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甘肃省旅游业的区域竞争力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文兵 《经济师》2004,(12):128-128,130
甘肃省旅游业受到三层区域的竞争驱动 ,甘肃旅游业竞争力远小于陕西、略低于新疆 ,处于不利位置。提高甘肃旅游业竞争力的主要措施是 :优化旅游业生产要素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 ,加强对旅游市场行为的研究 ,企业经营实施战略管理 ,旅游产品开发的地方化、特色化及区域联合开发  相似文献   

2.
区域旅游的竞争正在成为旅游业竞争的主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东北地区的旅游资源的特点,在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和互补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认为东北三省应该相互合作,整合各自的优势旅游资源,建立有竞争力的产品群,共同参与旅游竞争,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区域旅游的竞争正在成为旅游业竞争的主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东北地区的旅游资源的特点,在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和互补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认为东北三省应该相互合作,整合各自的优势旅游资源,建立有竞争力的产品群,共同参与旅游竞争,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会展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是现代服务业的一种发展趋势,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影响一个城市会展旅游竞争力的要素有旅游资源、会展场馆、区位条件、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城市综合实力等。本文对成都市会展旅游竞争力要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成都市会展旅游从比较优势发展到竞争优势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会展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是现代服务业的一种发展趋势,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影响一个城市会展旅游竞争力的要素有旅游资源、会展场馆、区位条件、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城市综合实力等.本文对成都市会展旅游竞争力要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成都市会展旅游从比较优势发展到竞争优势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孙萍 《生产力研究》2008,(23):66-68
城市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主体,文章对城市旅游的竞争现状及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深刻阐述。同时以旅游城市扬州为例,在分析城市旅游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扬州应提升城市旅游形象,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旅游发展模式,实行多元化的旅游产业经营战略,完善景区点的企业制度建设,积极发展休闲服务产业,以期扬州旅游业在区域竞争中得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全域旅游视角下环洞庭湖城市旅游竞争力及区域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旅游发展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全域旅游是提升旅游竞争力,促进区域旅游合作以及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模式。文章从全域旅游视角出发,选取旅游业绩、旅游资源、旅游支撑三个方面共28个指标构建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环洞庭湖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环洞庭湖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和条件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环洞庭湖旅游发展与合作的策略。结果表明:环湖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且整体效益不明显;虽然环洞庭湖全域具有旅游资源、社会经济基础和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的优势,但存在地区旅游发展整体规划有待增强、产品结构不合理、旅游资源同质性较突出等问题。加快推进环洞庭湖全域旅游发展,应加强区域合作,着力构建"一圈三带四组团"旅游发展新格局,提升环洞庭湖旅游整体品牌形象,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等。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家沿海首批开放城市,秦皇岛依托旅游业不断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秦皇岛市委市政府提出"旅游立市"发展战略以来,秦皇岛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秦皇岛市的支柱产业。然而与其他旅游城市相比,无论在发展规模还是发展绩效方面,秦皇岛旅游业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就要以提升竞争力为切入点,增强秦皇岛旅游业的竞争优势,使其真正成为富民强市的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旅游形象的策划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旅游业在全球范围蓬勃发展,旅游产品的区际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区域旅游形象的策划和传播,对于区域旅游的开发、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成为旅游目的地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关键.为了加快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增强黑龙江省旅游的市场竞争力,进行黑龙江省旅游形象策划和传播策略的研究,构建较为完整的黑龙江省旅游形象发展战略系统,对黑龙江省旅游形象的塑造和推广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俞义 《经济师》2007,(6):99-100
加强区域合作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在中国,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要将利益不完全一致的不同区域揉合在一起,顺利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其关键是要妥善处理区域内各主体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文章从旅游区的发展演变过程、竞争力理论内涵、区域旅游发展动力以及旅游区域间的竞争要求四个方面,对区域旅游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作了辨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旅游和环境管理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可持续旅游和环境管理的关系入手,回顾了国内外可持续旅游和环境管理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分析了旅游目的地环境管理的基本特征,确立了以可持续旅游为目标的旅游目的地环境管理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将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管理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不同阶段,使之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化旅游:震后四川旅游业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辉 《经济研究导刊》2008,(15):184-185
以灾后重建为契机,新建一批与地震相关的旅游景点,突出学习和怀念的主题。已经有业内人士指出,应该在四川重灾区建地震博物馆;四川旅游局也有意围绕汶川地震带开辟一条新的旅游线路。地震是灾难,为了减少灾难,我们就应该多从灾难中去吸取教训,学习我们不懂得的知识。比如通过对汶川地震震中原貌、地震断裂带、堰塞湖等的参观和讲解,都能让许多不知地震的人们懂得许多地震的知识和防震的技巧;走进地震博物馆,我们还能缅怀那些在地震中罹难的同胞和牺牲的英雄。  相似文献   

13.
生态旅游是西部旅游开发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主要论述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会导致不同的社会后果,在西部旅游开发中应该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生态旅游资源,但是西部地区又是自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所以,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是西部旅游选择,西部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是:生态旅游环境战略,生态旅游经济战略,生态旅游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自上而下"法对2001-2017年中国入境旅游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通过对IPAT模型和STIRPAT模型的扩展,构建了探究旅游经济、环境规制与入境旅游碳排放关系的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并采用全国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旅游经济与入境旅游碳排放之间呈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二是环境规制与入境旅游碳排放呈负相关关系;三是旅游经济增长对入境旅游碳排放的促进作用大于环境规制的抑制作用,环境规制强度增加并未通过抑制旅游经济的增长而减少入境旅游的碳排放.并据研究结果提出环境规制强度需从宏观顶层设计;环境规制方法应多措并举;通过调整能源消耗结构实现对入境旅游碳排放的抑制;积极践行低碳旅游发展模式,走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观鸟是现在国际上十分流行的休闲旅游活动,体现了亲近自然的现代观念。本文分析了鸟类资源的观赏价值及观鸟旅游的意义,针对当前存在的对鸟类资源破坏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可行性保护策略和措施,旨在拉近人和自然的距离,把保护环境和开展观鸟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Before one can understand tax implications for the tourism industry, one must understand the sensitivity of tourism demand. Using a recently developed theoretical framework, we model inbound tourism demand in the UK.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ourism demand in the UK is very price sensitive and that measures which result in increasing tourism prices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ourist arrivals. It is believed that a reduction in the VAT rate could boost UK's tourism sector, depending on the extent to which a decrease in taxation is passed on in the form of price reductions.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arrivals from neighboring countries are 98% higher than from distant origins; however, expenditure per capita of the former is 52% lower than the latter. We also found that common language between the origin and the destination increases arrivals 7% more than non‐native English‐speaking origins.  相似文献   

17.
新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资源禀赋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借用标准差分析2000~2006年新疆15个地州的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水平;利用聚类分析和核心-边缘理论分析新疆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并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度和旅游经济水平指标,对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形成、演化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2000~2006年新疆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经济水平大致呈正相关关系,旅游资源禀赋差异是旅游经济水平空间差异化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期,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大致呈负相关关系,增长速度的空间差异性是旅游经济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对核心区的旅游增长分析认为,旅游经济核心区增长已经由资源驱动型转向资本驱动型.  相似文献   

18.
在回顾中国旅游年主题发展脉络及其特征总结的基础上,对旅游年主题影响下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进行分析。1从时间维度,旅游年主题对引导入境旅游吸引力提升发挥明显作用,同时对中国旅游发展呈现的异向内增长、异向外增长、协同内增长、波动内增长阶段性梳理后发现,相对国内旅游快速发展,入境游客增长率日益趋于落后状态。2从空间维度,旅游年主办地点主题导向及凝聚分布特征,能够较好实现对主题内涵阐释及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的"双赢"目标;旅游年主办地点对入境旅游发展的空间影响存在"斑块—廊道—基质"演化特征,同时旅游年主题在国内外宣传和推广中,对增强入境旅游抵抗风险的隐性效应、优化客源结构及国际旅游形象提升等表现较好。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旅游年主题选取、活动创新等促进入境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深度开发旅游商品拉长我国旅游产业链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苟自钧 《经济经纬》2005,(4):117-119
我国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发展不平衡,尤其旅游购物消费是薄弱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加以研究解决。购物消费一直徘徊在旅游总消费的22%左右,无法实现旅游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应建立旅游商品的统一管理机制,做好旅游商品发展总体规划,完善支持服务体系,强化市场运作,才能有效推动旅游商品开发的良性发展,拉长旅游产业链,使我国旅游更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地理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以旅游经济联系度、旅游首位度和旅游基尼系数等多项指标对大西安旅游圈近10年的旅游规模分布变化及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西安旅游与大西安旅游圈发展的互动响应.结果表明:大西安旅游圈是单极核圈层结构,呈单核辐射发展;西安是大西安旅游圈的旅游首位城市,但首位度在不断降低;旅游圈内游客人数和旅游经济均趋于分散,但旅游经济分散的程度更为显著.此外,大西安旅游圈旅游规模成长呈现单点集聚性、轴线指向性、区域差异性与结构趋散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