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股发行停止9个月之后,有消息称,IPO最快于7月底重启。首批重启将采取批量发行的方式,届时30家左右的企业将有望在A股IPO暂停9个月之久后集体上市。有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称,数家券商已被通知准备领批文。  相似文献   

2.
张金喜 《现代乡镇》2012,(12):54-55
当前IPO融资面临的环境与状况 2012年2季度以来,中国A股继续低迷不振,IPO节奏放缓,整体融资规模空前冷清。在8月份竟然没有新增一家企业进行IPO预披露,也没有一单IPO项目过会,低迷的股市使得IPO放缓已成为必然。据证监会最新披露的首发申报企业情况显示,截至11月8日,在审待发企业共有792家,其中上证所主板1...  相似文献   

3.
创业板这一造富工厂开张伊始,就不乏一个又一个的财富故事。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企业享受到了资本盛筵,也有企业因为各种原因被挡在财富之门外。通过财富之门,需要何等的努力?发审委员是关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根据万得资讯统计,创业板开通至今,258家企业成功上市的同时,共有50家企业IPO首次上会被否。  相似文献   

4.
新语     
《中国经济快讯》2013,(22):11-11
5月31日,首发募股(IPO)自主财务核查宣告结束,IPO在审企业锐减至666家。继4月初,证监会对已申报核查报告的企业进行抽查后,6月7日,证监会还将从剩余企业中抽查10家。最终剩余企业中仅13家提交核查报告,意味着13家企业将有10家被抽查,中签率超高。业内人士称,许多企业因惧怕抽查而放弃IPO。  相似文献   

5.
周冠年  孙寅 《中国经贸》2010,(22):114-116
2009年6月IPO重启,随之出现一系列“IPO乱象”,其中“创投”业界的暴富神话在国内市场愈演愈烈,新股发行高PE的原因引人深思。本文以IPO重启以来在中小板和创业板新上市的193家(截止到2010年6月28日)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其以一定标准区分为创投企业和非创投企业,相对于非创投企业,创投入股企业的新股发行PE水平更高,即创投对于抬高新股PE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创新性地把“创投”因素纳入对新股发行高PE原因的思考,深刻分析了中国具有特殊制度背景下资本市场的这类愈演愈烈的IPO乱象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6.
2012年二季度,PE机构IPO退出平均账面回报率跌至3.5倍,创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值为7倍,仅一年时间,PE机构IPO退出平均账面回报率就下跌了一半。全球资本市场的不景气致使PE机构退出渠道收窄是回报率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疲软影响,境内外资本市场遭遇"寒流"。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企业IPO数量及规模持续低位徘徊,仅有72家中国企业在全球各资本市场完成IPO,合计融资532.4亿元。相比于2011年二季度107家企业IPO完成融资1171.2亿元,无论在数量还是融资规模方面都大幅下滑。  相似文献   

7.
撤单后多数企业酝酿重新申报,失意企业成为并购头号标的。面对史上最严厉的IPO财务核查,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退场。截至4月12日,2013年撤销IPO申请的企业已经高达168家,91家机构IPO退出铩羽而归。这标志着自年初开始的"IPO自查风暴"终于显现出效果。尽管前三个月主动退出的企业总数仅为48家,但在3月31日"大限前夜"来临之际,这一数字就激增到了78家,相隔几天后,这一数字就激增了一倍多。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公布的IPO撤材料企业数量可能继续攀升,继  相似文献   

8.
王韶辉 《新财经》2014,(2):54-55
只要有孩子哭,监管层就来管,看不得孩子自己摔跤和长大,这样一来,孩子永远也长不大。尽管IPO(首次公开发行)开闸之初证监会强调了新股发行改革的市场化方向,但是在发行过程中一遇风吹草动,就引来了监管的行政干预。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IT行业IPO分析IPO市场规模2009年IT行业全国共计16家企业实现IPO,总计融资金额8.46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金额5288万美元。其中,12家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IPO,融资金额为6.29亿美元,平均融资金额5239万美元;另有4家中国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成功实现IPO,融资金额为2.17亿美元(见表2.1.1-1)。  相似文献   

10.
王玉环 《新财经》2012,(1):37-39
由于上市要求严格,A股市场一半券商IPO选择借壳。近期,随着监管层对于券商IPO条件的放宽,2012年国内证券市场将掀起一波券商上市潮。  相似文献   

11.
事件     
《浙江经济》2009,(18):6-6
创业板IPO启动 被业界呼唤了十余年的创业板终于来了。日前,创业板发审会正式开会,审核首批7家企业的IPO申请。这七家企业分别是:北京立思辰科技、乐普(北京)医疗器械、北京神州泰岳软件、青岛特锐德电气、上海佳豪船舶、南方风机和重庆莱美药业。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关注,环境监管对上市公司尤其是对“准IPO”公司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那么公司环保信息披露情况如何影响其IPO融资成本?本文通过对2009-2011年IPO成功的334家上市公司进行考察发现:(1)公司环保信息披露情况对于公司IPO融资成本有着明显的约束作用。(2)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较于低污染行业的公司而言,高污染行业公司的环保信息披露对于其IPO融资成本的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对上市公司的环境投入提供了有意义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梁伟沛 《新财经》2005,(7):26-27
今年以来,全球IPO市场表现黯淡,整个亚洲市场交易量已经枯竭;而在香港,6月份就有四家大型中国企业完成上市的筹备工作,总集资金额高达500亿港元,就连参与其中某新股发行的一位券商人士此前也承认,形势十分严峻。由于美国股市的监管制度过分严苛,这次上市的四家公司都没有在纽约挂牌,在目前全球IPO市场疲弱的情况之下,单靠香港能否容纳这“四大天王”,的确耐人寻味。再者,今年底和明年初,“巨无霸”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都要进行IPO,本月的集资效果如何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相似文献   

14.
公司     
《中国经济快讯》2013,(13):13-13
4月3日,证监会发行部、创业板部和证券业协会共同主持IPO在审企业第一阶段抽查抽签工作,第—批共抽出30家抽查企业,其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拟上市企业分别为7家、13家、10家。  相似文献   

15.
回首2010,虽然中国A股成为了全球股市表现倒数的市场之一(上证综指全年累计下跌14.31%),但也没有阻挡企业上市的热情。无论从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宗数还是IPO募集资金额来看,2010年中国股市成为全球最给力的IPO市场是当之无愧。从IPO宗数来看,A股以347宗IPO(主板26家、中小板204家、创业板117家)雄冠全球,融资规模接近5000亿元(占全球IPO市场规模近4成),  相似文献   

16.
宋云婷 《中国经贸》2013,(14):100-100
自去年9月份来,A股市场步步进入熊市,11月份开始新股发行工作基本上处于暂停状态,从2012年12月份的统计数据来看,约800多家企业排队上市,IPO重启呼之欲出。就在3月份以来,IPO重启的传言令股市的震荡足以见IPO堰塞湖的重压之大,几乎每一次风传“IPO将重启”就会引起股市大跌,在IPO暂停数月之久的现在,何时重启将直接主导市场走势。以下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关注IPO重启,分别是IPO暂停后的影响,IP0重启的现状以及IPO传言震慑股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信息》2010,(2):49-49
2009年虽然A股市场迎来了一波大反弹,但开放式基金的累计分红却明显少于前3年的分红情况。天相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共有53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开放式基金实施了249次分红,累计分红总额为643亿元。  相似文献   

18.
张捷 《辽宁经济》2006,(3):61-61
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IPO又是财经界的焦点。在中国证券市场持续低迷的现状下,中国企业似乎找到了融资、扩张、发展的新途——海外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募股)。据有关统计,2005年前三季度有31家企业在香港、新加坡、纳斯达克及多伦多交易所上市,首发募得资金约636.98亿元人民币。如果加上建行,以及10月初先于建行在香港招股的永乐电器,2005年内地企业海外IPO融资额将超过沪深两市2003年和2004年首发募资800多亿元人民币的融资额度。内地企业2005年海外IPO数量和募资额创出新高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19.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沪高铁”)被誉为“最赚钱高铁”,其登陆资本市场的每一个步骤都备受投资者关注。2019年2月,京沪高铁正式启动上市工作,10月22日首次申报招股书,11月14日上会接受发行审核,过会仅用时23天,创下IPO发审纪录;发行市盈率23.39倍,也打破了自2014年6月以来A股主板市场IPO发行市盈率不超过23倍的“隐形规定”。  相似文献   

20.
<正>2023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失利企业数量和拟融资金额均超过2022年。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2023年初至2023年12月25日,共有244家企业IPO失利,他们拟上市融资2301亿元。2022年,有211家IPO失利,共拟融资1448亿元。近5年企业上市成功率逐渐下降近5年,IPO失利企业数量越来越多。2019年、2020年和202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