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出奇制胜在全球电信行业不景气的宏观背景下,中国网通于2002年11月18日同亚洲环球电讯公司签定了资产收购协议,拟以约8 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帐面价值约19亿美元的泛亚洲网络资产,这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买卖。白纸黑字的协议使几个月来市场的猜疑一扫而空。著名电信专家阚凯力认为,这是一个创举,国内电信商第一次介入了主流国际电信市场。  相似文献   

2.
杨育谋 《开放潮》2003,(5):22-23
3月初,深圳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与海南航空公司签下一单标的近十亿的融资租赁交易——海航从深租手中租下一架波音767客机,租期10年,每半年支付一次租金,期满后飞机归海航所有。海航表示,这一交易打破了国外租赁公司长期对中国进口飞机租赁市场的垄断。  相似文献   

3.
杠杆收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企业并购。它是指收购的企业用很少的本钱作为基础,向投资金融机构筹集资本来进行企业收购。一旦收购成功,被收购企业出售其资产或是清算它的收益来支付负债。这是一种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收购战略。文章试对杠杆收购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4.
土地收购、储备、交易制度是政府为提高土地宏观调控能力,盘活存量土地资产,规范土地市场,优化城市土地配置,合理利用土地以及合理分配土地收益的重要工具。它不但维护了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完整性,而且还满足了市场机制对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发展。土地储备制度的实施必然对土地资产市场,进而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1 新机制与地产市场过去长期实行的土地无偿、无限期、无流动划拨使用造成了大量的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实施土地收购、储备、交易机制以后,土地供应实行计划管理,…  相似文献   

5.
《新财经》2004,(4):95-95
除液晶之外,京东方的资产并购同样令人“感兴趣”。只要进行简单的分析,就会在其并购运作发现公司“价值创造”的另类法门。 如正文所述,去年公司完成了两次重大收购,一次是2003年1月完成收购韩固现代旗下与TFT-LCD业务有关的两家公司HYDIS和HYNIX,另一次是在2003年下半年完成收购经营显示器业务的香港上市公司冠捷科技。这两次收购行为,无形中为公司创造了额外的价值,不过,这样的“价值”创造更多的是财务上的,而与实际经营业绩的关系反而有限。  相似文献   

6.
海航西征     
任健 《新财经》2003,(7):64-66
现在看来,海南航空(600221、900945)控股西安民生(000564)仅仅只是其西征的开始。此后,海航又投入重金连续收购陕西的一些证券公司和酒店,继而快马加鞭赶往新疆洽谈收购新疆机场事宜。一切均表明,控股西安民生并不是海航西征的最后一粒官子,立足西安组建金融控股公司从而整合西部资源才是其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信息》2001,(4):56-57
(接上期) 4.促进企业间的收购兼并,进一步激活资本市场的生命力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传统产业的上市公司比重高达70%~80%,这是中国证券市场长期以来上市政策作用的一个结果.未来证券市场的高速发展将有赖于通过新兴产业兼并收购传统产业以实现存量调整,以及通过改变上市公司产业政策以实现增量调整来实现.资本市场可以为资产提供一个明确的价格符号,从而有效地引导资产的流动.通过收购、兼并、合并、股权置换等途径可以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收购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可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产业范围的增加或更新,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种上市公司的产业市场区位调整属于存量调整.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对新上市企业实施产业限制和设立创业板,属于产业的增量调整.  相似文献   

8.
刘锋 《新财经》2004,(3):2-2
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成功融资之后,积极收购资产、开拓新业务,这本无可厚非。可是,如果上市公司资金几经周折之后流入隐性的关联企业或个人之手,而花费大量资金收购的资产盈利状况并不令人满意,这个故事就值得探究了。本期封面文章《被瓜分的草原兴发》就以上市公司草原兴发为案例,讲述其积极扩张、大举收购资产背后的资金腾挪过程。  相似文献   

9.
一笔200万美元的交易,能够危及一个2009年GDP就高达14.1111万亿美元的世界唯一超级大国——没错,这就是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对华为收购美国服务器技术公司三叶系统公司(3Leaf Systems)部分资产的评价。这已经是华为近年来在美国第三次收购资产受挫了。  相似文献   

10.
复工复产已全面开始,资本市场也行动迅速,近期又有重磅收购消息传来。3月9日,天风证券(601162.SH)披露,证监会核准了公司收购恒泰证券股权事项。恒泰证券是明天系旗下的一大优质资产,在国内资本市场上也算名声显赫。特别是资本大佬肖建华和明天系出现问题之后,恒泰证券何去何从,也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1.
刘纪鹏  王晶晶 《新财经》2006,(10):68-69
引入换股收购、非公开发行购买资产等创新方式来降低收购成本。这必然极大地调动以市场方式争夺控股权的并购行为,大大提高收购方对上市公司进行并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63家公司被申请破产重整,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资金及未披露担保等所涉金额逾千亿元!万亿级集团海航的破产重整公告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其震撼性不言而喻。海航的流动性危机已历时近3年,即使市场上多有猜测,但这一结果仍然出乎了所有人想象。即使是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以下简称联合工作组),在进驻之时或许也未曾预料到。  相似文献   

13.
《新财经》2004,(9)
客观上,武钢整体上市收购的资产不但资产盈利能力强,而且完善了产业链,还实现了低成本扩张。而宝钢整体上市收购的资产主要是丰富了产品线,从资产质量上很难与股份公司原有资产媲美。 武钢股份收购集团钢铁生产经营性资产,共计190亿元,其中净资产约92亿元。主要包括:烧结、炼铁  相似文献   

14.
《上海经济》2013,(9):70-70
2005年9月,美国阿尔法保健公司收购了英国的法玛蒂姆公司。法玛蒂姆公司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建立了极具实力的产品组合,而且财务状况健康。阿尔法保健公司希望借收购法玛蒂姆公司之举,打入英国市场。阿尔法公司管理层自豪地对外宣布了这一交易,称它是公司海外扩张的战略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郑谊英 《特区经济》2005,(8):274-275
管理层收购,即Management Buy—out(简称为MBO),它是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杆杠收购的方式,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的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使企业的原经营者变成企业的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管理层收购方式在西方国家十分流行,它是对传统公司理念的反叛。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并购的不断深化,管理层收购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悄然掀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通过管理层收购达到控股的上市公司已过100家,  相似文献   

16.
罗威 《新财经》2005,(11):44-48
“海航目前不在我的视线之内。”一位基金经理对《新财经》这样说。自从2003年海航亏损了近13个亿之后,投资者一直对海航保持高度警惕状态。在很多机构投资者的股票池中,都没有海航的踪迹。市场的担心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虽然海航目前是中国第四大航空集团,但它不是国有控股航空公司,得不到一些特殊的国家政策保护与支持;第  相似文献   

17.
龚涛 《产权导刊》2015,(8):61-6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产权市场被纳入现代市场体系的范畴,与证券市场,技术市场、土地及矿权市场、劳动力市场并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建设,各地产权交易机构在程序性、规范性、市场影响力、交易系统便捷性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这为产权交易机构在继续开展国有企业存量资产处置业务(包括资产、股权处置)外,发展新型业务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实施跨国经营。中国企业如何在国际市场上打造自己的品牌?这是摆在每个欲在国际市场争得一席之地的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面前最迫切的话题。实际上,近年以来,中国企业尝试通过收购世界跨国公司的业务部门和品牌资产,企图达到快速在中国市场树立自身品牌的目的。但事与愿为,明基宣布将其并购的西门子手机业务破产;同样身陷并购之困的TCL也举步维艰……等等这些情况都说明了中国企业收购跨国公司的品牌经营的并不成功。中国企业收购跨国公司品牌和业务部门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中国企业如何管理和处理收购过来的跨国公司的业务和品牌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转型经济国家的管理层收购--以俄罗斯及东欧国家为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转型经济国家的管理层收购是政府推行的专以公有制企业为对象的产权改革.转型经济中的管理层收购与典型管理层收购在实施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从融资方式、定价方式、退出渠道等方面探讨了转型经济管理层收购的特点.本文对转型经济与典型管理层收购的市场环境进行了比较,并得出结论以俄罗斯为代表的转型经济国家由于市场环境的极度不完善,致使管理层收购成为一种对西方企业制度在短期内的简单移植,从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借鉴这一经验,本文为我国推行管理层收购的市场环境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5月24日,随着华联超市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告,已在市场上广为流传的"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借壳华联超市上市"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 此次新华发行集团借壳上市包括股权收购、资产置换和股改三个组成部分.首先,新华发行集团以4.22亿元总价收购百联集团持有的华联超市45.06%股权.同时,此次股权转让还与上市公司的股改相结合,对价采用"资产置换+送现金"的方式.新华发行集团及其直接和间接持有100%股权的子公司新兴商务公司拟将其合计持有的新华传媒100%股权与华联超市除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以外的全部商业类资产(含负债)进行资产置换.除现金红利转送之外,新华发行集团还将向方案实施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体流通股股东每10股直接送8元现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