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立云 《金卡工程》2009,13(7):108-108
在医疗损害赔偿中,举证责任的分配十分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患方和医方应分别对哪些事实进行举证,以及谁应承担败诉的风险等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美国、德国、日本在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的分析介绍,以期能对我国医疗损害赔偿举证责任分配提供几点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4月1日实施了新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对医疗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举证的义务由病人转到医院,这使患者的胜诉率大大提高.从而引起了医疗责任保险升温.  相似文献   

3.
德国税务诉讼采用规范说确定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但在税法和财政法院实务中并不拘泥于此,而是按个案以及税法规定的目的,基于与课税要件事实证据的距离对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予以修正,举证责任在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之间分配比较合理,这对完善我国的税务诉讼举证责任制度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讨论举证责任倒置的产生及其引致的法律风险与审计质量高低(会计诚信维护)的关系,并构建维护会计诚信的规范体系。(一)举证责任倒置简单地说就是被告人在面临诉讼时负有提供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的责任。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及其司法解释开始正式实施,明确将举证责任倒置纳入制度化建设。该司法解释确立了几大具有代表性的证据规则,除强化了当事人举证责任,明确了举证时限要求以及规定证据交换规则等之外,在举证责任配置上更加细化。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基础上,合理分配一些特殊案件的举证责…  相似文献   

5.
贵静 《金卡工程》2009,13(11):112-112
举证责任的分配制度是明确一个具体的诉讼案件由谁就何种事实负举证责任,以及在争议的案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时谁应当承受不利的诉讼后果。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对举证责任的分配有着不同的规定。本文试从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异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沈茜 《金卡工程》2010,14(10):185-187
医疗损害赔偿时现代侵权行为法必须处理的最棘手的问题。在处理医疗损害事故的时候,最重要最实际的就是怎样举证,举什么证。《侵权责任法》明确了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并与先前的司法解释有所不同,立法者的出发点在于如何更好地平衡医患双方的利益。本文分析了医疗损害事故的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分配在《侵权责任法》实施前后的不同,并结合国外实践做比较,探讨应当选用怎样的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分配原则,能够在当前的社会情况下更好地协调医患关系,平衡双方利益,维护弱势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史歌  周平  戴浩霖 《金卡工程》2008,12(12):4-5
本文通过对举证责任倒置的理论基础以及国外举证责任分配情况的分析,对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倒置的正确理解进行探讨,并对完善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证券投资者权益受损情形多,维权成本高,证券纠纷问题更多,表现为中小证券投资者诉权保障缺失、诉讼难度大、维权途径单一、程序失当等.建立我国证券侵权诉讼特别程序,要进一步确认和充分保障原告证券侵权诉权、明确证券侵权诉讼实行集中管辖原则、实行证券诉讼原告举证责任倒置制度、适时适用代表人诉讼形式、立法规制和理顺证券诉讼与仲裁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9.
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在诉讼法中占有重要地位,直接影响案件判决的结果.本文对现行民诉法中“谁主张谁举证”问题、举证责任倒置问题和法院对证据的调查和收集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三种举证方式相互结合,形成互补,有利于查明事实真相.同时也对这三种举证方式的不足和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求得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制度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的保险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保险合同诉讼案件也随之日益增多。在保险合同诉讼中,被保险人、受益人及保险人“由谁承担举证责任,承担怎样的举证责任”是诉讼成败的关键,而举证责任的分配又与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紧密相关。为了降低保险合同诉讼败诉的风险,保险人在设计保险合同条款时应当尽可能地明确保险责任范围,从而将某些举证责任合理地转嫁给被保险人和受益人。  相似文献   

11.
李青 《涉外税务》2002,(8):37-39
举证责任制度是各国行政诉讼法中一项决定胜诉与败诉的重要制度。税务行政诉讼是行政诉讼的组成部分,税务行政诉讼中当事人之间的举证责任分配直接决定着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在诉讼程序中所承担的举证义务和败诉风险的大小。本文简要介绍和评价了美国国内收入法典中举证责任的有关新规定,并将其与我国税务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制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陈俊明 《金卡工程》2010,14(2):228-229
新《公司法》所确立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对股东权益保护至关重要,但是股东代表诉讼常口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公司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地位不明;缺乏必要的股东诉讼激励机制;举证责任分配不舍理。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崔鑫盈 《金卡工程》2008,12(11):47-47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概念理论上源于民事举证责任制度,明确其概念是研究举证责任分配规则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出发点.明确我国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法律规定,从我国今年司法实践的情况来认识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举证责任分配方法所面临的挑战,对行政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4.
杨珂 《金卡工程》2008,12(10):19-19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问题,是直接关系到诉讼双方当事人能否胜诉的关键问题.现行行政诉讼立法相对这一制度的规定显得不完善,可操作性差.本文试图从理论的层面,界定和归纳笔者所认同的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内涵,以及就如何分配举证责任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举证责任又你汪明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提出证据并加以证明的责任。如果当事人未能尽到上述责任,则有可能承担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举证责任的分配、是指举证责任在诉讼主体之间的合理分配,即举证责任在原告、被告及第三人之间的合理配置。法学界一般认为举证责任包括两重含义:一层是在民事诉讼活动中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提供证据;另一层是如果当事人对其主张提不出证据,就要承担对自己不利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6.
刘文传 《金卡工程》2009,13(9):76-76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民事司法实践中对举证责任转移制度存在的误区,法官和当事人应当明确举证责任转移与"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的关系和互补性,明确举证责任转移与举证责任倒置的界限,审判实践中法官要正确履行在举证责任转移时的阐明义务.  相似文献   

17.
医疗损害是指因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故意或过失(即医疗过错),而对就医患者造成身体上或精神上的损害结果。在诉讼实践中,因医务人员的故意而造成患者医疗损害的,视情可构成刑法上的"医疗事故罪",则由刑法对其进行调整;因医务人员的过失而造成患者医疗损害的,属民事侵权行为,依据《侵权责任法》应由医疗机构承担医疗损害赔偿责任。本文将从医疗损害赔偿的概念、构成要件、内容和范围等几个方面对医疗损害赔偿的立法完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杨雪峰 《金卡工程》2010,14(2):110-11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经济发达地区的法院均遇到了一定数量的高空抛物致人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但是各地法院对于此类案件的处理往往迥然不同,学术界对此也观点不一,从而极大的削弱了法律的确定性。笔者以下将通过案例就高空抛物的举证责任分配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9.
张鹏 《中国证券期货》2013,(5X):299-299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危险工业异军突起,其引发的环境污染侵权纠纷案件频繁发生,不仅造成了人身和财产上的损害,而且使公众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潜在的甚至实际上的危害。而公众在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过程中,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问题给我国的司法程序带来了困扰。本文针对我国环境污染侵权纠纷因果关系举证责任的规定进行了分析,结合学界关于举证责任分配方面的理论,对我国在环境污染侵权纠纷因果关系举证责任方面的规定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0.
金融商品存在侵害不特定众多消费者普遍性的公共利益的可能性,传统的私益诉讼救济不足以解决权益侵害问题,金融监管的软性管理需要借力公益诉讼进行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诉讼的有机融合催生金融消费公益诉讼。在金融消费公益诉讼专门规定付之阙如的背景下,因应之策是:增加金融公益诉讼量身定制的专门特别规定;厘清金融商品"公益"保护的本质是让不特定的众多消费者普遍性的公共利益免于实际损害或免陷损害危险;拓宽原告主体至市、县两级消费者协会和金融监管部门以及检察院;侵权构成要件"过错、因果"问题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设立专项基金并完善诉讼费用收取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