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Li Yujia Lu Jun 《国际金融研究》2008,(5)
在以资本充足率监管为核心的国际银行业监管框架内,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影响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日本银行业贷款准备金政策对资本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银行增加贷款准备金计提在短期内会对资本造成负面冲击,而长期内却有利于提高资本水平;(2)短期内贷款准备金对资本的负面冲击向长期内贷款准备金对稳定和提高资本水平均衡调整的速度很慢,意味着贷款准备金政策的缺陷严重削弱了日本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有效性。本文从日本银行业贷款准备金政策的发展进一步分析了实证结果的原因,并且指出我国实施资本充足率监管在完善贷款准备金政策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3.
在以资本充足率监管为核心的国际银行业监管框架内,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影响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日本银行业贷款准备金政策对资本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银行增加贷款准备金计提在短期内会对资本造成负面冲击,而长期内却有利于提高资本水平;(2)短期内贷款准备金对资本的负面冲击向长期内贷款准备金对稳定和提高资本水平均衡调整的速度很慢,意味着贷款准备金政策的缺陷严重削弱了日本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有效性。本文从日本银行业贷款准备金政策的发展进一步分析了实证结果的原因,并且指出我国实施资本充足率监管在完善贷款准备金政策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国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美国银行业贷款准备金制度发展的三个阶段,从税收制度、资本要求和监管方式的演变分析外部监管政策对商业银行贷款准备金计提行为的影响。最后,提出美国贷款准备金制度发展的过程对完善我国银行业贷款准备金监管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6.
准备金率和资本充足率影响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银行传统理论认为:货币当局以准备金率控制贷款规模,以资本充足率控制贷款风险。本文从分析准备金与资本充足率对贷款规模的约束机制入手,引入银行资产负债表模型,证明银行贷款规模主要受资本充足率影响。研究结论是:准备金率对贷款规模的控制作用已经弱化,资本充足率对贷款规模的控制作用趋强。 相似文献
7.
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有效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验资本充足性管制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水平的影响,本文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联立方程模型。根据这个模型,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管是资本充足情况较好的银行,还是资本充足情况较差的银行在资本充足性管制的压力下都提高了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性管制促进了商业银行风险的降低。不过,由于多数银行已超过资本充足性管制中的最低标准,该标准产生的管制效应正在减弱。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重中之重。针对当前商业银行资本监管,主要处于法人层面的实际状况。为探索分支机构资本监管的有效途径,山东省银监局、农行山东分行组成联合课题组,对农行山东分行及辖内个别分支机构经济资本管理情况展开调研。本文通过对经济资本管理发展的背景、历程、现状的描述,进而总结出当前经济资本管理及分支机构资本监管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经济资本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资本水平对各国贷款及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资本约束将会导致短期内的信贷收缩,从而对货币政策的实施和传导乃至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最后提出了我国资本监管与银行经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课题组 《金融与经济》2012,(9):13-16
本文结合巴塞尔协议Ⅲ的新监管要求,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模型,从而量化了微观审慎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变化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提高资本要求无论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收缩还是贷款价格上升都十分显著,而实施资本留存缓释对贷款价格波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Stergios Leventis Panagiotis E. Dimitropoulos Asokan Anandarajan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2011,40(1-2):103-122
Prior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loan loss provisions are primarily used as a tool for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capital management by listed banks. Effective 2005 all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European Union (EU) are required to comply with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 Adherence to IFRS, it is claimed, should enhance transparency of reporting practices relative to local 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GAAP). The overall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IFRS on the use of loan loss provisions (LLPs) to manage earnings and capital. We use a sample of 91 EU listed commercial banks covering a period of 10 years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IFRS). Since early adopters may have different incentives and motivations relative to those who adopt mandatorily, we dichotomize our sample into early and late adopters. Overall, we find that earnings management (using loan loss provisions) for both early and late adopters while significant over the estimation window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IFRS. We also find that, for risky banks, earnings management behavior is more pronounced when compared to the less risky banks, but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post IFRS period. Capital management behavior by bank managers is not significant in both pre and post IFRS regimes. Overall, we conclude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IFRS in the EU appears to have improved earnings quality by mitigating the tendency of bank managers of listed commercial banks to engage in earnings management using loan loss provisions.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理论和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资本管理基于资本的稀缺性和高成本性,具有效益约束和风险约束的双效应。近年来,银行管理领域发生的最为显著的变化是,其管理重点逐渐过渡到以风险度量和资本优化配置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经济资本是贯穿风险度量和资本优化配置这一过程的关键概念,不仅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水平,而且通过发挥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预算管理、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作用,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从长远看,推行经济资本管理将对商业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产生重大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经济资本在我国银行资产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以经济资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商业银行管理模式,是近年来国内外银行业努力探索与积极实践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经济资本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资本管理方法,科学地实现了资本和风险的整合,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国际银行业管理的基础和主轴。本文分别从资产规模、资产质量和产品定价的角度加以分析,介绍了经济资本管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理论模型与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经济资本管理作为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工具,在国际先进银行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经济资本可以量化各业务单元的风险水平,计算抵御风险所需的资本数量,银行决策层可据此调整风险容忍度与发展战略,制定更为科学、合理、清晰的政策组合,确保银行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本文阐述了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的路线、流程和数理模型,并结合案例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计量方法都是基于巴塞尔监管资本要求,却忽略或无法准确衡量不良贷款的经济资本问题。事实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经济资本配置和正常贷款是不同的。文章利用解析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对三类具有不同粒度构成的不良贷款组合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贷款组合分散化程度越高,损失分布与正态分布越接近,此时适合采用解析法计算经济资本。当贷款组合分散化程度较低但不含支配型贷款时,采用解析法和模拟法所得结果相差并不大。但是当组合含支配型贷款时,损失分布与正态分布出现较大偏离,模拟法更加适用。另外,贷款组合所需的经济资本量与贷款组合的分散程度大小一般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应对信用风险的措施,无效的贷款损失准备对银行资本与盈利有一定的影响。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有意愿操纵贷款损失准备方面,而对其贷款损失准备的决策效率很少涉及。贷款损失准备效率是指银行管理者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决策的有效性,即实际设置的贷款损失准备与其有效边界的偏离程度。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模型研究了1998~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决策效率,实证结果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决策效率具有一定的无效性,没有达到效率边界;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决策效率高于国有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8.
马爱玲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5)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状是:以信贷传导为主渠道。现行商业银行体制对信贷传导渠道的制约的原因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非对称性。疏通货币主渠道要求是:深化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大力发展非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的羊群行为特征日益凸显,不仅恶化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而且加剧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运行.鉴于我国银行信贷羊群行为是信息不对称、银行经营者声誉及报酬考量、行政干预及政策导向、银行风险观及市场定位趋同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要弱化商业银行信贷羊群行为,应完善银行信贷监管、促进信贷信息资源共享、健全社会信用监督与担保体系,并引导商业银行推进管理变革. 相似文献
20.
基于EVA的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与价值创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为企业带来超过资本最低回报要求的业务,才真正为企业创造了价值,而那些创造收益水平低于资本最低回报要求的业务,实际上是在消耗企业的价值,因而价值最大化是银行经营最终目标。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可以为银行创造价值。以EVA作为价值创造能力衡量指标,经济资本管理为银行创造价值路径有四个:绩效考评、战略制定、产品定价和资产组合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