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在创业案例的分析中,经常探讨的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不过人们都知道,创业失败的机率远比成功要高。虽然人们常将这些失败归咎于不可控制的风险,但如果事后你细分析一下,其实造成失败的因素大多是可以避免的。 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学者,对有着20年历史的企业创业案例进行了分析,并将失败原因综合归纳  相似文献   

2.
十二年前,湖南小痞子唐岩只身闯北京。十二年后,他成了移动互联网新贵、创业明星、最火爆的社交APP陌陌创始人。他变得富有,也变得孤独。成功让他自由,也拘束了他。CEO唐岩说,其实,他最想做的是个古惑仔。  相似文献   

3.
理念     
《中国品牌》2013,(2):12-12
新华都集团原总裁兼CEO唐骏:创业是时尚,但是要创业成功需要很多因素,我们来分析失败的原因其实也是在帮助创业者找到成功的路劲。创业的成功不能复制,但是很多失败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4.
季琦 《商界》2011,(9):44-49
从1999年到2000年的十年时间里,季琦作为创始CEO,连续创立了3家市值超10亿美元的企业,是中国企业家中最成功的连续创业者。他说,当下的中国梦,特别适合创业、投资,一直坚信未来的机会在服务业。那么要实现季琦式的"中国梦",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什么人一起做,怎么做?  相似文献   

5.
文捷 《中国品牌》2014,(6):48-50
30多年的创业历程,李书福留下了什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顺势而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的自我总结,见证了李书福创业30年的蜕变与成功如果从1984年造冰箱配件开始算起,李书福,这位本色的中国"草根"企业家,已走过了30年的创业历程。2014年,李书福正在从草根变得高端,不过,他依然坚持"自己能够改变世界汽车格局"的信念。1997年,李书福开始造汽车,  相似文献   

6.
刘鹤翔 《创业家》2013,(8):82-83
"他们创业的时候在五星级写字楼,破产清算的时候在居民楼;我们正相反,创业的时候在居民楼,做着做着就进了写字楼。"尽管外界对酒仙网声称赢利多有质疑,但与电商行业的同行相比,郝鸿峰可能是最在乎"赚钱"的一个。至少,他对这一话题的兴趣非常大。开始强调赚钱的电商投资人喜欢听这个,郝在线下的成功经历也让他信心十足。  相似文献   

7.
创业是"发过很多的BP,却依然没有成功融资";创业是"想证明给全世界看,到后来,你发现只得到一个明白的投资人,那也就够了";创业是"多做一些事情,不枉此生来过"…… 在创业的最初几年,顺风者寡,辛酸者众。茫茫人海,如能遇见惺惺相惜、你懂我懂的引路人与投资者,实乃幸事。创业就是专心,但融资就是专业。2011年6月,由天使会(徐小平、李开复、雷军、薛蛮子、曾李青、何伯权、包凡、蔡文胜、季琦、倪正东、吕谭平、杨向阳)和创新工场共同投资的第一家公司——创投圈正式落户北京。  相似文献   

8.
我有一个理念,成功都是偶然的。现在的创业环境有些浮躁,投资也很狂热,很多人容易犯两个错误:第一是把创业想得太简单,觉得只要有雄心,就立马能成功。第二是很多人把融资成功看成是创业成功,其实就算拿到了投资,这个公司最后也未必能成功。即使是已经上市的公  相似文献   

9.
邓梦曦 《创业家》2013,(2):107-107
创业需要勇气,不做养尊处优的"富二代"更需要勇气。  相似文献   

10.
王冉 《商界》2008,(4):97-97
我最近发现打麻将和做企业有不少蛮有意思的相通之处。比如,牌桌上有人喜欢做大牌,觉得"屁和"无聊;有人则得和且和,赚点是点。这和创业者各不相同的创业心态很像——前一种像是做互联网企业不鸣则已一鸣就想赌一把做成谷歌那样的"连七对"或者"大三元"。后一种则有点像做餐饮,那点利润都是靠"缺门儿"、"无字"之类的平常手段一分一分赚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从农机手到农机大户,再到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办人,短短七年,马兆星实现了一个农民的创业"三级跳"。创业路上,他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也收获了希望和成功。  相似文献   

12.
陈博文 《创业家》2012,(7):18-19
创业道路艰辛,每一位创业者都是自己公司里的"第一产品经理",他们历经磨炼,在成功打造产品后才退居二线。大家都深知这些"创业者"成长为"创业家"不易,但是你们知道创业之初的他们,是如何从产品新人成长为产品经理的吗?也不容易。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我们济南市工商局济阳分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登记窗口设立"创业指导岗",搭建创业服务平台,以创业促进就业,截至目前,"创业指导岗"已指导3200余家各类创业主体成功创业,安置就业人员4200余人,征集求职信息700余条,对缓解就业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说     
《致富时代》2012,(12):3
成功90%取决于环境,个人努力只占10%,但这10%你错过了,给你90%的环境也没用。——王石创业,其实就是想做事,想做实事,但不一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而是把自己的事做好,一点一滴累积,到一定程度就是大事了。  相似文献   

15.
创业不易,且投且珍惜!很多创业者都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创业成功,成为拥有名利和地位的大老板。在创业的大潮中,有的人希望通过创业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积累资金;有的人希望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找到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成功固然好,但是很多人都会失败。面对失败,很多人的想法和做法不同。有的人会因此一蹶不振,变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谈创业色变"总是回避创业。或者有的人干脆认为,自己就不适合创业,不是创业的料,还是找一份工作,安安稳稳的上班吧!现实社会中大多数人会有上述的想法。但是却有一少部分人,  相似文献   

16.
《创业家》2013,(3):104-105
有些创始人拜访完客户后,总是确信自己找到了关于公司未来的"真正"解决方案,接下来却是一片混乱。 如何在短时间内发现新的模式,找到pivot(指创业时的关键转折、关键转向),是公司创始人必须掌握的技能。可有的时候,某些所谓的模式其实是干扰,只会让你的愿景化为幻境。知道如何区别愿景与幻境,可以避免创业公司陷入混乱。  相似文献   

17.
唐骏 《光彩》2009,(12)
唐骏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李开复的"复制"是不易成功的李开复从谷歌辞职,投身到创业热潮之中。很多媒体朋友问我,如何评价开复的辞职和创业?对此我一概未作回答。其实我很关注,也引发很多思考。对开复从谷歌离职,我第一反应是他终于想明白了;对开复自己创业,我第一反应是他还是没想明白创业的实质。  相似文献   

18.
我们坚信创业成功要坚守"三谱"才行。这三谱就是,"创业的愿景要离谱,创业的规划要靠谱,创业的执行要有谱"。201O年我们获得了第一轮1500万元的投资。各种好奇的疑问便随之而来。“为什么投资人愿意送钱给你们啊?”“你们拿了钱后会怎么花啊?”“你们是不是资金有困惑啊?这算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啊?”  相似文献   

19.
张颖 《创业家》2012,(11):26-26
好朋友是对等的,但创业必须只有一个老大,分工要清晰。 经常碰到几个"好朋友"一起创业的案例,我有几点建议:1.尽量避免与自己的好兄弟创业;2.好朋友创业要明白友情一定会受损,变仇人可能很大;  相似文献   

20.
《创业家》2011,(8):61-61
我有一个理念,成功都是偶然的。现在的创业环境有些浮躁,投资也很狂热,很多人容易犯两个错误:第一是把创业想得太简单,觉得只要有雄心,就立马能成功。第二是很多人把融资成功看成是创业成功,其实就算拿到了投资,这个公司最后也未必能成功。即使是已经上市的公司,是不是能在十年后继续笑做江湖,也还说不定。创业者要像战士一样,拿起枪先体会怎么开枪再瞄准,在面对强敌时情绪不要产生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