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钱钟书融合中国传统训诂学与西方现代阐释学,将作品的“文”、“词”(部分)与“志”(整体)视为一个相互贯通的统一体,并进行双向互动的循环阐释,以求实现对作品部分及整体全面的透视与解析,但没有充分考虑作品存有的内在矛盾性,有可能导致其部分与整体之间不能构成一个双向互动互通的有机统一体。从这一意义上说,钱钟书在阐释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其实并没有超越狄尓泰、加达默尔等人。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需要把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个贯穿始终的观念。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要要求教师自身有较宽的知识面,又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出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揭示作品的历史意义,寻找古代文学作品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实现课内、课外的双向互动。古代文学教学要学生将"创新"观念与"求实"精神、"守正"学风结合起来,并打好与学科相关的各种基础,使学生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使其自觉肩负起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3.
从奇才横世中的异样表现、披荆斩棘辟蹊径中的异样表现、文学创作登高峰中的异常表现、学术著述苦心孤诣中的异样表现等四个方面具体评介了汤溢泽新作《透视钱钟书》的主要内容,剖析了"文化昆仑"钱钟书存在的不足,使钱钟书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生动具体,使"文化昆仑"更加巍峨雄浑、伟岸恢弘.  相似文献   

4.
以"我和秋天我握手"实践活动为案例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着重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怎样变被动接受为自主学习,如何创建"三动"(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氛围,以达到了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综合分析经济学理论关于"看不见的右手"(市场)、"看得见的左手"(政府)、"看得见的右手"(企业)和"看不见的左手"(权力及利益集团)的功能、缺陷及发挥各只"手"的功能所必需的约束条件,可以看出,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各只"手"必须各司其职,发挥其长处、规避其缺陷,在其有效边界内运作而不是畸形发育,并处理好"四只手"之间的比例、结构和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译者的任务"中,瓦尔特·本雅明认为译文不是对原文的传达,而是原文"后来的生命"(afterlife),并提出了"纯语言"(pure language)等概念.本文仅从原文与译文、信与自由两个方面探究本雅明反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他的翻译观不仅是反传统的,而且调和了传统翻译观中看似不能解决的冲突与矛盾,是一种和谐的翻译观.  相似文献   

7.
随着弘一大师大量佛教题材绘画作品的发现,其出家后绘画作品的研究日益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同时,学术界围绕着出家后的弘一大师除书法创作外是"诸艺皆废",还是"诸艺未废"的讨论亦可获得新的进展.嘉兴名居士范古农曾写有<述怀>一文,被认为是所谓"诸艺皆废"一说的源头.其实.这是一个误解,是没有深入解读此文的结果.范氏在原文中不仅没有此意,还透露了弘一大师仍从事绘画创作的事实.解读此文,甚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辞章是离不开内容与形式的,因此就一篇辞章来说,内容与形式是交互依存,不能分开的,所谓"情经辞纬",就是这个意思.本文即由此切入辞章之篇章部分加以讨讨,确定篇章的内涵,主要有"意象"(从个别到整体)、"章法"与因而呈现出来的"主旨"、"风格"等.其中"意象"由形象思维、"章法"由逻辑思维而形成,而"主旨"与"风格"等,则统合篇章与字句、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所凸显出来的.若就辞章之"多、二、一(0)"结构来看,一篇之内,偏于字句之"修辞"、"文(语)法"与"意象"(个别),以及偏于篇章之"章法"与"意象"(由个别到整体),都属于"多";而形象思维(阴)与逻辑思维(阳),一面彻下以统摄"多",一面彻上以归根于"一(0)"的,乃属于"二";至于"主旨"是统合整个"多"与"二"之中枢,从而形成风格,产生美感,则为"一(0)".这样来看待辞章学与篇章辞章学,似乎会比较清晰而合理些.  相似文献   

9.
钱钟书的文学代表作<围城>,其大量比喻的运用,使作品呈现幽默机智和讽刺的风格;大量古今中外文史哲掌故的使用,增加了作品的文化信息量,使作品饶有兴味但又过于议论.在人物塑造上有"以形传神"倾向,但语言缺乏自然美.  相似文献   

10.
曹雪芹用预叙和反复间离的艺术手法,为读者带来了"接近"与"退避"并存的二元意动审美体验.在<红楼梦>中这种体验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由作品中的人物所激发出来的"接近"与"退避"的体验;一个是由于作品虚实结合的总体艺术结构所激发出来的体验.这种二元意动体验是<红楼梦>艺术魅力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
钱钟书的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奇比妙喻 ,历来为人称道。钱氏的文学比喻样式繁多 ,喻体选用别出心裁 ,反传统比喻之道而行 ,具有哲理美、新奇美和刻薄冷峭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性地论述了经济学的“手”的理论——“看不见的右手”(市场)、“看得见的左手”(政府)、“看得见的右手”(企业)和“看不见的左手”(权力及利益集团)的功能、缺陷及发挥各只“手”的功能所必需的约束条件,指出要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各只“手”必须各司其职,发挥其长处、规避其缺陷,在其有效边界内运作而不能畸形发育.并处理好“四只手”之间的比例、结构和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旅游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应用。从“旅游参与者”(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社区居民)的角度入手,提出了旅游参与者在实践可持续发展旅游战略中应具有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4.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继知弃偏,民利百倍",这一思想与现代图书馆知识管理理念不谋而合。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阐述了老子"继知弃偏"思想,认为老子的这一思想应该是最早的图书馆知识管理思想,并从更新观念、改进方式、加强教育、完善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用这一思想指导现代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5.
《耐用品增长模型》(1969)一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被管理科学杂志评为50年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文章之一。在该篇论文的基础上,详细地阐述Bass模型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以及Bass模型的扩展和应用,希望能为Bass模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知分不知合是西方哲学的固癖。中国哲学则注重整体与本体,本质上是对宇宙价值、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肯定与体验。海德格尔试图用“思”、“观看中自身缘起”等来消解当代西方社会的诸种矛盾,从中国哲学中汲取与西方传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态度,对中西哲学互诠互释作了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IMF2007《决定》的通过引起人们对汇率政策与外部稳定问题的高度关注。IMF2007《决定》对汇率政策的监督在现行框架下较难起到实质性、可操作性的作用。当今全球经济失衡、外部不稳定并非人民币汇率政策造成,中国政府应在促进内部稳定基础上,通过扩大汇率弹性和调整外贸外资政策来缓解当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味"范畴在清代词学中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两个维面:一是批评层面对"味"的承传运用;二是理论层面对"味"的承传阐说。在第一个维面,"味"在北宋中期进入到词学批评中后,其实并未得到大量运用,而发展到清代,它成为了人们品评词人词作的主要审美范畴;在第二个维面,其承传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味"作为词作审美之本的标树及对词味创造与生成的探讨上。上述两个维面,将"味"作为词学审美范畴的内涵较为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