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在声乐教和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注意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歌唱的焦点、支点位置的形成及作用,咬字的准确和情感的表达等疑难点问题,结合歌唱生理结构的差异,因人而异进行开发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乔红 《魅力中国》2011,(9):13-13
歌唱艺术是人们用歌声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活动,它是人声与语言文学相结合的艺术它与发声器官、呼吸器官、共鸣和唱歌中的吐字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歌唱中要达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境界它关系的到诸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3.
李月晶 《理论观察》2004,(3):126-127
一、歌唱的发声   儿童歌唱时的发声,必须是高位置的头声发声,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在指导儿童歌唱发声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训练儿童具有优美动听的音质,而不是音量.为此,这就要求儿童轻声地、柔和地歌唱,以获得优美动听的音质和头声发声的技能.当儿童学会用头声轻声地歌唱技能后,才能解决音量问题.但千万不能急于求成,不要在刚刚学会一点头声后就要求用大音量歌唱,这样做是有害无益的.因此,先解决音质问题,后解决音量问题,这是一条正确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王昕 《魅力中国》2011,(12):186-186
一、人类的歌唱本能你听过快乐的男女山歌对唱吧?这些人从未受过声乐训练,但他们的歌声同样令你感动,因为他们完全发挥了自然的歌唱本能。包括呼吸、发声、共鸣等一切都逃不出自然的条件,都是根据自然而产生的。在歌唱时,喉头的作用虽属自动,但心力可左右它。  相似文献   

5.
歌唱艺术,就是演唱者通过优美动听的歌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并且感染听众的一种艺术形式.准确地把握歌唱的情感表现力,是歌唱的灵魂和生命.要想展现歌唱的艺术魅力,仅仅掌握科学的发声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再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歌声中.只有当歌声和感情交融时,才能完美地诠释歌曲,才能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体现出歌唱艺术强烈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朱慧玲 《发展》2009,(11):84-84
一、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培养的重要性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学生往往比较重视声乐各种技巧的运用,而容易忽视心理因素对声乐演唱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歌唱是通过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听觉等等器官共同参与下的多种心理动作的组合,但支配和协调这些动作的是人的高级神经系统,这种整体协调的配合,主要是通过大脑皮层对歌唱器官的控制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正确的歌唱是意识对人体的直接与间接的指挥艺术,正确的歌唱需要直接意识与间接意识对人体指挥的协调统一.具体为呼吸、吐字、声区、音色、音高、气息、共鸣等等的协调统一,歌唱水平提高的关键是对人体指挥的熟练性以及相关肌肉的锻炼度,个人修养也是歌唱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李自欣 《魅力中国》2014,(18):108-108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曲艺演唱要想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就要把握“说”与“唱”在曲艺表演中的科学运用。  相似文献   

9.
歌唱呼吸是发声的动力,是歌唱的基础,声乐艺术表现的语言、发声的音准、音色、共鸣腔体的协调运用和歌曲情感表现等一切艺术内涵都与呼吸技巧密切相关,因此,作为一名歌唱学习者,就要掌握一套科学、卫生、完整、有效的发声方法,进行正确的训练,才能打下稳定的根基,才会拥有漂亮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宋世琼 《魅力中国》2013,(23):122-123
歌唱艺术是最情绪化、最能触动心灵的艺术。歌唱的“情感”把握是否正确,对声乐的学习反演出的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情”是一切艺术之所以感人的根茎。“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歌唱者必须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及熟练的歌唱技巧;深入理解歌词意韵;全面把握歌曲曲调;融入歌唱者独特的理解与领悟,从灵魂中去诠释歌曲。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11.
王良化 《魅力中国》2010,(5X):81-81
歌唱是音乐与语言的结合,对字腔在声乐教学方法中进行比较。列出了准确表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体现歌唱所具有的特殊形式美及其表现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汤红娜 《魅力中国》2010,(17):207-208
本文从发音、共鸣、音域、力度、呼吸、舌的位置、喉头、吐字咬宇、姿势表演等各方面。加以阐述紧张与放松的关系及重要性,以便从多个角度具体对声乐教学和歌唱有一个整体考虑。  相似文献   

13.
姬丽娜 《魅力中国》2011,(20):291-291
中国传统的演唱从“以言为本”的美学原则出发,非常讲究汉语的语言特点,重视歌唱艺术中的语音因素,以语音为基础,声乐美基于语音美,腔由字生,“字正”而“腔圆”,这是声乐演唱艺术的最基本要求。字正指的是歌唱艺术中发音吐字的准确、真切、纯正;腔圆是指演唱中声音的圆润,行腔的流畅、贯通、婉转。明代的昆腔大师魏良辅在《曲律》中说:“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字正腔圆”:吐字真切、行腔润婉、字声相谐。  相似文献   

14.
歌唱的控制能力包含着音准的控制、声音力度控制、歌唱速度控制、气息控制等,在歌唱过程当中每一种控制都十分重要,缺乏控制力的歌唱,是一种较低能力的歌唱,无法在艺术层次中带给欣赏者美的享受.因此,我们在学习歌唱中一定要掌握对歌唱各种因素的能力控制.从而提高我们的歌唱更具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呼吸在歌唱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可以说没有呼吸就不能歌唱。歌唱中正确的呼吸状态对呼吸本身有哪些要求,具备了歌唱的呼吸状态应该怎样运用?本文通过对歌唱呼吸以及对呼吸进行调整两个方面的阐述,来说明呼吸是歌唱的力量来源,有了气息的支撑才能形成歌唱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刘五勤 《发展》2011,(8):107-107
密切干群关系,领导干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领导干部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不仅要有必备的政治素质、领导能力、工作方法,而且还必须注重与下属之间的感情投资。纯正的感情投入,可以沟通思想、交流看法、唤起认识的共鸣、产生出强大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7.
段韫慧 《魅力中国》2011,(5):272-272
歌唱与心理活动密切相关,歌唱是心理活动的外红表现之一。歌唱心理的生理基础,就是与歌唱有关的神经系统活动与相关肌肉活动的作用的相互联系。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歌唱的各种技能技巧,而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问题,即心理因素对演唱和教学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实践证明心理学和声乐演唱声乐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刘乃枫 《魅力中国》2014,(14):126-127
舞台表演是美的艺术,美的艺术是需要借助角色羡来表演.美的形态、美的旋律来完成的。表演在歌唱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具有重要作用。抉句话说,歌唱便是一种表演性艺术。情感是歌唱艺术的核心,情感的表现,体现了艺术的魅力。演唱者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要让别人陶醉。首先自己先陶醉。演唱者只有塑造艺术形象,才能获得预想的艺术效果,将歌唱技巧以及自身内在的情感融为一体去表达声乐作品。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歌唱艺术的一种表现。这种艺术表现。将精神与情感结合。充满感性色彩,具有感染力,能震撼人心。  相似文献   

19.
周灿 《魅力中国》2009,(7):68-68
声乐艺术是音乐与语言的完美结合,语言是人类的象征,是声乐艺术的基础,而咬字吐字是歌唱中准确表现语言的关键,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咬字吐字的正确与否,则直接影响到歌唱的效果。只有准确的文字发音和优美的旋律有机的结合,才能生动而形象地体现曲情词义。我以字音发生过程分为咬字头、吐字腹、收字尾三个部分,并逐一阐述探求歌唱中字正腔圆的方法,说话和唱歌在咬字吐字上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20.
在声乐演唱中,人们比较重视的往往是歌唱中的各种技能技巧,而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心理因素对声乐演唱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歌唱心理中的情绪情感、性格、意识三个方面来阐述歌唱心理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