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使用Hummels和Klenow (2005)二元边际分解法,对2000-2013年中国农产品HS-6分位贸易数据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主要来自集约边际的贡献,但扩展边际也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借鉴Chaney (2008)的理论框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农业经济规模、贸易成本、农业生产率主要影响集约边际,可变贸易成本和固定贸易成本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有显著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文章认为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可看作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特殊多重均衡现象,①因而可将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置于标准的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内加以考察。在将部门间投资的异质性引入Ramsey-Cass-Koopmans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后,文章首先从理论上给出了"个私投资"比例变化影响经济稳定均衡点,且更高的"个私投资"比例将导致经济处于更高稳定均衡点的命题。然后,文章在考虑理论模型证明与计量模型衔接,以及计量模型参数估计与统计推断有效性的基础上,利用一般VAR和SVAR的脉冲响应分析,对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文章的一个重要意义是在已有研究结论与传统主流经济增长理论之间做了一个具有微观基础的"嫁接",从而使得这些研究结论具有了坚实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3.
货币一般均衡模型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期的货币理论一直在宏观背景下研究货币运行 ,存在严重的武断性。从 2 0世纪 70年代开始 ,宏观经济研究日趋注重微观层面的经济基础。通过解决代表人的跨期最大化问题 ,将货币纳入一般均衡的研究框架 ,成为货币理论发展的新方向。各类货币一般均衡模型分别从货币效用 ,现金约束和交易成本等角度解释了个体持币动机和整体货币运行。结合各类模型的优点形成一套解释我国实际经济运行的货币理论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产业内贸易常被作为支持"新贸易理论"的一个关键因素.然而该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这一观察提出了若干质疑.建立在68个国家数据基础上的静态和动态计量模型结果显示,经济规模、消费者偏好、地理位置、贸易不均衡以及贸易环境(国家的经济开放程度)等因素,在短期和长期都对产业内贸易产生影响.这些发现促使"新贸易理论"重新去审视支持它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异质性消费者与异质性厂商的异质性匹配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诱致贸易活动产生,基于消费者异质性假定与厂商异质性假定所构建的异质性匹配内生贸易模型,是在新贸易理论与新新贸易理论基础上的综合性拓展和研究新范式引入的逻辑起点。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在消费者异质性与厂商异质性假定条件下构建国内国际均衡模型,从异质性消费者与异质性厂商的异质性匹配角度对贸易活动进行内生性解释,把产业内贸易与跨国公司内贸易纳入到统一的贸易理论分析框架之中,基于贸易理论新范式对跨国公司产生、产业内贸易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企业跨国投资、企业跨国并购与合并、跨国企业贸易联盟的形成进行内生解释,把一个异质性匹配新范式引入贸易理论研究并对当代主流贸易理论进行新拓展。  相似文献   

6.
组合投资理论在现代经济体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基于该理论的特征,本文建立了全新的组合投资模型:灰色优化模型。该模型能够更实用、更客观地解决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7.
严金强 《财经研究》2015,41(1):96-106
目前流行于理论界的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存在两大缺陷,而以马克思理论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论又缺乏全面性和动态化分析.本文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出发,阐述一般均衡理论的价值基础、基本原理和实现机理,继而通过引入竞争和供求因素,构建基于资本流动和统一利润率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资本量—产量—价格—利润率—资本量”的闭环一般均衡的动态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基于资本流动和统一利润率的马克思一般均衡理论,较之基于供求均衡的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更能够揭示长期均衡的现实特性和资本关系的本质;“等量劳动创造等量价值”是马克思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原理,是确保一般均衡解唯一性的重要条件;在完全竞争和资本趋利性动力的作用下,受价值规律和平均利润率形成机制的影响,基于资本流动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是收敛的.  相似文献   

8.
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为分析框架,我们选取浙江1990--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及其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IPI和计量模型,对浙江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浙江对外直接投资虽处于IDP理论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阶段,但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基于这一阶段的对外投资特点与要求,提出了一些促进浙江对外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分别从基于购买力平价的汇率决定理论、局部均衡框架下的均衡汇率决定理论和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均衡汇率决定理论三方面分析了现行汇率决定理论,在此基础上浅析了中国汇率制度选择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双高",即高投资、高储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回顾西方经济学有关投资、储蓄、经济增长、利率等相关理论,试图构建其逻辑框架,并立足我国实际,探讨我国双高现象的真实原因.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发现,我国的高投资与高储蓄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我国的高储蓄率归因于不断增加的国民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相似文献   

11.
王春艳  程健 《技术经济》2013,(10):106-111,133
分析了我国服务业FDI的利用现状和服务贸易进口现状。运用需求理论选择研究变量,采用1997—2011年的时间数据,通过进行协整检验、构建脉冲响应函数和进行方差分解分析,对服务业FDI与服务贸易进口的替代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服务业FDI与服务贸易进口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长期内,服务业FDI与服务贸易进口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且服务业FDI对服务贸易进口的贡献率最大;货物贸易进口与服务贸易进口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且货物贸易进口对服务贸易进口的贡献率较小。  相似文献   

12.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 is a free trade agreement (FTA) that is currently under negotiation among China and 15 other Asian countries. It is one of several potential mega-regional FTA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effect of RCEP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with a focus on China using an innovative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model. The model is built on the theory of firm heterogeneity extended to FDI. The framework is able to capture FDI increases along both the intensive and extensive margins. Liberalization under RCEP is simulated as impacting on FDI both directly through FDI liberalization and indirectly through trade liberalization. Our simulat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RCEP would encourage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FDI to China through both these pathways. While competition from imports drives out the least productive foreign owned firms, export expansion of firms using FDI will lead to an overall increase in foreign investment. In addition, the facilitation of trade in intermediate goods tends to promote vertical FDI. The direct FDI effect from investment liberalization will evidently promote FDI from partners. Projected economic gains to China from RCEP are in the range of US$103–214 billion, or 1.1–2.2% of GDP.  相似文献   

13.
FDI、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湖南省1985~2006年经济数据,根据协整理论和VAR模型等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了FDI、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且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与FDI和进口额都有双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对进出口的波动冲击都表现出正向响应,而FDI由于地区因素的影响,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台湾对大陆的直接投资与两岸贸易均取得长足发展。本文运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1989—2009年台湾对大陆直接投资与两岸进出口贸易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相应的短期偏离调整机制。结果表明台湾对大陆直接投资与两岸贸易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台湾对大陆直接投资与大陆对台湾出口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较快,而台湾对大陆直接投资与大陆自台湾进口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则极为缓慢。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1983年~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FDI(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和环境污染的数据,通过建立VECM模型以及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加工贸易、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看FDI的流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我国的环境压力,短期两者的因果关系不明显;而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加工贸易都在相当程度上恶化了我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FDI与国际贸易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采用中国1982年~2003年的数据,对中国FDI与国际贸易增长的均衡关系进行研究,并对中国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问题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美国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1995年~2000年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流向分布极不均衡,对投资流向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非金融领域直接投资、1994年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双边贸易量、东道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是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决定因素,证明了邓宁国际生产折衷主义理论对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解释力。据此简要分析美国对中国金融领域直接投资现状,并分析了今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綦建红  王平 《财经研究》2007,33(2):100-107
针对我国当前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而农业贸易不容乐观的现实,文章从农业部门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出发,通过采用1983~2004年的经济数据,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结果发现,农业部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农业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稳定的相关关系,即外商直接投资是引起农业进出口贸易的原因之一。我国为此应该采取相关对策,促进农业部门成为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studies the long-term relationship between FDI and imports and exports through evidence from China by using cointegr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Granger causality test shows that FDI had an obvious effect on imports and exports activities of foreign firms, and in the meantime, the imports and exports of foreign firms greatly promoted FDI. However, there is not a stable equilibrium between FDI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long run for all firms in China. 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explanations for the possible reasons that cause the above difference in estimation resul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oth location and industry fac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