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我国经济学界的争论比以往更为热烈、更为公开,这是好事。但问题在于分析不够深入。我们写《论总量分析和总量政策在我国经济理论与实践中的局限性》(《经济研究》1987年第6期)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为提高经济分析的水平作一点贡献。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曾经说过,经济学家的工作有如盲人摸象。这恐怕是很难避免的。我们必须自觉地意识到,人类总是以有限的知识和经验来面对复杂的世界。盲人摸象不要紧,问题是不要  相似文献   

2.
《跨世纪的预言——65位经济学名家学者透析中国经济走势》于光远●编者按:本期我们在首篇刊发了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为刚刚出版的《跨世纪的预言——65位经济学名家学者透析中国经济走势》一书所写的《序言》。我们创刊以来,把一篇序言放在刊首重要位置发...  相似文献   

3.
袁文平 《经济学家》2005,(5):117-120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界的泰斗刘诗白教授几十年如一日不断地进行着经济理论创新,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部洋洋四十余万字的学术专著《现代财富论》(以下简称《专著》),是他奉献的又一部经济理论创新之作,是创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次新尝试,是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我国当前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伟大实践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12位美国经济学大师评说中国经济──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专访录》有感严闻广摆在我面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专访录──评说中国经济与经济学发展》一书(中国计划出版社)是经济学界人士在美国对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12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的专访,书中的12位...  相似文献   

5.
《经济研究参考》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管、经济科学出版社主办的大型经济类期刊。《经济研究参考》杂志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等老一代经济学家于1979年1月创办,原名《经济研究参考资料》。杂志创办30年来,在主管部门、经济学界和社会各方的共同支  相似文献   

6.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 :索洛模型新古典经济学是以英国经济学家阿弗里德·马歇尔 (AlfredMarshall,184 2~ 192 4 )为创始人 ,他在 19世纪90年代出版的《经济学原理》(1890 )一书中 ,提出了把供求论、边际效用论、生产费用论等融为一体的经济学体系以及均衡价格论、价值论、分配论、局部均衡论、需求弹性、供求弹性等理论体系。二战后 ,为了研究经济的实际增长 ,经济学家索洛 (R .Solow)出版《经济增长理论 :一种解说》。索洛指出 ,增长理论应当描述或解释经济生活具有何种特征 ?它所作的描述究竟怎样 ?究竟在多大程…  相似文献   

7.
《经济研究参考》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管、经济科学出版社主办的大型经济类期刊。《经济研究参考》杂志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等老一代经济学家于1979年1月创办,原名《经济研究参考资料》。杂志创办30年来,在主管部门、经济学界和社会各方的共同支持与帮助下,以其始终站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  相似文献   

8.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经济学界所关注的热门话题。最近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王振中研究员、李仁贵编审主编的《诺贝尔奖经济学家学术传略》(以下简称《传略》,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4月版)一书不失为一本很有特色的全面介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重要著作。本书既简明扼要,又准确详实,兼有学术著作和工具书的双重特点。  相似文献   

9.
《经济研究参考》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管、经济科学出版社主办的大型经济类期刊。《经济研究参考》杂志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等老一代经济学家于1979年1月创办,原名《经济研究参考资料》。杂志创办30年来,在主管部门、经济学界和社会各方的共同支持与帮助下,以其始终站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  相似文献   

10.
《经济研究参考》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管、经济科学出版社主办的大型经济类期刊。《经济研究参考》杂志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等老一代经济学家于1979年1月创办,原名《经济研究参考资料》。杂志创办30年来,在主管部门、经济学界和社会各方的共同支持与帮助下,以其始终站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内第一家经济学杂志书,《经济学家茶座》问世已经整整十年了。刚一出版,《茶座》就以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受到了学界好评,得到了读者的厚爱,被媒体称为“叫好又叫座”。十年过去了,《茶座》早已成为经济学界和出版界响当当的品牌。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2月27日,“中俄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国海派经济论坛第11次高级研讨会”在上海社科会堂举行。在这次研讨会暨《中俄经济学家论中俄经济改革》中文版(彼得堡大学已出俄文版)一书的首发式上,俄罗斯驻沪总领事及彼得堡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60位中外教授专家出席,就中俄经济改革和发展进行了比较,并对俄罗斯经济走势做了前瞻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 1995年11月2日上午,人民大会堂湖北厅灯火辉煌,欢声笑语,首都经济学界近200人齐济一堂,在这里共同庆祝《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 这是中国经济学界“四世同堂”的一次盛大聚会。我国经济学界的老前辈骆耕漠、于光远、巫宝三、宋涛、林里夫等,不顾高龄,亲临大会,表示祝贺。陈岱孙、薛暮桥等虽因年高未能出席大会,也写来贺词,表达了老一辈经济学家对《经济研究》的无比厚爱和殷切期望。 在京的知名经济学家刘国光、黄达、胡代光、刘光弟、卫兴华、戴园晨、朱绍文、周叔莲、赵海宽、王钰、乌家培、田江海等参加了大会。南开大学谷书堂教授专程从天津赶来参加大会祝贺。 在京的新成长的一代中青年经济学家也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季刊)是一本与国际学术研究相接轨并积极关注中国经济问题的大型经济学学术期刊,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刊的宗旨是:为中国经济学家的研究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发表平台,为中国经济学界的交流提供一个聚焦点,为中国经济学科的发展走向世界铺路搭桥。我们的信条是:用国际规范的方法,研究中国的本土经济现象;当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时,研究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就也就是世界级的成就。我们希望,通过经济学界的共同努力,《经济学》(季刊)能够发表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培育出一批世界级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15.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托宾逝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3月11日,耶鲁大学教授,曾担任肯尼迪总统的经济顾问,荣获198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逝世。托宾是美国最杰出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他的过世堪称经济学界的一大损失。 托宾过世后,经济学界一片叹息之声,并对他给予很高的评价,伦敦《金融时报》称托宾是“一流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华盛顿邮报》认为托宾是“他那一代学者中最有影响力和创造力的经济学家”。该报引用商业版编辑霍伯特·罗文的话说,“托宾的著作第一次揭示了金融资产与政府财政政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新经济》杂志社主办、美国惠亚集团独家赞助的首届“岭南经济学家奖”系列活动已经展开。“岭南经济学家奖”旨在构造广东经济学界与全国乃至世界经济学界的交流平台,展现广东经济学家的贡献和风采,从而提升广东经济学界在全国的地位。为配合这项活动,从本期开始《新经济》杂志开辟“岭南经济学家奖专栏”,选登一批对改革开放做出了理论创新贡献的广东经济学家的代表作。本期首批选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曾牧野、廖建祥、郑炎潮和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杨永华、许卓云的五篇文章。曾牧野先生曾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他的《意义重大的“理论创新”活动——1988年广东经济理论界“市场经济大讨论”评述》一文,为我们重现了当年广东经济理论界为推动广东经济发展所做的努力和突破。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围绕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途径、方式等重大战略问题,各国学者都相继发表了一些观点和主张。在我国经济学界,以刘国光同志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逐步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思路,由刘国光主编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研究》一书就是这一思路的集中体现。《模式》50余万字,是目前国内所见到的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的一部阐述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理论专著。一、关于目标模式的设计目标模式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方向问题。《模式》所提出的目标模式把刘国光曾设想的模式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季刊)是一本与国际学术研究相接轨并积极关注中国经济问题的大型经济学学术期刊,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刊的宗旨是:为中国经济学家的研究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发表平台,为中国经济学界的交流提供一个聚焦点,为中国经济学科的发展走向世界铺路搭桥。我们的信条是:用国际规范的方法,研究中国的本土经济现象;当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之时,研究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就也就是世界级的成就。我们希望,通过经济学界的共同努力,《经济学》(季刊)能够发表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培育出一批世界级的经济学大师。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发展与改革的新任务。为推动经济学界进一步开展对《决定》所提出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探讨 ,本刊特约请在京的五位经济学家撰写了一组文章在本期发表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经济研究参考》杂志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等老一代经济学家于1979年1月创办,原名《经济研究参考资料》。杂志创办30多年来,在主管部门、经济学界和社会各方的共同支持与帮助下,以其始终站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传统,以及所刊登文章内容丰富翔实、涵盖范围广泛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