伸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新区》2002,(6):4-6
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事实,深刻认识创新对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发展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对维护和发展我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首先表现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思想,只能作下述意义上的科学理解,即以理论文字、数据图形和符号定律等知识形态存在的科学技术,一旦在实践上被利用和改造自然时,就会由潜在和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和物质的生产力,并日益成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第一动力。因此可以肯定,由科学技术到生产力之间还必定具有转化过程和创新路径。当代中国经济仅处于工业化中间阶段,从总体上判断是知识经济的萌芽状态。因此,探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特别是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一、科技与管理都是生产力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明确指出:“生产力也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1988年邓小平同志总结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进一步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9.
关于浦东新区科技产业化的几点设想戴燕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怎样把科技成果在浦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怎样体现浦东高新技术产业先行的战略,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靠科学技术加快浦东开发建设,这是需要探索和努力的。以技术为先导,引导产品、产业结构调整浦...  相似文献   

20.
周鸣磬 《上海改革》1995,(10):7-8,10
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发表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这一决定把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真正变成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决策。为加速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