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民族自治地方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民族自治地方的和谐就不能奢谈整个社会的和谐。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主导性和特殊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文化的多样性,生态的脆弱性,边疆稳定的重要性,这些都决定了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要努力实现政府、民族、社会、文化、生态的和谐与边疆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
西藏作为我国的一个民族自治地方,由于其自然、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独特性,使得西藏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行政职能无论是与其他民族自治地方、一般地方(省、直辖市)相比较,还是与特别行政区相比较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和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西藏是我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发展和自然地理都十分独特的一个民族自治地方,西藏地方的稳定与发展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西藏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肩负着管理西藏地方社会公共事务,促进西藏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4.
郭妍 《发展》2002,(4):50-51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甘肃经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甘肃省作为一个民族自治地方人口占总人口十分之一强的西部省份,如何以大开发为契机,推动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共同进步,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对此,我们认为,应该抓住民族贸易这个关键,纲举目张,实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发展。民族贸易的重要意义(一)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贸易发展和经济发展,对全省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截至2000年底,甘肃省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人口已达311.62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74.33万…  相似文献   

5.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甘肃省西南部,与青海、四川民族地区相连,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多民族所在的民族自治地方,1996年全州总人口63.91万,其中藏族34.29万人,占总人口的53.65%,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6.79%。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制约,甘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长期滞后,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教育落后,缺乏人才,传统思想观念对民族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影响。建州以来,甘南的民族文化建设发展很快,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全省其他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教育基础薄弱,发展落后甘南民族教育由于起步晚,底子薄,办学…  相似文献   

6.
张梦迪 《改革与开放》2016,(16):111-113
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对孝文化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进行探究,以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处理民族地区问题时能更好地运用中国传统孝文化,去其糟粕,将孝文化的思想精髓用于实践,使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更富有民族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对民族地区的行政管理历来是中国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在政策上凸显了民族自治地方在行政组织、行政领导、行政人事等方面的特殊性。但是作为行政系统的“软组织”、“软结构”——行政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民族工作始终是自治州全局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做好民族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加速民族自治地方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振兴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团结、繁荣、富强的新海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督查全州的民族工作,我们选择了民族教育、民族干部的培训、选拔与任用以及民族宗教工作三个问题开展了一些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后。  相似文献   

9.
韩庆龄 《北方经济》2006,(15):46-47
一、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自治权的基本内涵和作用 民族自治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自主管理地方性事务和自治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自治权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法律,经济建设,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体育等事业,制定管理流动人口办法和计划生育办法,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中央王朝为了加强对民族地区的统治,采取了一些列的特殊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自治地方为民族地区的发展也制定了一些扶持政策.普洱茶作为一种物质载体,与各个时期民族政策相结合,成为历代王朝及政府加强对民族地区的统治和维护民族地区团结与稳定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张慧敏 《魅力中国》2013,(10):376-376
社区文化活动是社会文化的一定表现形态,其任何发展都不可能表现为自己的独立发展,它总要与周围的各种因素发生作用,因此,任何—个地方的社区文化的发展总要与该地区的社会发展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不论社会地位、文化素质、社会经历,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欣赏能力和兴趣,都有着不同程度对文化生活产生共同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人们在自娱、自乐,在业余文化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不断追求新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朱臣娣 《魅力中国》2011,(17):143-143
维护法制的统一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要实现依法治国的重任,赋予民族自治地方一定的立法权是必要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是民族地方立法权的灵魂。本文从制度角度、理论角度、以四川为例的实证角度梳理和分析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及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并从制度设计角度说明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与法制统一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3.
正一、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在研究内容上,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特殊性有待深入挖掘目前,学界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研究成果颇多,但对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特殊性的阐释明显  相似文献   

14.
马少虎  马少彪 《发展》2009,(11):109-110
民族法制是指国家依法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事务的法律法规。它以维护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共同繁荣和坚持祖国统一为内容,实现依法治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应结合本地方、本民族的实际,以完善自治条例为核心,构建本地方和谐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法律机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民族地区的快速和谐的发展,实现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民族自治地方是指辽宁省境内的岫岩满自治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宽甸满族自治县、阜新满族自治县、喀左蒙古族自治县八个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是我省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区,发展旅游业有着潜在优势。如何开发民族自治地方的特色旅游资源,建筑旅游支柱专业,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这是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大课题。  一、旅游业在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民族自治地方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开发前景也非常广阔,旅游业完全有条件发展成为一项…  相似文献   

16.
李敏  叶盛楠 《北方经济》2006,(10):46-47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我国于1994年财政改革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种以中央与地方财政分税为特点的财政管理体制,也是我国现行的基本财政管理体制.运行十几年后,分税制日趋完善,但在少数民族地区,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分税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有利有弊.本文拟从分析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财政环境入手,探讨分税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尝试讨论有益的方案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是维护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广西壮汉民族文化融合是由历史进步形成的,在今天对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政治功能作用明显,有助于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为多民族国家提供借鉴;经济功能作用突出,有助于稳固经济发展战略要位,促进经济呈现发展新形势;社会功能作用呈现,可以消除隔阂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社会治理的优化路径是提升民族文化意识、引导文化适应性、发挥社会治理功能、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8.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我国于1994年财政改革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种以中央与地方财政分税为特点的财政管理体制.也是我国现行的基本财政管理体制。运行十几年后,分税制日趋完善,但在少数民族地区,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分税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有利有弊。本文拟从分析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财政环境入手,探讨分税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尝试讨论有益的方案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区,文化多元,宗教复杂。是当前群体性事件的多发地带。西部地区的稳定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关系到边疆的巩固和我国现代化的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表现为民族关系融洽、宗教和睦相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安良好,整个社会表现出一种公正的状态,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和舟共济。  相似文献   

20.
李贺 《魅力中国》2011,(6):79-79
“赔命价”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习惯法之一,一方面在维护本地区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另一方面在法治社会发展的今天又充满着与法的文化价值相冲突的现象。这中间有很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原因,对待这种民间习俗,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