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管汉晖  钱盛 《经济科学》2016,(4):114-128
本文基于货币史文献和相关历史数据,研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交子和南宋会子的运行机制,重点在阐明政府维持币值稳定的措施,及战争造成的财政压力在货币超发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发行初期,由于本位制度和回赎机制的作用,纸币运行良好。中后期,由于战争频繁,政府不得不诉诸于发行纸币为战争支出融资,回赎机制不再能良好运行,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不可避免。本文比较了交子实际发行额和严格本位制度下的发行额,发现最高时前者为后者的35.4倍。除缺乏本位制度外,会子的运行机制和流通状况与交子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
真币假币,真假难辨真币与假币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形影不离。为了防范假钞,各国在印刷钞票上采取了种种高科技的防伪措施,如人民币的防伪措施就有水印、安全线、荧光、特制纸张、凹版印刷等。不过,高科技防伪措施也难以遏制假钞的浊流。目前,假钞的犯罪也向规模化和高...  相似文献   

3.
一、图像的预处理。1、图像的定位。虽然纸币的大小和图像面积是一致的,但由于印刷的精度,图像的纸币上的位置不尽相同。纸币图像的周围存在着一定范围的空白静区,然而静区的大小并不一致。它们之间存在位置差,虽然差别不大,但如果置之不理对识别的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20世纪前我国印刷出版行业的“激光照排、电子分页、胶印印刷、装订联动”这16字方针为推动我国印刷工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21世纪的现在,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印刷工业技术也由原来的16字方针走向了“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  相似文献   

5.
赵毅 《经济世界》2003,(7):90-91
近年来,我国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据估计,我国每年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2000亿元。这不但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正当利益,阻扰了市场经济下企业之间的有序竞争,更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中央政府在全国各个省市地区建立打假办公室,花大力气遏止这种不正之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还启动了打假“一号工程”以加强打假的力度。除了政府的强力措施,各防伪技术和产品也纷纷亮相:激光全息防伪、重离子微孔标识防伪、电话、电码防伪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一个以打假、防伪、保真为目的的防伪保真网络系统工程问世以后,…  相似文献   

6.
武汉佳友防伪印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生产的《荧光防伪不干胶原纸》是由护纸、可粘层和纸层构成,其特征是在不干胶可贴纸的纸面上进行荧光特殊处理。本实用新型产品不仅具有良好的防伪功能,而且还可以使人们很容易辨别真伪。该产品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防伪印刷行业的空白,并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ZL03235260.3)  相似文献   

7.
高春平 《经济问题》2007,(1):125-128
中国古代曾以贵金属金银、铜铁、棉布、丝绢、珠玉充当货币.唐宋以来,商品货币经济不断发展,终于产生了最早的纸币飞钱和交子,开辟了货币历史的新纪元.到明清时期,随着白银作为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商品经济更加发达,以晋商、徽商为主体的十大商帮空前活跃,出现了完备的信用票据会票、票号,都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产物,既有着内在联系,又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虽然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提高并改善的目的。但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措施采取不当,建筑工程出现渗漏问题较为常见。建筑工程个别部位出现渗漏,就可能削弱整栋建筑的应用功能。所以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必要的渗漏预防措施是不可少的,但是应对建筑工程已经出现渗漏的情况也是十分重要。本文就从建筑工程防渗技术的角度,对我国建筑工程领域中所包含的防渗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新兴技术(emerging technology,ET)具有创造新行业和改变已有行业的潜力,促进新兴技术的商业化已成为企业和国家获取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新兴技术概念及特征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新兴技术的我国能源产业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在借鉴国外经验和做法同时,提出我国能源产业政策建议即:政府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研发投入、改善技术基础设施、促进投融资体系建设以及实施政府采购等措施,来降低技术发展和市场的不确定性,提高新兴技术在能源产业商业化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劳伦斯·萨默斯宣称,新版百元美钞,作为今后陆续发行的系列新型防伪纸币的第一种,于3月25日正式发行。其它低面值新版美钞将按其币值大小依次发行,每年大约发行一种。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是国际技术转移的重要通道和载体,随着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跨国公司国际技术转移出现了新特征,直接影响其对华技术转移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对新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信息经济与技术》2007,21(1):52-52
近日,国内最大IT产品代理经销商之一的联强国际宣布,将在其销售渠道的金士顿存储产品包装上使用全新的防伪标识。新的防伪标识将全面采用重离子微孔防伪技术制作.相比传统的防伪标识。新的防伪标识技术含量更高.被复制的难度更大。而且更加易于消费者进行正品识别。联强国际的相关负责人透露,新的防伪标识将从2007年1月中旬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3.
关于技术政策理论和实践的四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大勇 《技术经济》2000,19(1):27-29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技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作为激励和促进科技和经济发展手段的技术政策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中得到了成功的实施。为了总结和参考国外技术政策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促进技术政策在我国得到更为成功的应用 ,本文特地分析了国外技术政策理论实践中的四个关键问题。一、技术的发展能否被干预一般认为技术政策是国家调控、协调和激励科技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作用率的政策工具。研究、制订和实施技术政策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就是技术的发展能否被干预 ?因为无论我们对技术政策作出什么样的定义 ,技术政…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技术是当前我国公路桥梁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施工手段,具有强度高、抗裂性好、施工技术要求高,工序繁琐复杂的特点。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内容,讨论了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控制措施,最后对预应力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双币流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翻开中国的货币史,从西周初年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曾将金和银两种贵重金属同时作为货币手段并列地流通使用,构造了中国在商品本位情况下双币流通的历史。有趣的历史现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社会生产与流通采取完全无价值的纸币的情况下,我们又有过双种纸币流通的事实:(1)既流通人民币,又流通人民币外汇券,直到1993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才决  相似文献   

16.
海川 《新经济导刊》2015,(Z1):60-63
在不久的将来,全息电影、全息电视、全息时装、全息飞机等人类梦想中的产品将会走进普通百姓的家中电影《阿凡达》的视觉效果让众多影迷震惊不已,许多人幻想着什么时候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再现。随着全息技术的进步,这一切已不再遥远。人民币的防伪水印就是全息防伪,也称激光全息防伪。这是一种立体照相技术,能记录物体的明暗变化和空间变化。此外,信用卡、驾照、护照等都采用的是全息防伪。如果把全息技术应用到手机上,用手机来观看3D电影、玩游戏,那种体验绝对炫目;如  相似文献   

17.
郭霞  杨清珍 《经济师》1998,(11):58-58
近年来市面上假币的频频出现,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为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稳健运行,做好人民币反假,遏制假币案件,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人民币的防伪措施与识别作一详细介绍。人民币的防伪措施分水印、安全线、油墨、凹印等。一、水印水...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数控系统产业为例,对核心元件产业追赶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在开放条件下,外部技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是产业追赶的技术基础,新技术轨道的出现为产业追赶提供了技术机会;结构性多层次的市场是核心元件产业追赶的重要资源,支持国产产品的需求拉动政策是降低市场壁垒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霍倩雅 《时代经贸》2011,(16):202-203
伴随着FDI的大量流入我国,技术外溢也将会在我国出现。通过技术溢出效应,FDI可以使我国的技术水平、组织效率和管理技能不断提高,帮助东道国国民经济走上内生化的增长道路。尽管技术外溢具有客观外部性,但是跨国公司为了维持其垄断利润而不会轻易地让技术外溢成为现实,于是必将会从主观上采取如技术锁定这样的手段来保持在东道国的技术优势。这事实上也是我国一直奉行的“以技术换市场”战略效果并不明显的原因。本文就是在对技术外溢和技术锁定进行充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中国政府和企业的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20.
陈业是在80年代迷上钱币收藏的。 陈业开始收藏时只看重金银币,这一点与外国人对中国钱币的追求有点不谋而合。中国的金银币多是由外国人设计的,形制也是仿照外国的,背面基本上都有英文,外国人可借此了解它的面值、产地。出于同样的原因,外国人对中国民国时期的纸币也颇为青睐,一些有英文字母的中国纸币就是在英国和美国印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