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年来,煤炭需求大幅增长,但有些地方却出现了煤炭产品质量下滑的问题.从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来看,2005年动力用煤合格率比2004年下降了16.3%,比2003年下降了23.6%.煤炭产品质量的下滑,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给经济运行秩序带来了不利影响.我省作为煤炭资源大省,煤炭的质量关乎全省经济的发展以及广大消费者的权益.因此,2005年山西省质监局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在煤炭产品中掺杂掺假等违法行为,全面部署了"开展对商品煤质量的大检查,严厉打击煤炭掺杂掺假专项整治行动".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欺诈消费者行为本刊记者丁卯为制止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国家有关部门列举出如下欺诈消费者行为,并应当承担法律责任: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2....  相似文献   

3.
食品真伪、掺假掺杂的检测鉴别是食品安全领域的关注热点.本文介绍了同位数比质谱仪法(IRMS)和点特异性天然同位素分馏核磁共振技术(SNIF-NMR)的基本科学原理,综述了它们在蜂蜜、酒、果汁、油脂等食品掺假检测方面的应用,展望了其可能的新的应用,为采用该两种检测技术制定检测鉴别地沟油和其他食品的标准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蜂蜜国际市场情况和国外对我出口蜂蜜的品质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蜂蜜是一种天然保健品,它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是一种早被人类认可的营养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有“天然食品”、“大众补品”、“老年人的牛奶”等美称。全球每年的总消费量近100万吨。  相似文献   

5.
每年冬季,都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燃煤的销售旺季,掺杂掺假、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牟取暴利。眼下,又到了用煤季节,为了让消费者正确选购燃料煤,现介绍几种媒的识别常识,供广大消费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销售掺假煤炭行政处罚案”分析之点评《质量指南》2002年24期《案例会诊》栏目中刊登的“销售掺假煤炭行政处罚案”中当事人有两个违法事实:一是在煤炭中掺入煤矸石,降低了煤炭有效物质的成分或者含量,由于掺杂掺假系企业所为,所以应定性为生产掺杂掺假的煤炭;二是该企业销售了掺杂掺假的煤炭,应定性为销售掺杂掺假的煤炭。上述两种行为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九条之规定,构成了生产、销售掺杂掺假的煤炭的事实,属情节严重之行为;应依据《产品质量法》第五…  相似文献   

7.
由于香油(芝麻油)营养价值高于其它食用植物油,因此,香油(芝麻油)的市场售价很高,所以不法商贩以销售掺假香油(芝麻油)牟利,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掺假香油多是掺入价格低于纯芝麻油50%以上的豆油、葵花籽油、菜籽油、棉籽油等油脂。因此广大消费者应掌握一些识别掺假香油的鉴别方法,以免买上掺假香  相似文献   

8.
食用植物油是指人们常食用的花生油、大豆油、棉籽油、菜籽油及其它食用油。所谓植物油掺杂、掺假是指不法生产和经营者在食用植物油中掺入价格低廉的其它植物油或受污染的进口植物油以及其它非食用植物油以谋取暴利,据检查,发现食用植物油中花生油和芝麻油的掺杂、掺假尤为严重,下面浅析其掺杂、掺假方法及鉴别方法: 一、花生油掺假:据检查中发现,国有大中型企业中,花生油掺杂、掺假的现象几乎没有,而私营企业及地方小油料加工厂尤为严  相似文献   

9.
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红古分局史英俊认为:此案属典型的掺杂掺假案。煤矸石外表看起来像煤,其实纯粹是石头,也不能燃烧,更不能产生热量。其售价仅为每吨10元,而煤炭售价为每吨140元。把每吨仅10元的煤矸石掺入到每吨140元的煤炭中,再以每吨140元的价格销售,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掺假售假及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九条之规定,即“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应依据《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给予下列处罚:1、责令停止销售,…  相似文献   

10.
何为欺诈消费者行为最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并实施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规定,经营者的下列行为为欺诈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可以依法取得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价款1倍的增加赔偿: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二、采取虚假或其他不正当手段...  相似文献   

11.
食用油是人们膳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来源,在诸多的食用油中,芝麻油倍受消费者青睐。 但是近几年来,一些不法商贩千方百计弄虚作假坑害群众,芝麻油掺假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要彻底煞住这股歪风,打击不法分子,就必须采用科学的鉴别方法来识别真假。 一、感官检验  相似文献   

12.
《监督与选择》2006,(2):7-7
什么是掺杂掺假违法行为?掺杂、掺假,是不法分子在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中常用的伎俩。它是指违法行为人以牟取利润为目的,故意地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作假,进行欺骗性商业活动,使产品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市质检所以某厂的个体乳源与哈尔滨奶牛场的鲜乳作对比进行了系统掺假检验,结果表明有95%的个体乳源属掺假乳,并建议厂家严格检测。牛乳的理化特性决定它是一种极易掺假的食品。个别不法商贩不顾消费者健康,以各种方式往牛乳中掺假牟利。因此检验牛乳掺假已成卫生质量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但由于牛乳掺假情况十分复杂,若按传统方式逐一进行  相似文献   

14.
河北三鹿奶粉事件让无数消费者大为震惊。因此消费者应多长一个心眼,学会如何识别掺假牛奶。为了帮助大家快速有效地鉴别掺假牛奶,以下介绍六种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小磨香油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一种食用植物油。小磨香油具有独特的色香味,含有生育酚,长期食用有延年益寿之功效。故被誉为营养油、保健油。随着群众渴求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小磨香油的需求必将越来越大。由于小磨香油的价格数倍于其他植物油,因而屡屡成为掺杂假冒的对象。 在小磨香油中掺入价廉的植物油或其他物料,这种明显的掺假行为已为消费者熟知,这里不再赘述。本文所探讨的这样一种行为,即它是道地的芝麻油,质量也合乎标准,但它不是小磨香油而是其他类型的芝麻油,却以小磨香油的名称在市场销售。 小磨香油是一个特定的食品名称,GB8233《芝麻油》中对小磨香油作了准确的定义:是用水代法加工制  相似文献   

16.
本刊第7期《按合同掺假违法吗》的案例,笔者认为当事人在原煤生产过程中加入部分煤矸石碎沫的行为,不属于“掺杂、掺假”的违法行为,不应当予以行政处罚。理由如下: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的第八条第5点对“掺杂、掺假”行为作出了明确解释,即“在产品中掺杂、掺假的行为,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造假,进行质量欺诈的违法行为。其结果是,致使产品中有关物质的成分或者含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或者合同要求。”从上述解释可以得出,要认定本案煤矿当事人…  相似文献   

17.
矿泉水以它含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而著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矿泉水是地质水层自然储备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1996年矿泉水行业一哄而起,造成市场矿泉水品牌、质量鱼目混珠,市场混乱,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1997年国家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整顿矿泉水市场。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了“规范市场、扶优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各种蜂蜜中,尤其是一些散装蜂蜜中掺杂使假的劣质品特别多。据质检机构检验,掺假的主要物质有糖、水和淀粉等,甚至含有各种杂质。为避免购买时上当受骗,消费者必须事先掌握一定的识  相似文献   

19.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黑米掺假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存放时间较长的次质或劣质黑米,经染色后以次充好出售;另一种是采用普通大米经染色后充黑米出售。天然黑米经水洗后也会掉色,只不过没有染色黑米厉害而已。消费者在购买黑米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感官鉴别:一看看黑米的外观。一般黑米有光泽,米粒大小均匀,很少有碎米、裂纹,无虫,不含杂质。次质、劣质黑米的色泽暗淡,米粒大小不匀,饱满度差,碎米多,有虫、结块等。由于黑米的黑色集中在皮层,胚乳仍为白色,因此,消费者可以将米粒外面  相似文献   

20.
海带是一种可供食用和工业用的大型海洋藻类产品,含有丰富的碘、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理活性成分,素有“天然微量元素宝库”之称。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海带行业健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